理论教育 廉洁校园建设的思考-廉洁校园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廉洁校园建设的思考-廉洁校园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时间:2023-10-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以权谋私是指一些公职人员以持有的权力为条件,采取非法的或者不正当的手段为个人谋取私利的行为。高等学校不是一片净土,同样存在着滋生以权谋私的土壤和条件。高等学校的党组织和领导应当充分认识党风廉政建设面临的严峻形势,加强教育,发展民主,健全制度,强化监督,创新体制,把遏制以权谋私寓于各项重要的政策措施之中,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

廉洁校园建设的思考-廉洁校园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以权谋私是指一些公职人员以持有的权力为条件,采取非法的或者不正当的手段为个人谋取私利的行为。以权谋私的显著特征是权力与谋私相结合——权力是手段,谋私是目的。谋私的方式主要是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这里既包括利用本人领导、主管、经管某项工作的便利条件,也包括利用本人职务的影响所形成的方便条件。从谋私的归属来看,既有谋财物之私,也有谋政治之私,但政治之私必然还要在经济上体现出来,以物质利益为归宿点。从谋私的途径来看,既有直接为个人谋利,也有为他人或集体谋利,但为他人或集体谋利的最终目的还是为自己在某些方面得到一定的利益或好处。以权谋私尽管表现形式各种各样,但归根结底都是在谋求个人的非法物质利益。以权谋私的主要表现是:在执法方面,知法违法,贪赃枉法,以情代法,滥用职权,纵容、袒护、包庇违法犯罪行为;在人事管理方面,不讲原则,任人唯亲,安插亲信,买官卖官,招考舞弊,暗箱操作;在资金、物资管理方面,贪污公款,挪占资金,拖欠公款,贪占公物,损公肥私,走私贩私;在行使审批权、决定权方面,权钱交易,受贿索贿,收取“赠送”,强迫“捐献”等。

高等学校不是一片净土,同样存在着滋生以权谋私的土壤和条件。高校招生是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近些年来,随着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一些高校在利益驱动下擅自扩大招生规模,降分录取不符合录取条件的考生等。有些达不到录取标准的考生家长总想给子女寻找一个上学的机会,便采取各种手段接近招生工作人员,个别招生工作人员因经不住诱惑而受贿、索贿。为了适应学校扩招的需要,征用土地建立新校区,建设教学用房、学生公寓、教师住房和教学设施,购置仪器设备、教学办公用具等,都涉及巨额资金的支配和使用,某些建筑企业、物资供应商、有关单位和人员可能采取不正当的竞争手段谋取“准入证”,这对学校领导和经管人员都是严峻的考验。还有校内的食堂、服务项目承包、教材订购、教学用品采购、校医院药品采购等,都可能出现某些不正常的现象。高等学校的党组织和领导应当充分认识党风廉政建设面临的严峻形势,加强教育,发展民主,健全制度,强化监督,创新体制,把遏制以权谋私寓于各项重要的政策措施之中,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www.daowen.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