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任务1 展示环境的空间设计
任务概述
本次任务是学习展示环境的空间设计,分九个方面展开,分别是展示空间的特征、展示功能空间的种类、展示空间的构成形式、展示空间设计要求、展示空间设计的基本原则、展示平面空间的划分、展示设计的立体空间造型、展示空间的分隔、展示空间设计的艺术化处理手法等。要求重点学习展示空间的设计基本原则、造型分割和展示空间设计的艺术化处理手法,了解展示空间的特征及构成形式。
任务目标
●通过学习展示空间的特征及构成形式,了解展示空间的特征及构成形式,初步建立起展示设计的基本概念
●通过学习展示空间的设计,学会并基本掌握展示空间设计要求,掌握展示空间设计的基本规律
●通过学习展示空间设计的艺术化处理手法,了解并基本学会运用一些艺术处理手法来强化空间的艺术特性
学习内容
一、展示空间的特征
通常理解,凡实体以外的部分都是空间。空间形态随着围合界面限定的形态的变化可以延伸和缩短,亦可以压缩与膨胀。空间是展示设计的灵魂,展示空间是由空间界面(水平面、折面、弧面、球面)等组成的多维空间,相对于居室、大堂、商店等普通意义的空间概念,展示空间有着自己的空间特征。
1.四维时空
所谓“四维”,就是在三维之上再加上一个维度,即“时间”,也就是说由长度、宽度、高度和时间组成的空间称为四维空间。展示空间是时间与三维空间的集合体,观众在展示场所可视、可闻、可触、可感并全方位地去参与、感受三维空间,由此也构成体验展示内容的行为过程——时间,进而构成了特有的四维时空。(图2-1)

图2-1 多维展示空间
2.流动性与开放性
展示空间设计应为人们创造提供最好的信息传播方式,所以展示空间应力图打破封闭的模式,以最大限度地满足观众获取展示信息为目的,努力促进主客双方的沟通与意向的一致。因此,展示空间较之宗教空间与生活空间具有极大的开放性。展示场馆是由“人”与“物”构成的川流不息的流动空间。
3.多样的空间组合
展示设计的空间在设计分区时,根据展示的功能需要划分了多个功能区域,其功能分区的多元性、展示范畴的丰富性、展示行业的差异性、展示场馆与展示区位的特殊性,形成了展示空间多姿多彩的空间组合方式。(图2-2)

图2-2 多样的空间组合
二、展示功能空间的种类
展示空间根据不同的使用功能,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展示信息空间
展示信息空间即展示陈列和传递展品信息场地,展示信息空间又可分为室外展示信息空间和室内展示信息空间。
室外展示信息空间即在露天的或简易临时建筑的展示场所,多为大型机械设备,运输设备等展品的展示地。
室内展示信息空间即在室内设置的临时或永久的展示陈列、演示和宣传空间。
2.交流与洽谈空间
大、中型展示会一般设立私密或半私密的洽谈空间,以方便经销商和客户订货洽谈。小型展示会中,往往展示与洽谈合为一处。
3.外围与导入空间
外围与导入空间广义上包括展区上部空间和展区周围地域空间两部分,又称公共空间。展区外围空间的设计十分重要,外围空间的大小要依观众流量、流速和人体工程学来设计,设计得合理,空间流畅,人流自然地很快分流;设计得不合理,人流不畅,容易造成堵塞。
三、展示空间的构成形式
展示空间的形态千差万别,从构成形式上分主要有开敞空间、封闭空间、动态空间、静态空间、结构空间、流动空间、悬浮空间、虚拟空间等。
1.开敞空间
展示的开敞空间是现代展示空间设计的常用形式,其特点是外向型的,限定性和私密性较小,强调与空间环境的交流、渗透,讲究对景、借景、与周围空间的融合。它可提供更多的展厅周边环境和扩大视野。在使用时开敞空间灵活性较大,便于经常改变展厅布置。在心理效果上,开敞空间常表现为开朗、活跃、流动性强。(图2-3)

