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FACE 前 言

PREFACE 前 言

创新创业是国家发展之根,是民族振兴之魂。今天的中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潮流正在蓬勃涌动。这就要求各高校找准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定位,切实增强深入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责任感、紧迫感,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努力造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

本书是适应西南交通大学希望学院向应用技术大学整体转型以及适应深入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需要编写的。

“面向全体、分类施教”的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模式。整体包括四个层面的体系架构:一是“通识型”创新创业启蒙教育;二是“嵌入型”创新创业整合教育;三是“专业型”创新创业管理教育;四是“职业型”创新创业继续教育。本教材适用于第一个层次的“通识型”创新创业启蒙教育。

本书主要包括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两部分内容。

创新教育主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创新能力的提升又必须从创新思维的培养入手。基于此,本教材创新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创新思维原理和创新技法。在内容选取上避免了“全”而“浅”的面面俱到,以必要、够用为尺度,力求把基础理论的阐述与实践操作内容有机结合,从而促使学生增强创新意识,打破思维定势的框框,学会创新思维,挖掘创新潜能。

大学生创业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在创业教育的实践中我们深刻体会到:创业是一种能力,是可以学习和提高的。诚然,我们的创业教育不应该也不可能使每一位大学生都去创办实业,但若把创业看作一种精神,这种精神就是一种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是一种意志力的体现。基于此,本书从历史和逻辑统一的角度,按照创业准备、创业筹划、创业启动与风险管理的顺序进行编排。在内容选取上,只包括了“启蒙型”创业教育的基本内容,从而避免与下一步开展的“专业型”创新创业管理教育重复。

本书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将创新思维培养和创业教育有机结合,既使创新思维的培养有了坚实的落脚之地,也使创业活动有了相应的智力支持。

第二,辅助以大量的案例。无论是运用何种创新思维原理和创新技法,还是在创业活动的不同阶段,都配以大量用该原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案例,以加深读者对该原理和方法的理解,为以后的应用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三,语言通俗易懂。尽量增强可读性,有利于自学,可供有志于创新思维训练和开展创业活动的人士参考。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引用了部分专家、学者的观点和研究成果,以及网上、报纸杂志上刊登的有关大学生创业的案例,未能一一注明出处,在此一并表示真诚的感谢!

受编者水平所限,书中难免有不当和疏漏之处,欢迎读者批评指正!

编 者

2016年2月于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