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错的不明飞行物:陨石

第三节 看错的不明飞行物:陨石

2004年12月11日(农历二〇〇四年十月三十)深夜出现在兰州市上空的火球,它不仅激起了有关专家的强烈的研究兴趣,也使得普通人对它的身份和来历十分好奇。它是什么?来自哪里?无论怎样,在它没有被找到之前,我们也只能把它暂定为不明飞行物。但是在迷雾散开之前,许多天文学家已经声称,它95%应该是一块来自宇宙深处的陨石。

陨石在中国上古时期的史书中,称它为陨星。人们在无法弄清它的来历时,认定它可以预测人间的旦夕祸福。在现代,它的来临有时是一场灾难,有时却是一个喜剧。在科学家的眼中,它就是一把能够破解宇宙奥秘的钥匙。

失踪的陨石

在当代中国,最被人称道的一次陨石坠落事件,就是1976年3月8日15时降落在吉林省吉林市北部桦甸的那次陨石雨。当天有人先是看见晴朗的天空出现一个亮点,它由东南向西北快速运动,最后变成一个巨大的火球。接着该火球发生爆炸,从空中迸发出无数个小火球。

在那次事件中,陨石广泛地落在一个约500平方千米的地区,该地区还是一个有着十几万人口的居住区,却无损一人一畜一物,简直令人称奇。很快,科学家就在现场找到大小陨石标本138块,碎块3000余块,总重在2.7吨以上。其中,最大的一块总重为1170千克,可称的上是目前世界所发现的“石陨石之王”,后被称为“吉林1号陨石”。

与吉林陨石雨比较,兰州陨石的到来就显得神秘多了。它在深夜来临,坠落在一个荒无人烟的地方。尽管天文学家事后发动当地群众连日寻找,却依然不肯露出它的“庐山真面目”。但据研究者预测,这块陨石可能散落在一个长70千米,宽30千米的一个范围之内,它的质量应该在1吨以上。

当时“吉林1号陨石”落地时遁入地下6米多,产生的震动相当于6.7级地震,还腾起一个50余米高的蘑菇状烟柱。与之相比,兰州不明飞行物在落地时,兰州附近的三个地震台观象点也接受到5级左右的震波。还有目击者称,见到它落在榆中北山时所腾起的蘑菇云。所以我们可以粗略地估计,兰州陨石的质量应该没有“吉林1号”那么大,但由于兰州地处黄土高原,地质疏松,所以它很有可能深入地下。

当时,“吉林1号陨石”是在白天、人多的地方坠落的,因此当时研究者很快就找到后了。而兰州陨石则更像大多数坠落在地球的陨石那样,悄悄地躺在大地的某个角落,也许要花费很长时间才能找到它。

目前,中国最大的石铁陨石重4吨,是在山东省莒南县坪上镇发现的;最大的铁陨石重约30吨,是在新疆的阿勒泰地区青沟县境内的银牛沟发现的。

2004陨石年

如果我们注意一下2004年的新闻,会发现在兰州陨石堕落前后,全世界出现过一系列的陨石堕落事件。

2004年3月31日晚19时左右,一个巨大的火球落在澳大利亚昆士兰州境内。它发出巨大的光亮,并带有一系列的爆炸声。它落地时发出的巨响,连周围的建筑物也发生了很大的震动。巧合的是,一位飞行员正好在7500米的空中目击到它。他说,它前面就像顶着个太阳,后面还有一条像彗尾一样的东西,简直太神奇了。事后,有关部门怀疑,它就是一个陨石,但并未找到陨石所在的具体位置。

2004年6月3日凌晨2时40分,美国西部华盛顿州艾伦堡地区的居民,在睡梦中被一连串巨大的爆炸声惊醒。据目击者称,一个电脑主机大小的火球从天而降,它在空中燃烧所发出的光照亮了几百平方千米的区域。美国海军天文台的发言人格福·切斯特称,他们已经排除它是人类飞行器的可能,估计它是一个天外来客——陨石。

