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第一题

978-7-111-46084-8-Chapter04-3.jpg

第二题

978-7-111-46084-8-Chapter04-4.jpg

第三题

1.D煤矿安全生产专项应急预案应补充的内容:危险性分析、可能发生的事故特征、预防措施、应急策划、现场恢复、预案管理与评审改进等内容。

2.D煤矿专项应急预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D煤矿的专项应急预案没有制订明确的救援程序和具体的应急措施;

(2)D煤矿的专项预案应在综合预案的基础上,充分考虑透水事故的特点,对应急的形势、组织机构、应急活动等进行更具体的阐述;

(3)专项应急预案不能经企业内部评审后印发,应当组织专家对本单位编制的应急预案进行评审,评审应当形成书面纪要并附有专家名单。应急预案经评审后,由煤矿主要负责人签署公布;

(4)专项应急预案报当地人民政府备案不妥,应当报同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3.调度员乙在接到甲报告后应采取的应对措施:下达立即停止生产,撤离作业人员的调度指令,让职工在第一时间得知信息。然后再根据规定向值班矿领导和矿长以及上级有关部门汇报,启动相应的应急措施。

4.针对透水事故的一级救援演练,编制全面演练方案:

(1)报警。工作面发生发生透水后立即向矿调度室报告,调度员立即向主要领导汇报。

(2)应急响应。矿领导接到报警后,根据透水情况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成立救援指挥部。

(3)应急处置。救援指挥部指挥下井人员撤离透水工作面升井,同时通过侦测人员掌握透水情况,制订救援方案,调集救援人员和救援设备实施救援。

(4)应急恢复。

(5)应急结束。

第四题

1.由于310号油罐和311号油罐相距不够500m,所以它们是一个储存单元,两罐最大储油量是:[(3.14×7.52×14.3)/100×0.75×2]t=37.886t。已远远大于汽油在储存区的临界量20t,所以构成重大危险源。

2.该罐区具有的危险因素是火灾、爆炸、高处坠落、车辆伤害、中毒等。预防火灾爆炸事故的措施包括:

(1)控制点火源:①罐区禁止明火;②汽车进入站区要带熄火器,有接地铁链;③维修时使用铜制工具、不穿带钉的鞋子;④使用防爆电气设备,防止电气火花;⑤设置避雷装置、静电接地装置。

(2)防止产生爆炸性混合气体:①防止汽油泄漏;②储罐应有呼吸器,有汽油蒸汽浓度检测器。

(3)建立消防设施、配备消防器材;储罐区和办公楼、变电站安全距离符合要求。预防车辆伤害、高处坠落事故的措施:①厂区应有车辆限速标志;②车辆不允许搭乘无关人员;③人员可达的高处应有护栏,没有护栏作业时应佩带安全带;④雨雪天登高作业注意防滑。

预防中毒事故的措施:①防止汽油泄漏;②设置汽油蒸汽浓度检测器;③个人配备保护器具。

3.该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1)工人黄某误开311号油罐D400出口阀门导致310号油罐油面超出警戒液位,计算机“高位报警”后未去查看,汽油溢出,导致爆炸、火灾事故。

(2)仪表工陈某在发现310号油罐油面“高位报警”,黄某未到罐区核实油面高度的情况下,应采取其他措施而未采取。

该事故发生的间接原因:

(1)安全管理制度执行不严,有违章情况。

(2)安全监控装置不完善。

(3)安全培训,安全教育有欠缺。

(4)路过罐区的公路与罐区的安全距离应重新确定。

第五题

1.根据《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甲醇是闪点小于28℃的易燃液体,在生产场所的临界量是2t,在储存区的临界量是20t。

该甲醇生产企业在生产区由自备的10台载重量20t的槽灌车运输,生产区甲醇量远远大于2t,所以构成重大危险源。

在距离生产区1500m处建有甲醇罐装站,站内有6个单个储量15t的储罐,总储量最大达到90t,超过储存区的临界量20t,所以储罐区也构成重大危险源。

2.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 6441—1986)的规定,罐装站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别有火灾、容器爆炸、车辆伤害、高处坠落、中毒等。

由于甲醇是易燃液体,容易造成火灾事故,如果挥发物和空气形成一定比例的混合物,还有化学爆炸的可能。

该企业灌装站有6个装车台用于给槽罐车灌装,槽罐车在罐装站行驶容易造成车辆伤害。

该企业灌装站用于日常维修工作的4m高钢制移动平台使维修工人处于高处作业,容易造成高处坠落事故。

甲醇经呼吸道和消化道可被人体吸收,皮肤也可部分吸收,吸入10mL能使眼睛失明,再多可使人中毒致死,所以有发生中毒事故的可能。

3.甲醇是易燃液体,其蒸气与空气所形成的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温、氧化剂有燃烧爆炸危险,所以甲醇罐装站应采取的事故预防措施主要是防火防爆技术措施,具体是:

(1)控制点火源。

1)禁止明火进入站区。

2)汽车进入站区要带熄火器,有接地铁链。

3)气温超过30℃时储罐用水喷淋降温。

4)维修时使用铜制工具,不穿带钉的鞋子。

5)使用防爆电气设备,防止电气火花,设置避雷装置、静电接地装置。

(2)防止甲醇泄漏。

(3)防止氧化剂进入储罐。

(4)建立消防设施、配备消防器材。

预防车辆伤害、高处坠落的技术措施有:

(1)厂区应有车辆限速标志。

(2)车辆不允许搭乘无关人员。

(3)高处作业应佩戴安全带,高处通道应有护栏。

(4)雨雪天作业注意防滑。

安全管理预防措施主要有:

(1)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检查制度、防火防爆安全操作规程、安全生产交接班制度、劳保用品管理制度、厂内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条例等管理制度。

(2)建立并完善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和人员配置。

(3)保证安全生产投入。

(4)进行全员安全培训和教育。

(5)加强安全检查与现场巡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