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资队伍建设迈上新台阶

(四)师资队伍建设迈上新台阶

牢固树立“人才队伍建设是学校事业发展第一资源”的理念,注重师德建设,坚持引育并举,优化师资结构,提升教师队伍整体水平。以侯伯宇教授为原型的电影《爱的帕斯卡》正式开机。张国伟院士已通过陕西省首届“基础研究重大贡献奖”答辩。翟明国院士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地球科学奖”。张岂之先生获得“纳通国际儒学奖·优秀导师奖”。张兴亮获得“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赖绍聪获得“李四光地质科学奖”。范代娣获得“闵恩泽能源化工奖杰出贡献奖”。吴彪获得“柳大纲优秀青年科技奖”。王仲孚获得“张树政糖科学优秀青年奖”。关正辉获得“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一批教师获得省级“师德楷模”“优秀教学能手”“教学能手”等称号。

郑晓晖、段康民牵头的“基于秦巴优势生物资源的生命效应分析与新药创制研究”创新团队获得教育部滚动支持。李浩、吴彪、杨文力、张志飞进入“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第二轮评审,刘建妮进入“青年长江学者”第二轮评审。吴彪已通过科技部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计划答辩。宋小磊进入国家“千人计划”青年人才公示名单。张兴亮、任保平、王震亮、吴彪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获得“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龙晓平、管子玉获得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资助。王强入选全国高校优秀中青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择优资助计划。付爱根、李剑利入选陕西省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计划。王森、杨杭州、李佐习、李冬入选陕西省科技新星。

经过努力争取,我校新增编制519个,为学校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出台《选聘毕业生暂行办法》,统筹推进人才选聘工作。持续开展优秀青年教师学术骨干支持计划,遴选优秀青年教师30人。全年引进、选聘教师97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者82人(博士后11人)、海外经历者17人。聘请1人为校内特聘教授。4人入选西部地区人才培养特别项目。19人入选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项目。30人获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