2004年6月12日,一个火球又出现在新西兰的上空。很快它破屋而入,砸进奥克兰埃勒斯利市郊的一个居民家中,并留下一个重1.3千克、长径13厘米、短径7厘米书本大小的陨石。经专家鉴定,它是一块球粒状陨石,来自一颗小行星,有约40亿年的历史。

2004年12月6日晚,一块陨石在澳大利亚塔里市上空发生爆炸。爆炸所产生的冲击波,甚至使一些地面的房屋墙壁都发生了摇晃。在大约4秒的时间里,该地区被照得犹如白昼。后来专家估计,该陨石应该有篮球般大小,它可能是在距离地面30千米的高空爆裂成五块,其威力相当于500~1000吨的TNT炸药。

2004年12月18日晚,印尼首都雅加达附近响起了一连串的巨大爆炸声。当时印尼空军在雷达监测器上发现,一不明飞行物快速从空中落向地面。当时,有市民目击到这一场面。但事后,印尼警方未找到任何陨石残骸。

而在兰州出现不明火球之前,11月23日兰州东部上空曾发现不明飞行物,12月3日甘肃省武威古浪县上空也发现过不明飞行物。

甚至有专家推测,兰州陨石就有可能是12月6日澳大利亚陨石的姐妹石天体。

有关陨石

那什么是陨石呢?

《辞海》是这样解释的:“质量大的流星体在地球大气圈中未被完全烧毁而落到地面的碎片或整块。”

而这些流星体在宇宙空间时,有可能就是小行星、行星、大的卫星或彗星分裂后的碎块。中国在1999年底到2000年初在南极发现的“GRV99027”号陨石,经考证就是一块比较“年轻”的火球陨石。它们在靠近地球时,受地球引力作用,跌入地球大气层,速度可达每秒15千米,温度也逐渐升至在1000摄氏度以上,于是逐渐形成一个耀眼的火球,人称“火流星”。

陨石按其化学成分可分为三大类:石陨星(陨石)、铁陨星(陨铁)和石铁陨星。其中,石陨石的成分主要是铁和镁硅酸盐,矿物成分是橄榄石和辉石,很接近地球上玄武岩的成分,它占陨星总数的92%;铁陨星的主要成分是90%的铁和8%的镍,它占总数的6%,在地球上还没有与之相应的物质;石铁陨石的成分是由铁镍和硅酸盐共同组成的,它是石陨石与铁陨石的一个过渡,其数量非常少,仅占总数的2%。

我们的地球每天要接受5万吨陨石,但是它们的绝大多数都在距地面10至40千米的高空燃尽了。实际上,每年仅有500余块陨石能真正落到地球表面,这当中又仅有150块落在了陆地上。而能被人们所发现的,数量则少之又少。目前,在已经发现的陨石中,南极洲陨石有12000块,占总数的90%。可以说,由于独特的地理环境,南极洲是地球上最好的陨石保护区。

那么,搜集陨石又有什么意义呢?

陨石是人类在地球上直接获得的宇宙物质。它在宇宙运动时,直接受到各种宇宙的辐射和灾变,经历着多少亿年的宇宙变迁,因此在它身上包含着大量丰富的太阳系天体形成演化的信息。通过对它的研究,天文学家可以找到许多天体起源、地球起源、生命起源和人类起源的最真实、最直接、最有效的证据,对有关天文、地理、生物等各方面的研究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备受各国科学家的关注。

陨石的观测

2004年12月11日陨落在兰州附近的陨石,激起了许多科学家和陨石爱好者的极大兴趣。各路人马纷纷来到兰州做实地调查,然而经过多方寻找,陨石的下落依然扑朔迷离。

这其中最大的原因可能在于,针对陨石的寻找,目前并没有直接有效的方法。由于陨石都或多或少存在一部分铁,因此人们如果能够确定它堕落的准确位置,则可以利用金属探测器来寻找。但这种方法的弊病在于,金属探测器的灵敏度很高,它很容易受到地面其他金属的干扰。另外,如果搜索范围过大或不够明确,使用金属探测器寻找陨石就犹如“海里捞针”一样困难。因此,对陨石的寻找主要依靠人眼。

那陨石究竟应该是个什么样儿呢?

