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场·土门码头

新场·土门码头

新场乡和土门乡,是分布在嘉陵区境嘉陵江东岸的两个乡场,相距陆路不过2公里,水路则有约4公里。土门乡东南方与岳池县镇裕镇、武胜县烈面镇接壤。靠江边的地方,有过江船只停靠码头。

新场码头因新场乡而得名。新场乡与嘉陵江西岸的李渡镇隔江相望,距嘉陵城区陆路约35公里。清末至民国年间,新场乡境属土门乡的辖地。解放初期,析土门乡的部分村新设一乡,故名新场乡。

新场乡乡场所在地,在嘉陵江东岸那道高百余米、长四五百米的山峦上。乡场街道两边是穿斗木结构的青瓦房,有三四十户人家,一两百居民。场上设有食店、副食店,开有一两家栈房、茶馆。和对岸李渡场一样,也有固定的场期,为农历二、五、八日。场期与周边场镇错开,每到赶场天,新场码头就比较热闹。从李渡过河赶场的,从土门运货来的,在码头上上下下,络绎不绝。

新场码头分两处:一是油房坎码头,这是同李渡码头正对的码头,它既同李渡直接通渡,还上行通往青居码头;二是竹林湾码头。从这两个码头登船过江到李渡镇,都得下一道石梯;同样,若下船登岸,也得上一道石梯方到新场街上。

土门乡位于嘉陵江东岸的秦家寨处,在新场乡东南方向,也在一道山梁之上。

土门乡是清代之前就有的老场。乡场街道长有一两百米,房屋为木质穿斗式结构的青瓦平房。旧时,街上住着五六十户人家,有居民二三百人。场上有士绅雷洪章,苦其乡民过渡之难,曾联络李渡场上商家富人,出资出力,创办李渡义渡会,为乡民解决了无钱过渡赶场之难,至今还被乡里父老乡亲所称道。

土门码头和临江场隔江相望。从土门码头登船,过江可到临江码头,往上行可通往李渡镇,往下行可到岳池县歹溪场,还可到武胜县烈面镇。旧时的土门码头,仅仅是一个供乡场上人渡河运货,同时可供过路船只暂时停靠小憩的小码头。现过往船只很少了,仅仅是场上人渡河的码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