图2-3 开敞空间展示设计与现场案例
2.封闭空间
展示的封闭空间是用限定性较高的围护实体包围起来,在视觉、听觉等方面具有很强的隔离性。心理效果表现为领域感、安全感、私密性。
3.动态空间
动态空间或称为流动空间,具有空间的开敞性和视觉的导向性,界面组织具有连续性和节奏性,空间构成形式富有变化和多样性,使视线从一点转向另一点,引导人们从“动”的角度观察周围事物,这类空间具有自由、明亮、开敞、舒畅的心理效果。利用机械化和自动化的设施营造对比强烈的图案和有动感的线形以及光怪陆离的光影、生动的背景音乐等方法,都可形成丰富的动势效果的感觉。开敞空间连续贯通之处,正是引导视觉流通之时,空间的运动感既在于塑造空间形象的运动性上,更在于组织空间的节律性上。
4.静态空间
静态空间一般来说形式相对稳定,常采用对称式和垂直水平界面处理。空间比较封闭,构成比较单一,视觉多被引导至一个方位或一个点上,空间较为清晰、明确,人们在其中可以产生较强的驻留感。
5.结构空间
通过对展位内固有的结构外露部分做一定的形式感设计,形成一种有象征寓意的空间形式来弥补结构外露空间缺陷,营造空间美的环境,增强展示空间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图2-4)

图2-4 结构空间展示设计案例
6.流动空间
展示的流动空间主旨是不把空间作为一种消极静止的存在,而是把它看作一种生动的力量。在空间设计中,避免孤立静止的体量组合,而追求连续的运动空间。空间在水平和垂直方向都采用象征性的分隔,而保持最大限度的交融和连续,实现通透、交通无阻隔性或极小阻隔性。为了增强流动感,往往借助流畅的、极富动态的、有方向引导性的线型。
7.悬浮空间
悬浮空间是依靠吊杆、悬挂等方式营造的空间形式。这类空间底面没有支撑结构,可以保持视觉空间的通透和完整,底层展示空间的利用也更自由、灵活,是展示空间设计中常用的空间利用方式。(图2-5)

图2-5 展示现场以横幅营造的悬浮空间
8.虚拟空间
虚拟空间也可以称为“心理空间”,因为展示的虚拟空间范围没有十分完备的隔离形态,空间边界的限定非常弱,都只是靠一部分的形态和色彩的启示,是依靠联想和“视觉完形性”来划定的空间。(图2-6)

图2-6 展会现场以不同材质划分出某种虚拟空间
四、展示空间的设计要求
合理地安排空间是展示设计中最重要的部分,展示的内容和产品不同,那么相应的展示空间的设计也应有很大的差别,正确认识空间与展示设计的关系是做设计的前提和基础,较好地运用“空间”语言则可以赋予一个设计以实质的意义和生命力。
1.空间的功能要求
展示空间的功能应与展示的主题相适应,规划的构筑应满足陈列、演示、交流、贸易销售与人流组合等多种实际功能的需要,空间利用合理,空间组合和谐。(图2-7)

图2-7 展示空间功能示意图
2.展示空间的心理要求
展示空间设计应体现其文化内涵,通过特定的展示形式、造型和色彩等设计准确表达不同国家、民族、年龄、性别、文化、职业和阶层公众的精神与心理需求。展示设计师仔细分析参观者的活动行为和心理走向,根据展示主旨设计展示空间形式,如活泼、充满幻想的异形展出空间适合儿童内容的陈列展示,而暴露结构、秩序感强的空间适合传达科技性展示主题。
3.展示空间设计的效益要求
这体现在展示空间设计的合理充分利用和高效经济的原则上,搭建过程中应多采用组合式标准展具,在统一中求变化,以构建出既经济又有创意、形式感强、高效实用的展示空间。
4.展示空间设计的审美性要求
在空间构造时充分应用形式美规则,达到展示空间设计的形象感、节奏感及其形式美感上的最佳效果,有效的空间功能设计和适当的空间心理设计是展示空间美感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充分运用形式美的法则进行空间的造型设计,是保证展示设计审美性的关键。(图2-8)