首先,刚落下不久的陨石表面,一般附有一层黑色或黑褐色的熔壳;如果在土中埋藏了一段时间,其表面则会被氧化出一层金黄色的铁锈;其次,在陨石较平整的表面一般都会有一些整齐的、呈长圆形的小坑,像是被人用手指按出来似的,它是陨石下落时与空气作用形成的;另外,如果陨石有较新的断面,你可以看到它里面的颜色较浅,呈浅灰色,其中还有一些非常小的深色的球粒;第四,如果你把陨石拿在手中就会发现,陨石要比地球上的一般石头重;最直观的一点是,除非矿石,一般地球上的石头是没有磁性的,而陨石因为含有铁质,因此用磁铁一试就清楚了。

那么,如果你发现空中出现不明飞行物,又该怎样确定它是陨石呢?

一般来说,陨石进入大气层,很快就会形成一个耀眼的火球,发出白色、黄色或橘色的光芒。在视觉上,它一般是由小变大,然后接近地面。它的运动轨迹不会发生变化,不受当天风力影响,其轨迹上有时会出现一道青烟。在它出现后不久能听到尖细的呼啸声。还有一点就是,它的运动速度较快,一般飞机无法与之比拟。

如果你看见这样的不明飞行物,请按以下方式观测:

首先,在你第一眼看到它时,请先记住当时的具体时间,最好准确到秒,事后再将你的表和标准时间校对一下;第二,在观测完毕后,请记下其飞行轨迹,最好能确定其运行时的三个主要点;第三,在你观测后,要在第一时间内,记下它的表观速度、闪光的变化情况等;第四,如果该不明飞行物有声音,一定要注意一下它具体发出声音的时间以及到底发出什么样的声音;第五,要记下它的表观星等,也就是它的亮度,一般天文爱好者是可以分清它的星等范围的,但对于一般爱好者,你可以把它的亮度和当天空中的其他星星作比较,例如月亮、北极星等;最后要说的是,如果当时有条件拍照,在拍摄时最好在镜头中也照到地面的楼房、电线杆等参照物,这对以后的识别大有好处。

在具体观测过程中,在认真观测的同时,如果你能找到其他的目击者是最好的;另外,在观测后,请及时与当地天文台联系,以确定它是否为天文现象;第三,注意观察当地媒体在一个星期之内的报道,看是否有相关的消息,是否有其他目击者。

【知识链接】

中国陨石研究的开拓者

兰州UFO事件之后,中国陨石研究的开拓者王思潮研究员立刻赶到事发地点,寻找相关残留物。讲到自己为什么以此为研究对象时,他是这样说的:

“那个时候,我对知名天文学家的太阳系起源理论仔细琢磨后发现,他们虽然是大家,但他们的理论还是有些随意性,并没有事实依据。我就想自己找一条新的路子来研究——寻找太阳系最古老的记录。我到图书馆查询资料,发现陨石正好跟太阳系同岁。那是1970年,江苏东台正好落下了陨石。于是我就提出了要研究陨石的设想,这在当时国内天文界可以说是首开先河。”

“其实,研究陨石是非常艰苦的,陨石一般不会落在南京这样繁华的城市,都是落在比较偏僻的地方。而且在陨石研究方面,天文界前人的经验少。”

他从1970年开始开展陨石研究,一共进行了7次陨石的科学考察。后来的发展证明他的选择是正确的。虽然当时多数人并不看好,但30多年后,陨石研究已经成为中国天文学界的一个新的方向,现在紫金山天文台专门设有研究这一领域的天体化学实验室。陨石研究现在也已经成为国际天文界的一个重要方向。

“所以说,我们的研究要从实际出发,要有前瞻性,要能预测到所研究的内容将来会发展到什么方向,不仅要敢于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还要善于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更要坚持不懈,不要害怕别人的冷言冷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