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汝信:父母的贤德与责任

汝信:父母的贤德与责任

时间:2023-11-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汝葆彝律师和夫人杨以伦为他们新出生的女儿取名汝谅。而身为四个孩子的父亲,汝葆彝更深知自己肩上承担的重任。1992年汝信在母亲遗像前在外人的眼中,比起事业有成、做律师的丈夫,杨以伦仅仅是一位相夫教子、操持家务的贤妻良母。

汝信:父母的贤德与责任

上海长宁兆丰公园边三层楼的小别墅中,在父母的疼爱呵护下,小汝信在一天天长大。两年后,汝家又一个新的小生命降临人世,这个汝家的第四个孩子,也是两岁的小汝信的妹妹。汝葆彝律师和夫人杨以伦为他们新出生的女儿取名汝谅。

从此,汝家有了兄弟姐妹四人,这就是小汝信和哥哥汝仁、姐姐汝洁、妹妹汝谅,他们在这座上海近郊的三层楼小别墅里,共同度过了一段难忘的童年时光。

汝家虽然近年来接连添丁进口,但以汝葆彝律师的身份,供养四个孩子应该是没有问题的。更何况汝律师一向工作勤奋、业绩突出,经济收入自然不为一般人所能比及。

而身为四个孩子的父亲,汝葆彝更深知自己肩上承担的重任。在工作上,他不仅勤奋努力,也十分繁忙。虽然经常早出晚归,几乎顾不上照顾家庭,但事业如意,可谓道路坦荡、前途光明

由于汝律师一心扑在工作上,抚养四个孩子的重担就全都落在了夫人杨以伦一个人的肩上。这也使得童年的小汝信对父亲的印象比较淡漠,而对勤俭持家、疼爱子女的母亲留下了深刻的记忆:

“我的父亲和母亲虽然在上大学期间就开始信奉基督教,但由于父母思想比较开通,所以我们兄弟姐妹四人没有受到什么宗教影响。童年的印象中,只记得当律师的父亲工作很忙,每天都回来非常晚。后来我上学后,也是每天早晨上学时很少见到父亲。因为父亲差不多每晚都有应酬,所以我们小时候能够和父亲一起吃晚饭的时候几乎很少。记忆中,好像只有到了周日才能见上父亲一面,也只有到了这时候,父亲才会问一问我们的学习情况……

而对母亲的印象就不同了,我自幼在母亲的抚育下长大,为了抚养我们四个兄弟姐妹,母亲甚至放弃了她热爱的工作,把她的全部精力和爱都给了我们兄弟姐妹。至今我仍然忘不了母亲的温柔善良,忘不了母亲对我们的疼爱,更忘不了母亲的能干和勤俭持家……后来抗战爆发,父亲一人去了重庆,家中断了每月的经济来源。正是靠着平日里一心节俭度日的母亲存下的积蓄,才使得母亲带着我们兄弟姐妹度过了那段艰苦的岁月……”(www.daowen.com)

1992年汝信在母亲遗像前

在外人的眼中,比起事业有成、做律师的丈夫,杨以伦仅仅是一位相夫教子、操持家务的贤妻良母。但实际上杨以伦不仅接受过良好的教育,更由于她的天赋和在那个年代所学专业的“珍稀”性,成就了杨以伦一段传奇般的经历和事业。

和丈夫汝葆彝一样,杨以伦也来自江苏吴江的一个大家庭。不同的是,汝葆彝考上了上海东吴大学法学院学习法律,而从小喜爱运动的杨以伦考上了当时很多人都不太熟悉的“东南体专”,开始学习那个年代少有人涉及的体育专业。

走进东南体专的杨以伦不仅成为了中国最早专攻体育专业的女性之一,更是一个曾经取得当年江苏省运动会短跑优胜成绩的极具天赋的田径运动员。她在东南体专系统地进行了田径及篮、排、网球等球类的学习,毕业后终于在上海做了一名中学教师。由于那个年代中学的体育课并不多,所以她在学校既教体育也教国文。

虽然后来为了照顾子女,杨以伦辞去了中学教师的工作,但试想,如果是在21世纪的今天,一个专攻体育专业、在中学教授国文和体育的知识女性确实没有什么值得人们刮目相看之处;然而在20世纪20年代的旧中国,当广大妇女还处于缠足、大门不出、受奴役欺压的最底层时,杨以伦却走出家门,走进学校读书,并成功完成学业,成为奔跑在运动场、站立于讲台前教书育人的新知识女性。这在近百年前的中国大地,无论从哪方面讲,都可以说是极具传奇性了,也因此在汝信的心目中,始终保有母亲新知识女性的美好形象:

“我的母亲和父亲毕业后都来到上海教中学,父亲教国文和英文,母亲教国文和体育。记得小时候母亲曾对我说,她在东南体专学习时,除了学习田径外,还学习打网球、打篮球、打排球。当然母亲最拿手的体育项目还是短跑,想当年,母亲还曾是江苏省的短跑运动员呢……母亲还曾告诉过我,她当年东南体专的同学,有成为旧中国著名篮球运动员的,也有参加奥委会的……父亲做律师后,母亲为了照顾家庭和我们兄弟姐妹,只得放弃了她的专业和工作。我想,若不是为了抚养我们兄弟姐妹,母亲一定会成为那个时代取得成就的新知识女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