图2-8 运用形式美的法则进行空间的造型设计
五、展示空间设计的基本原则
空间在展示设计中处于灵魂地位,展示活动需要传达的信息必须通过空间展现在公众面前,空间为我们的感知活动提供了场所,没有空间,我们将无法获得信息,也无法和人交流。正确处理好空间的问题是展示设计中的精髓。展示空间设计的主要原则如下:
1.展示空间设计的整体性原则
展示空间设计中,可运用“大中套小”、两空间重叠、空间共通连续、两空间相邻接等方法对各空间进行特征的设计。但必须坚持在总体设计风格的框架下统一进行各空间设计,空间构成要完整统一,把握好大、中、小空间设计的共性、个性关系的协调统一。所应用到的元素也要有统一的标准。
2.展示空间设计的有效性原则
对展区的合理分配是有效利用展示空间的前提,以最有效的场所位置向观众呈现展品是划分空间的首要目的。展示设计过程中须将空间与展示内容结合起来考虑,以取得最佳效果。应按人的视觉习惯和设计动线,顺时针陈列展品以创造最佳的视域。
3.展示空间设计的动态性原则
展示空间设计动态性是指分割后的展示空间要有节奏感,并随着观众的参观以及空间的延伸达到“步移景动”的动态效果。展示空间设计最大的特点是具有很强的流动性,所以在空间设计上采用动态的、序列化的、有节奏的空间展示形式是首先要遵从的基本原则。(图2-9)
4.展示空间设计的安全性原则
在展示空间设计的过程中,观众的需求是第一位的,必须重视展示空间的安全性,展示流线的安排应考虑各种可能发生的意外,考虑到相应的应急措施。在展示空间设计中应有足够的疏散通道等,给观众提供便利条件。展示空间设计应考虑到观众通行、休息的方便,并尽可能考虑增加“无障碍”设计的内容。

图2-9 展示空间设计动态性案例
六、展示平面空间的划分
展示的平面空间指的是展示所占用的平面面积,分为室内面积和室外面积,也是体现展览规模、区域划分和局部构成的蓝图,是进行后续工作的重要依据。展出面积一般以平方米计算(或以国际标准展位为单元: 3m×3m)。有了固定的展示空间,然后开始展线设计,一般采用顺时针方向,展线设计决定如何分割展示空间,决定布展的基本形式。大体上,展线设计布局的模式分为两大类:线性布局和非线性布局。
1.常用的线性布局
(1)回转式:又称顺序式。特点是从入口到出口形成一个回路。大体上沿着展墙顺序排列,是比较典型、常见的布局方法。一般用于单一空间,也可以用于有间隔、有转折的复杂空间。
(2)长廊式:又称通道式,即展厅入口到出口形成狭长的参观通道。也可以将空间分隔成一条曲折的长廊来布展。这种布局的优点是展线利用率高,展线简单,观看方便;缺点是空间格局单调,展示手段简单。
(3)大厅式:指在一个展示空间中不加分割地加以利用。一般用于不需要、不方便分割空间的展厅。一般情况下,这种展示布局也需要使用线性布局以方便参观,但也可以不用线性布局,以方便观众自由选择观看路线。
(4)中心展台式:展厅内由多个中心柜或展台组合而成。优点是便于从展品四周观看;缺点是空间利用率不高,且人流容易交叉冲突。
(5)串联式:是回转式的一种,区别在于串联式展线串联起若干个单体空间,形成一个大的回路,展位由若干相对独立的展区连接而成。(图2-10)

图2-10 常用的线性布局示意图
2.常用的非线性布局
(1)组合式:指通过两个或更多组合在一起的回转式展线或通道构成的布局。与并联式布局的区别在于它的各展区可以是以大套小,甚至展线交叉。这种布局的优点是可以巧用空间、出其不意;缺点是如果展线引导不当,可能会使观众产生错乱感觉。
(2)网格式:通过围隔等方法构成的网格式空间中,使用规格统一或相近的标准展具构成网格式展示方法。优点是空间利用率高,展品密集,且有利于营造消费氛围;缺点是容易造成人流拥挤,容易使人产生疲劳感。通常在书展、商品贸易展中使用较多。
(3)并联式:又称并列式,指若干个展区并列相邻或相近设置。展区之间的连接方式主要通过展区外通道连接,也可以在内部增加互通通道,但相互之间没有顺序关系。
(4)放射式:展位内围绕一个中心展区,在四周并列排列多个分展区,各分展区间由中心展区向四周呈放射状连接,故称放射式。
(5)混合式:混合使用上述多种方式,并结合多种方法布置展品。在实际应用中,经常使用多种方法布置展线。(图2-11)

