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节水型社会的实践与思考

政府调控水资源配置与经济发展

政府调控,就是充分发挥政府在水资源配置和经济发展中的宏观调控作用。各县(区)配置方案编制完成后,经市政府批准执行。实施用水定额管理,是节水的强制性措施,也是落实总量指标的基础和保障。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坚持在总量控制的基础上进行定额管理,用定额核定总量,总量不足调整结构。制度和规划是实现政府宏观调控的基础。
理论教育 2023-07-02

提倡节水型社会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促进节约用水、建立节水型社会,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必然选择的道路,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因素。当前,我国面临着洪涝灾害、干旱缺水和水环境恶化三大问题,特别是水资源短缺,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理论教育 2023-07-02

环境恶化导致全球水资源危机的挑战

全球生态环境恶化严重,呈现出加速之势。由于森林的破坏,全球水土流失和荒漠化日益加剧。由于森林的锐减,植被的破坏,水源的污染,造成全球性的水荒。水资源将成为21世纪全球性的问题,即人类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水资源环境制约型时代或水资源危机时代。
理论教育 2023-07-02

指导思想:建设节水型社会的试点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战略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描绘了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宏伟蓝图。对抓紧解决部分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直接关系新型工业化战略的实施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因此,必须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做好水利工作的实际行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贡献力量。
理论教育 2023-07-02

黑河分水方案的主要内容简介

黑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具有悠久的历史,由于水土资源不协调,中下游地区一直用水矛盾突出,早在1726年,为解决用水矛盾就制定了“均水制”。新中国成立以来,该地区经济社会尤其是灌溉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中、下游之间的用水矛盾也日趋尖锐,20世纪60年代开始,下游地区多次提出分水问题。
理论教育 2023-07-02

枯水年增多,地下水位快速下降

在许多地方由于水资源短缺和污染严重,不得不大量开采地下水,以满足生活、生产的需求。由于大量开采地下水导致了新的环境问题,如地下水污染,地下水资源枯竭等,额济纳旗居延海三角洲环境恶化现象十分突出。
理论教育 2023-07-02

黑河流域治理目标任务概述

为合理开发利用黑河水资源,加强黑河流域的生态环境建设,保持区域经济的稳定、快速发展,根据甘肃省委、省政府关于把张掖建成全国一流高效节水现代农业示范区的要求,按照《黑河流域近期治理规划》,积极组织力量,抓紧研究制定了黑河中游综合治理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理论教育 2023-07-02

中国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和水资源现状

西北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大部分地区生态环境严重恶化。长期以来,西北地区水资源量平均为1635亿m3,仅占全国总量的5.84%。具体就用水率而言,虽然西北地区水资源紧缺,但却存在着人均用水量高、农田灌溉用水定额高、单位GDP用水量高的问题。1993年5月5日,特大沙尘暴给新疆、内蒙古、甘肃、宁夏、青海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4亿元人民币,1999年4月发生在西北地区的沙尘暴直接造成经济损失3.2亿元人民币。
理论教育 2023-07-02

建设节水型社会的试点要求

开展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工作的核心是建设一批不同类型、具有代表性和示范性的试点。通过建设,不断提高试点地区水资源和水环境的承载能力,使试点地区在水资源的管理方面达到“城乡一体,水权明晰,以水定产,配置优化,水价合理,用水高效,中水回用,技术先进,制度完备,宣传普及”的目标。
理论教育 2023-07-02

建设节水型社会的总体目标探析

节水型社会建设是一个渐进过程。张掖试点建设近期目标包括两个层面的目标:直接的节水目标;节水条件下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系统保障目标。从宏观上来说,张掖建设节水型社会的总体目标:实现黑河流域综合治理目标;实现本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理论教育 2023-07-02

张掖市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张掖古称甘州,西汉时置郡。自汉唐以来,张掖就成为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是中原通往西亚、东欧各国进行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的要冲。2002年3月1日,经国务院批准,撤消张掖地区和县级张掖市,设立地级张掖市和县级甘州区。全市辖甘州区、临泽县、高台县、山丹县、民乐县和肃南裕固族自治县1区5县,97个乡镇、974个行政村(居委会),5761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26.91万人。张掖市属全国10大商品粮基地和蔬菜基地。
理论教育 2023-07-02

建设节水型社会的重点工作

建设节水型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共同关注的热点。张掖特殊的区域水资源条件和用水背景,使得节水型社会试点建设对于流域治理目标的实现和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从张掖实际出发,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的工作重点,是要构建建设节水型社会的三大体系:大力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建立与水资源承载力相适应的经济结构体系。
理论教育 2023-07-02

黑河治理:调水方案与实施

2001年2月,国务院第94次总理办公会议决定实施黑河近期治理;确定用3年时间实现当黑河上游来水15.8亿m3时,向下游下泄9.5亿m3。2002年3月,水利部确定张掖为全国第一个建设试点,2002年12月26日,水利部和甘肃省政府批复了“张掖市节水型社会试点建设方案”,2003年3月,召开的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将黑河流域综合治理写进《政府工作报告》,充分显示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加强西部生态建设和黑河综合治理的信心和决心。
理论教育 2023-07-02

黑河流域治理的背景与现状

与此同时,水利部于1996年4月在黄河水利委员会内设置了黑河流域管理局筹备组。2001年2月21日,国务院召开第94次总理办公会议,听取了水利部关于《黑河水资源问题及其对策》的汇报,按照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加快治理步伐,用3年时间实现国务院批准的分水方案,尽快遏止生态系统恶化的趋势。对《黑河水资源问题及其对策》进行了修改和补充,编制了《黑河流域近期治理规划》。
理论教育 2023-07-02

黑河流域:干旱缺水带来的生态环境恶化

黑河流域地处欧亚大陆腹地,属极强大陆性气候,流域中下游多年平均降雨量由西南部的140mm增到东北部的249mm。干旱指数最高达82。占全流域面积93%的中下游地区几乎不产生地表径流。据史料载,黑河中游地区,汉代仅有8万~9万人,灌溉面积约7万亩,解放初期总人口约55万人,灌溉面积103万亩,现状总人口140多万人,灌溉面积378万亩。中游用水不断增加,造成下游生态环境用水大幅度减少,导致了黑河流域生态环境恶化。
理论教育 2023-07-02

如何建立水权制度?世界各国探索节水之路

面对严峻的水资源形势,世界各国纷纷采取措施,开展各种节水活动。一是通过建立新机制节水。建立水权制度,是当今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开展节水的一条可贵经验。一些国家和地区,在建立和完善水权制度、培植水资源市场化、发展水产业的进程中,充分发挥了看不见的手,即市场机制的作用。二是通过完善管理体制节水。为了综合管理好水资源,许多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建立了比较科学的水资源管理体制。
理论教育 2023-07-02
-已经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