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西南联大:中国教育的精神支柱与文化象征

西南联大:中国教育的精神支柱与文化象征

时间:2024-04-13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1938年4月,长沙临时大学迁至昆明,改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于5月4日正式开课,下设文、理、法商、工、师范5个学院26个系,以及两个专修科和一个选修班。西南联大的校训是“刚毅坚卓”,其办学条件正配得上这四个字。毫不夸张地说,以西南联大为代表的中国教育,就是当时整个中国的精神支柱和民族文化薪火相传的象征。

西南联大:中国教育的精神支柱与文化象征

西南联大

路过昆明作演讲的林语堂看到这一情景,大为惊叹:“联大师生物质上不得了,精神上了不得!”

抗战爆发后,蒋介石教育工作作出指示:“战时教育需作平时看。”此后,国民政府确立了一边发动抗战、一边兴办教育的救国方针。国民政府丢掉东南沿海的工业基地和重要港口后,失去了最主要的税收来源,财政陷入极其困难的境地,就在这种不利的环境下,仍然投入巨款到教育当中,免除从小学到大学的全部学费,甚至提供免费食宿。当时,教育经费财政支出中仅次于军费,居政府财政支出的第二位。在政府的大力推动下,八年抗战的艰苦环境中中小学生的总人数不减反增。

蒋介石的教育政策,不仅为抗战时期中国教育的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保障,还为战后国家综合实力的全面复苏保存了元气。就在前线战争非常紧张、财政出现崩溃前兆的1944年,国民政府仍然坚持对外派遣公派出国留学人员,后来获得诺贝尔物理奖的杨振宁就在这一时期被派遣出国。

七七事变爆发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先后迁到湖南长沙,组成长沙临时大学。面对日军沿长江的步步相逼,湖南很快成了战斗前沿。1938年4月,长沙临时大学迁至昆明,改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于5月4日正式开课,下设文、理、法商、工、师范5个学院26个系,以及两个专修科和一个选修班。同年,蒙自分校成立。

图25–4 西南联大校门

西南联大由北大、清华、南开等著名学府组合而成,融汇了各自的独特经历和教学作风,聚集了闻一多华罗庚、吴晗、梅贻琦、吴宓费孝通、潘光旦等著名专家、学者担任教授,师资充裕,人才济济。办学8年中,西南联大共培养了2 000余名学生,其中包括汪曾祺、殷海光、杨振宁、李政道、王浩等后来各个领域的大师。

西南联大的校训是“刚毅坚卓”,其办学条件正配得上这四个字。在这所世界上堪称最简陋的大学里,学生们住的是土墙草顶的茅草屋,窗子用透风的木格堵上。在这种条件下,教授们依然严谨治学,学生们也是“救国不忘读书”。图书馆的座位极其稀少,学生们就去茶馆看书,在那里“泡”出了不少的论文和作品。遇到日机空袭的时候,学生们一边“跑警报”,一边带上书随时随地阅读,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1940年初,路过昆明作演讲的林语堂看到这一情景,大为惊叹:“联大师生物质上不得了,精神上了不得!”

图25–5 西南联合大学图书馆(www.daowen.com)

西南联合大学是中国抗战时期教育方面的一个缩影,它与中国的历史和命运紧密联系在了一起。岳飞满江红》里面的那句慷慨激昂抵御外辱的名句,饱含了浓浓的爱国之情:“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西南联大借用《满江红》的曲调,填了一首激荡人心的校歌:

万里长征,辞却了五朝宫阙。暂驻足衡山湘水,又成离别。绝徼移栽祯干质,九州遍洒黎元血。尽笳吹弦诵在山城,情弥切。千秋耻,终当雪。中兴业,须人杰。便一城三户,壮怀难折。多难殷忧新国运,动心忍性希前哲。待驱逐仇寇复神京,还燕碣。

身处战乱年代,联大学子心中满了忧国忧民的情怀。他们站在时代前沿,为争取自由、民主与和平奔走呼喊,还以实际行动参与了爱国运动,显示出独特的精神面貌。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香港危急,许多国民党要员和文化界人士被困香港,无法脱身。在这种情况下,身为国民政府行政院长的孔祥熙竟派飞机抢运家人和洋狗,中外舆论一片哗然,联大同学尤感愤恨。于是,一场自发的“倒孔运动”爆发了。

抗战胜利前夕,云南省政府突然宣布改组,与当地驻军发生冲突,昆明市民惊慌不安。联大学子和云南各大学一起宣布罢课,参与反内战、呼吁和平的游行。这就是一二·一民主运动,最终促成了停止内战、协商一致的局面。

图25–6 西南联大中文系师生合影(二排左起:浦江清、朱自清冯友兰、闻一多、唐兰、游国恩、罗庸、许维、于冠英、王力、沈从文。后排中着西装者为张怀瑾)

令人欣慰的是,在战事不断、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各高校始终坚持学术自由、教学自由、教授治校、学生自治,学校的重大事情都经过教授会讨论决定,而教授会代表则由民主选举产生。

毫不夸张地说,以西南联大为代表的中国教育,就是当时整个中国的精神支柱和民族文化薪火相传的象征。西南联大辗转办学八年,在抗日战争艰苦卓绝的环境下,坚持“世界胸怀”和“中华情结”,创造了永远值得我们追寻的传统,即尊重学术自由,培育公民意识,坚持思想自由和人格独立。直到今天,这一传统依然在指引和激励着后人在探索真理的道路上永不止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