图2-11 常用的非线性布局格式
七、展示设计的立体空间造型
展示设计的立体空间造型是在限定的展区内,通过设计要素的视觉阻隔设计,能充分引起视觉反应并传达展示信息的形态造型特征。展示设计立体造型必须根据展厅布局以及展示的性质分别做不同的创意设计。一般情况下,大型的博物馆或纪念馆等室内长期陈列的展板造型,受展示性质的制约,常采用相对规则的设计形式;而在商业性和推广型的短期展览,则更多采用不规则的、轻松、活泼的立体空间造型形式。常用的立体空间造型形式有:
1.横向式空间造型
横向的空间造型一般采用单向式或通道式的线形布置法,用于展示时序性较强的展品或展示内容,能给人以安稳、率直、平稳、舒展、祥和的感觉。(图2-12)

图2-12 横向式空间造型案例
2.纵向式空间造型
这类造型的特点是可随着景深的远近和垂直方向的高低得到不同的视觉心理感受,但不宜在进深小和顶棚低的空间里使用。展位进深小、视觉不易看到较高的位置,顶棚高度太低,再往上部空间进行布置,会使人感到压抑。
3.圆形、弧形、曲面等形状的立体造型
利用雕刻、放样等工艺,把造型形式设计成规则的圆形或富有动态的弧形及曲面造型,已经成为现代展示造型的新趋向。随着现代展示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发展,圆形、弧形及曲面造型得到充分的发挥,成为展示造型中最常用的表现方式之一,特点是圆满、柔和、浪漫,能取得优美而富有情调的展示效果。
4.有机形态造型
有机形态是指可以再生的,有生长机能的形态。有机形态造型即在造型中模仿生活中的有机形状,这种造型手法是发挥展示造型重要的表现手法,因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力,越来越受到设计师的青睐。(图2-13)

图2-13 有机形态造型造型设计案例
八、展示空间的分隔
在展示设计中,往往利用板材或展示道具、某种构建元素,对展示空间做出某种分隔,以便满足艺术上和展示上的需求。
1.展示空间分隔的作用
展示设计中空间分隔的目的和作用是:一是按展示内容和功能划分若干个展区;二是增加变化,增加信息传播载体;三是变换景观,加强视觉层次感;四是组织和控制人流,做好不同展区的衔接与过渡。
2.展示分隔的方法
概括地讲,展示空间分隔的元素可分为三大类:一类是视线阻断的遮挡;二是通透的分隔;三是可视但不可通的隔断。
(1)视线阻断的遮挡
在展示设计中,利用展墙、造型板、高展柜等,作为空间分隔的元素,把展位分成相对独立的两个或多个空间,隔断不能被穿越,只能通过设计的展线绕行参观。这类分隔常用在大中型展览会或博物馆陈列中。(图2-14)

图2-14 视线阻断的遮挡设计案例
(2)通透的分隔
通透的分隔一般是用矮展台、花格墙以及部分透孔的造型隔墙等来划分展示空间,被分隔的空间彼此视线通透,有的隔断观众还可以穿过,使分割后的空间富有层次感和视觉变化,隔而不堵、引人入胜,能增强参观者的兴致。
(3)可视但不可通
在展示工程中使用玻璃幕墙或透明有机玻璃造型展板、镂空花墙、金属沙网等元素分割展厅,分割后的展厅能相互观望,但不能直接通达。虽然不能相通,但却有吸引观众的作用。在展示设计时,为了减少稠密的遮挡造型,常常将部分造型采用可视但不可通的设计形式,来提高造型的通透性能。(图2-15)

