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材料力学性质解析-建筑材料

材料力学性质解析-建筑材料

时间:2023-10-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材料的静力强度是按照标准方法,进行破坏性试验测得的。材料的抗弯强度与材料的受力状态、截面形状等有关。一部分材料在受力不大的情况下,只产生弹性变形,当外力超过一定限度后,便产生塑性变形,如低碳钢。

材料力学性质解析-建筑材料

2.3.1 材料的强度与强度等级

1.材料的强度

材料抵抗在外力(荷载)作用下而引起破坏的能力称为强度。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内部就产生应力,随着外力增加,应力也相应增大,直到材料内部质点间的结合力不能抵抗这种应力时,材料即被破坏,此时的极限应力就是材料的强度。

根据外力作用方式的不同,材料强度有抗拉、抗压、抗弯(抗折)、抗剪强度等。材料的这些强度是通过静力试验来测定的,因此总称为静力强度。材料的静力强度是按照标准方法,进行破坏性试验测得的。

材料的受力状态如图2.2所示。

图2.2 材料的受力状态

(a)抗压;(b)抗拉;(c)抗弯;(d)抗剪

材料的抗拉、抗压、抗剪强度可按式(2.17)计算:

式中 f——材料的强度,MPa;

F——试件破坏时的最大荷载,N;

A——试件受力面积,mm2

材料的抗弯强度与材料的受力状态、截面形状等有关。对矩形截面的条形试件,在两端支承,中间作用一集中荷载时,其抗弯强度可按式(2.18)计算:

式中 f——材料的抗弯强度,MPa;

F——试件破坏时的最大荷载,N;

l——试件两支点间的距离,mm;

b——试件截面的宽度,mm;

h——试件截面的高度,mm。

材料的强度与其组成、结构与构造有关。材料的组成相同,结构不同,强度也不相同。材料的孔隙率愈大,则强度愈小。材料的强度还与试验条件有关,如试件的尺寸、形状和表面状态、试件的含水率、加荷速度、试验环境的温度、试验设备的精确度以及试验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等。为了使试验结果比较准确,而且具有可比性,国家规定了各种材料强度的标准试验方法。在测定材料强度时,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的标准方法进行。

2.强度等级

大多数建筑材料根据其极限强度的大小,划分成若干不同的等级,称为材料的强度等级或标号。脆性材料主要根据其抗压强度来划分,如烧结普通黏土砖、石、水泥、混凝土等;塑性材料和韧性材料主要根据其抗拉强度来划分,如钢材等。划分材料强度等级,对掌握材料性能和正确选用材料具有重要意义。

3.比强度(www.daowen.com)

材料的强度与其表观密度的比值,称为比强度。它是衡量材料轻质高强性能的一项重要指标。普通混凝土、低碳钢、松木(顺纹)的比强度分别为0.012、0.053、0.069。比强度越大,则材料的轻质高强性能越好。选用比强度大的材料或者提高材料的比强度,对增加建筑物高度、减轻结构自重、降低工程造价等具有重大意义。

2.3.2 材料弹性和塑性

1.弹性

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变形,当去掉外力后,能完全恢复到原形状的性质,称为弹性。这种完全能恢复的变形,称为弹性变形。材料在弹性变形范围内,其应力(σ)与应变(ε)的比值(E)是一个常数,这个比值称为材料的弹性模量,即E=σ/ε。弹性模量E是衡量材料抵抗变形能力的一个指标,E越大,则材料越不易变形。低碳钢的弹性模量E=2.1×105MPa;混凝土的弹性模量是个变值,其强度等级由C7.5增加到C60,弹性模量E由1.55×104MPa增加到3.65×104MPa。

2.塑性

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变形,当去掉外力后,仍保持变形后的形状和尺寸的性质,称为塑性。这种不能恢复的永久变形,称为塑性变形。

在建筑材料中,没有纯弹性材料。一部分材料在受力不大的情况下,只产生弹性变形,当外力超过一定限度后,便产生塑性变形,如低碳钢。有的材料在受力时,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同时产生,当去掉外力后,弹性变形消失,而塑性变形不能消失。如混凝土。

2.3.3 材料脆性和韧性

1.脆性

材料在外力作用下,直到破坏前并无明显的塑性变形而发生突然破坏的性质,称为脆性。脆性材料的特点是塑性变形很小,抵抗冲击、振动荷载的能力差,抗压强度较高,抗拉强度低。大部分无机非金属材料属于脆性材料。

2.韧性

材料在冲击或震动荷载的作用下,能吸收较大能量,并产生较大变形而不发生破坏的性质,称为韧性,又称为冲击韧性。韧性材料的特点是塑性变形大,抗拉、抗压强度都较高。建筑钢材、木材橡胶等属于韧性材料。对于承受冲击震动荷载的路面、桥梁、吊车梁等结构,应选用具有较高韧性的材料。

2.3.4 材料的硬度和耐磨性

1.硬度

硬度是指材料表面抵抗较硬物体压入或刻划的能力。不同材料的硬度采用不同的测定方法。钢材、木材和混凝土等材料的硬度常采用压入法测定,如布氏硬度(HB)是以单位面积压痕上所受到的压力来表示。天然矿物的硬度常采用刻划法测定,矿物硬度分为10级,其硬度递增的顺序为:滑石、石膏方解石萤石、磷灰石、正长石、石英、黄玉、刚玉、金刚石。材料的硬度愈大,则其耐磨性愈好,加工愈困难。

2.耐磨性

耐磨性是指材料表面抵抗磨损的能力。材料的耐磨性用磨损率来表示,可按式(2.19)计算:

式中 N——材料的磨损率,g/cm2

m1——材料磨损前的质量,g;

m2——材料磨损后的质量,g;

A——试件受磨面积,cm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