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理性:大卫·波德维尔电影理论研究》简介
《实践理性:大卫·波德维尔电影理论研究》这本书是由刘亭创作的,《实践理性:大卫·波德维尔电影理论研究》共有47章节
1
总 序
时值中国传媒大学成立60周年之际,中国传媒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学者资助项目正式选定了十部支持专著,这是我校在人文社科研究方面所取得的又一成绩。 这套丛书的出版不...
2
Preface
The fact that Ting Liu has written an entire book about my ideas on cinema fills...
3
绪 论
...
4
第一节 理论问题
在当今学术思潮和文化思潮经历“后现代理论”“大众文化研究”“多元文化主义”等浪潮的冲击之后,理论本身也面临着“理论之轻”的境遇。新千年前后,“宏大理论”衰微之际...
5
第二节 当前理论格局及趋势
当前的电影理论正处在一个历史性的关键时期,也就是所谓的“宏大理论的衰微时期”。 1957年,安德烈·巴赞提出“作者论”,60年代翻译到美国,对“新好莱坞”的电影...
6
第三节 本书的内容框架
“中间理论”的主张和实践是波德维尔在“后理论”时代背景下提出的,突破“宏大理论”掣肘的同时又不放弃理论的建构和问题研究的解决之道。正是基于此,我们选择这样一位当...
7
第四节 文献综述
当前我国学术界和美国学术界对大卫·波德维尔的研究及评价,在各个层面上都有所展开,梳理这些研究成果,为我们更好地开展对大卫·波德维尔的研究提供了开阔的学术视野。 ...
8
第一章 大卫·波德维尔及其理论综述
...
9
第一节 大卫·波德维尔主要学术思想及理论流派
大卫·波德维尔(David Bordwell)是美国威斯康星麦迪逊大学的荣誉退休教授。作为当代最为多产、最为活跃的电影学者之一,他也因独树一帜的研究方法而颇具争...
10
第二节 理论流派的渊源、影响及其应用
在本节中,我们将对影响过大卫·波德维尔的理论流派和理论思潮作逐一梳理,尽可能详尽地分析理论流派的核心思想、理论主张、发展沿革及代表人物。我们追根溯源的目的在于,...
11
一、“认知—构成理论”的基础及其影响
认知心理学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1956年被视为它诞生的年份,因为在这一年里发表的几项重要研究展现了心理学的信息加工观点。1967年德国心理学家奈赛尔(N...
12
二、“俄国形式主义—新形式主义”及其影响
1.俄国形式主义和巴赫金学派 追溯俄国形式主义流派的发展,早在俄国十月革命前夕,形式主义的研究就极为活跃。1915年,莫斯科语言小组成立;1916年,诗歌语言研...
13
三、“作者论—结构主义”:安德鲁·萨里斯的影响
波德维尔或许可以说是最早一批接触并运用“作者论”对电影进行批评实践的美国学者之一了。早在20世纪60年代安德烈·巴赞的“作者论”传入美国之时,波德维尔就开始跟从...
14
第三节 大卫·波德维尔的理论著作及成就
大卫·波德维尔无疑是一位活跃和高产的理论家,他的论著丰富,迄今已出版了19本著作,发表了大量重要的研究论文,对整个电影理论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对电影艺术精准的...
15
第二章 电影叙事研究
...
16
第一节 电影叙事研究的发展:从《电影叙事》到《电影诗学》
大卫·波德维尔从观众认知的角度出发,将“电影叙事”定义为:一个在影片情节系统、风格系统互动的提示和引导下,观众基于自身认知图模来感知、认知并能动地完成故事建构的...
17
第二节 好莱坞叙事研究:《经典好莱坞电影》与《好莱坞的叙述方法》
《经典好莱坞电影》(The Classical Hollywood Cinema)在20世纪80年代初完成,于1985年出版,由大卫·波德维尔、珍妮特·施泰格及...
18
第三节 大卫·波德维尔的叙述理论:《电影叙事:剧情片中的叙述活动》
出版于1985年的著作《电影叙事:剧情片中的叙述活动》(后简称《电影叙事》)可谓是大卫·波德维尔叙事理论的基石。研究大卫·波德维尔,“叙事理论”是连接其先期的思...
19
一、叙事的拟态理论和记叙理论
波德维尔追根溯源,从叙事的“记叙理论”和“拟态理论”探讨概念的起点。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提出:诗人可以用叙述进行模仿,可以像荷马那样由“他人”来叙述,也可以自...
20
二、观众的“观影”活动与“图模”的建立
波德维尔认为,之前的两种叙述理论都将观众视为“被动”,但是在他的观念里,“电影并没有‘安置’任何人,而是引领观众完成诸多‘运作’(operations)”。这是...
21
三、大卫·波德维尔的叙述理论
1.叙述理论及其定义 大卫·波德维尔之前用了整整一节的篇幅来阐明:观影是一种动态的心理过程,观众认知的主要目标是建构故事,观众依据叙事图模和提示来定义叙事事件,...
22
四、电影史上的叙述模式
波德维尔认为,观众建立图模的过程,除了依赖观众本身的心理认知能力以外,还需要依赖一定的社会经验获得特定的原型、叙述样板和步骤。而“写实”的动机就是以一些特有的惯...
23
第三章 电影诗学——形式与风格研究
“电影诗学”是大卫·波德维尔整个理论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这一概念的论证、扩充和完善包含了波德维尔从“历史诗学”延伸到“电影诗学”的理论发展,同时也集合了他个...
24
第一节 “电影诗学”与《电影诗学》
...
25
一、诗学理论的传统、领域及趋势
《电影诗学》是大卫·波德维尔出版于2008年的理论著作,它其实是波德维尔近30年来具有代表性的理论文章的汇编,由国内学者张锦于2010年翻译成中文并出版,全书包...
26
二、电影诗学的概念
在提出了广泛领域内诗学的各种研究样式之后,波德维尔提出了一个基于电影分析的诗学版本,即“电影诗学”。他从相邻领域的研究传统中寻找电影诗学研究的灵感和路径,比如艺...
27
三、电影诗学的程式
波德维尔将“电影诗学”作为方法论的出发点提出来,其核心问题是:电影是怎样为了得到特定的效果而被制作出来的。对此,他分两个部分进行陈述。陈述的第一部分是关于制作的...
28
第二节 电影风格研究:《电影风格史》
《电影风格史》(On the History of Film Style)是大卫·波德维尔于1997年出版的一本关于电影风格发展史的专著。波德维尔在这本书的克罗...
29
一、风格史的“标准版本”
电影这门艺术,自20世纪20年代建立起来的标准(canon)至今仍然在起作用。电影作为一种“叙述”方法,可以追溯到它作为一门独特的艺术而出现,波德维尔称之为“基...
30
二、安德烈·巴赞的“辩证程序”
对“标准版本”提出反对意见的发轫者是安德烈·巴赞及他的同辈,他们都是从20世纪40年代中期到50年代末开始职业生涯的研究者们。巴赞生于1918年,作为一个有声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