图2-15 可视但不可通的隔断展示案例
九、展示空间设计的艺术化处理手法
展示艺术与空间是密不可分的,甚至可以说展示艺术就是对空间的重新组织利用的艺术。无论从展示设计的概念、展示设计的本质与特征、展示设计的范畴,还是从展示设计的程序入手分析,我们都可以发现,“空间”这个概念是贯穿于始终的。
在展示空间设计中,我们经常会运用一些艺术化的处理手法来强化展厅设计中的空间特性,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1.实景与借景
实景通常是最为生活化的手法,它强化展示空间的生活化或真实性。如家具、厨房设备、卫生间设备等展品的陈列,可布置成生活气息很浓的“样板间”。营造一种现实生活的空间状态,给人以温暖的家庭般的视觉感受。
借景手法是借助中国传统园林建筑的表现方式,通过类似开窗、开门、通透等借景手法,借馆内之景来彰显或衬托自身造型的表现方法,能使展示空间呈现出园中园、景中景、相借互映的展示意境。(图2-16)

图2-16 展示设计的借景手法
2.错视空间
错视现象是人们在感应外部世界时常有的一种知觉状态。借错视可“将错就错”地调节视感,强化展示空间的心理感受。利用错视图形形成的旋转、闪烁、发射、波动等动荡感,或用幻彩颜料画的背景图形,都可强化展示的空间视觉效果。
3.共享与包含
共享与包含的手法其特点是小中有大、大中有小,外中有内、内中有外,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穿插交错,具有较大的流动性。共享空间尤其倾向于把室外各项特征引入室内;包含空间又称母子空间,是对空间的二次限定,是在原空间中用实体性或象征性的手法再限定出小空间。
4.象征手法
在展示空间设计时,借鉴文学、影视中的人格化手法,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情感,可使展示空间更生动感人。常用的手法有联想、象征、夸张、比拟、隐喻等。例如,用鸽子和橄榄枝象征和平等。
5.迷幻空间
这是一种违反自然或现实常态的空间手法。为了体现人的千姿百态的复杂心理和人的自我意识,利用扭曲、错位、倒置、断裂等艺术手法,营造一种时空错位的视觉效果。特色是追求神秘、幽深、新奇、动荡、光怪陆离、变幻莫测、超现实的戏剧般的空间效果。(图2-17)

图2-17 迷幻空间营造的展示效果
特别提示
展示空间的特征及构成形式。
展示空间的设计。
展示空间设计的艺术化处理手法。
拓展提高
展示设计中的空间概念
展示设计是一种人为环境的创造,空间规划就成为展示艺术中的核心要素。所以,在对空间设计进行探讨之前先明确空间的概念是非常必要的,也是每一个设计师需要把它当作“理念的基石”铭记在心的。
1.空间的两重性
空间这个概念有着相对和绝对的两重性,这个空间的大小、形状由其围护物和其自身应具有的功能形式决定,同时也决定着围护物的形式。“有形”的围物使“无形”的空间成为有形,离开了围护物,空间就成为概念中的“空间”,不可被感知;“无形”的空间赋予“有形”的围护物以实际的意义,没有空间的存在,那围护物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2.空间的时间性
在展示设计中我们所说的空间是四维的,在此给通常意义上的三维空间加上“时间”这一概念。时间意味着运动,抛开时间研究空间将是乏味的,没有意义的。人们在展示环境中对展品的观赏,必然是一种动态的观赏,时间就是动态的诠释方式。人在展示空间中,就必然体验时间的流逝和空间的变化,从而构成完整的感观体验。空间的时间性在展示设计中是客观存在的一个因素,充分运用时间这“第四维”是创造动态空间形式的根本,也是创造“流动之美”的必经之路。
3.空间的流动性
在展示环境中,空间具有流动性是必然的,是由展示空间的功能特点决定的。展示空间是一门空间与场地规划的艺术,是在特定的空间范围内用一定的表现手段向观众传达信息。它使观众犹如置身于一个巨大的艺术雕刻中,用陈列手法的动态表现,规划上有意识的引导,使观众在三维空间中体验时空产生第四维效应。
思考练习
1.常用的展示平面空间的划分有哪些?
2.列举展示空间设计的艺术化处理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