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奇点:生物艺术的颠覆性内涵

奇点:生物艺术的颠覆性内涵

时间:2023-10-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NARROW EXPLANATION OF BIOART鉴于目前生物艺术界的理论现状,给予生物艺术内涵以狭义和广义之分,也许在某一程度上能整体概括各方争议内容、观念与陈述。在狭义上而言,生物艺术乃活的有生命的艺术。卡茨提道:“生物艺术是当代艺术的一个新方向,艺术家试图用它去探索形成生命的全过程”[12],也就是说,生物艺术是将生命进程纳入到艺术的探讨范围。鉴于上述涵义便于理解,笔者称之为“活体生物艺术”。

奇点:生物艺术的颠覆性内涵

NARROW EXPLANATION OF BIOART

鉴于目前生物艺术界的理论现状,给予生物艺术内涵以狭义和广义之分,也许在某一程度上能整体概括各方争议内容、观念与陈述。

在狭义上而言(以卡茨为代表),生物艺术(BioArt)乃活的有生命的艺术。生物艺术家利用生命形态中的活体数据、活体元素、活体组织、活体特征,以生命繁殖、基因遗传与转变、生命克隆、活细胞和细菌培养等生物技术来进行有生命的艺术实践和创作,以及用其他颠覆性的科学手法和智能生物实验工具来操纵、剪辑与欣赏新型生命体的生命进程。卡茨提道:“生物艺术是当代艺术的一个新方向,艺术家试图用它去探索形成生命的全过程”[12],也就是说,生物艺术是将生命进程纳入到艺术的探讨范围。

有生命的生物艺术作品包括人类、动物昆虫植物、藻类与菌类等[13] ,其艺术表现特点为:生命成长过程、生命体、生命数据、生命特征、生命变化和生命时间表,艺术品的生命形态系统也转变为不完整、相对独立而隔离的状态,最后,以活的有生命的方式展示和收藏。鉴于上述涵义便于理解,笔者称之为“活体生物艺术”。(www.daowen.com)

生物艺术对艺术本质的探求,已转移到反思生命体中无限小的存在和无穷尽的蜕变。艺术既能创造观念和视觉感受,同时也能创造新型生命体。人类艺术史中的艺术,绝大多数都是人文社会时代精神历史积淀的视觉化体现;而生物艺术不寻求某流派与风格的承载,不追求传统经验上的媒介延伸,也不力求与人文历史的意义关联,它从生物科技突变中得其艺术灵感,以崭新的艺术生命形式呈现。

建立肥胖岛(FATBERG:Building An Island of Fat)(2015),艺术家:迈克·汤普森(Mike Thompson)、阿恩·亨德里克斯(Arne Hendriks),摄影:Hanneke Wetzer
图源:http://we-make-money-not-art.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