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测试卷(五)
全卷共五大题,共100分。其中第一、二大题为客观题(包括单选题和多选题),第三、四、五大题为主观题。单选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多选题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0.5分。
第一题
2011年7月15日,某亚麻厂正在生产的梳麻车间、前纺车间和准备车间的联合厂房亚麻粉尘突然爆炸起火。一时间,停电停水,477名职工大部分被围困在火海之中。经及时抢救,多数职工脱离了危险区。
该厂的除尘系统采用布袋除尘,金属管道输送亚麻粉尘。事故导致整个除尘系统遭受严重破坏,部分厂房倒塌,地沟盖板和原麻地下库被炸开,车间内的大部分机器和电器设备损坏,企业停产,事故造成死亡35人,重伤5人,轻伤12人,直接经济损失800多万元。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14分,每小题2分,1~3题为单选题,4~7题为多选题):
1.按照《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的规定,该起事故属于( )事故。
A.特别重大 B.重大
C.较大 D.一般
E.轻微
2.按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1986),该起事故类别属于( )爆炸。
A.瓦斯 B.火药
C.其他 D.容器
E.锅炉
3.按照《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的规定,因该起事故对企业的罚款额度为( )。
A.10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 B.2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
C.50万元以上200万元以下 D.2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
E.5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
4.该起爆炸事故的起始原因可能有( )。
A.粉尘浓度超标 B.布袋除尘器产生静电
C.厂房内作业人员和设备太多 D.金属管道输送粉尘过程中产生火花
E.车间连体面积过大
5.预防粉尘爆炸的安全技术措施有( )。
A.降低粉尘浓度 B.穿防静电工作服
C.生产装置接地 D.严格执行规章制度
E.采用防爆厂房
6.下列关于亚麻粉尘的爆炸危害和后果的说法,正确的有( )。
A.粉尘浓度越大,爆炸威力越大 B.粉尘分散度越小,爆炸威力越大
C.爆炸能量与粉尘活性有关 D.爆炸能量与粉尘粒度无关
E.爆炸产生的后果与厂房结构有关
7.该起事故调查报告的内容应包括( )。
A.事故发生单位概况,事故发生经过及救援情况
B.事故发生的原因和事故性质
C.恢复生产的要求
D.事故责任的认定,对事故责任的处理建议及事故防范措施
E.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损失
第二题
2011年5月10日8时,B工程公司职工甲、乙受公司指派到C炼油厂污水处理车间疏通堵塞的污水管道。两人未到C炼油厂办理任何作业手续就来到现场开始作业。甲下到3m多深的污水井内用水桶清理油泥,乙在井口用绳索向上提。清理过程中甲发现油泥下方有一水泥块并有气体冒出,随即爬出污水井并在井口用长钢管捣烂水泥块。11时左右,当甲再次沿爬梯下到井底时,突然倒地。乙发现后立即呼救。在附近作业的B工程公司职工丙等迅速赶到现场。丙在未采取任何防护措施的情况下下井救人,刚进入井底也突然倒地。乙再次大声呼救。C炼油厂专业救援人员闻讯赶到现场,下井将甲、丙救出。甲、丙经抢救无效死亡。
事故调查人员对污水井内气体进行了检测,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19.6%、甲烷的体积分数2.7%、硫化氢质量浓度850mg/m3。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16分,每小题2分,1~3题为单选题,4~8题为多选题):
1.该起事故的性质认定为( )。
A.责任事故 B.意外事故
C.中毒窒息事故 D.突发事件
E.人身伤害事故
2.进入C炼油厂污水井内清污作业需办理( )。
A.动火作业许可证 B.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
C.管道作业许可证 D.危险化学品作业许可证
E.动土作业许可证
3.该起事故的责任单位是( )。
A.B工程公司 B.C炼油厂
C.C炼油厂污水处理车间 D.甲所在班组
E.B工程公司和 C炼油厂
4.该起事故中导致丙死亡的原因包括( )。
A.盲目施救 B.窒息
C.中毒 D.防护缺失
E.高处坠落
5.进入C炼油厂污水井内清污作业时,应佩戴的劳动防护用品包括( )。
A.安全帽 B.空气呼吸器
C.导电鞋 D.耳塞
E.防护手套
6.该起事故的间接原因包括( )。
A.作业人员教育培训不够 B.作业人员使用的清污工具存在缺陷
C.救援行为不当 D.作业人员没有佩戴劳动防护用品
E.作业人员违章作业
7.进入C炼油厂污水井内作业前需进行气体检测,通常检测的气体应包括( )。
A.可燃气体 B.有毒气体
C.氧气 D.氢气
E.二氧化碳
8.在C炼油厂污水井内作业可能发生的事故包括( )。
A.火灾 B.其他爆炸
C.淹溺 D.中毒窒息
E.机械伤害
第三题
某火炮厂发生爆炸事故,造成39人死亡,49人受伤。事故基本情况是:该火炮厂是村办集体企业,由村民陈某任厂长,实行承包经营,实际上是由陈某与村民杨某合伙生产经营。后因经营亏损,陈某向杨某提出不再合伙经营,杨某同意,并提出修改合同,在合同上明确杨某也是承包人。于是,二人找到村领导,村领导明确表态,对杨某要求经营火炮厂的要求给予否定,理由是杨某没有这方面的技术和职称,不能让其办分厂。但陈、杨二人私下商定以一个厂的名义,分成两组各自独立生产经营,自负盈亏,并在未经任何部门、任何人检查验收的情况下,将厂房分为两部分,进行生产。由于厂房分割后,空间狭小,厂房内切引、插引等危险工序与封底、封面、编序等一般工序混于同一厂棚内。当时,农忙季节已过,来厂要求干活的村民很多,陈、杨二人将主要精力放在对外业务上,陈将厂内工作安排事宜交由其妻主管,杨则将工作安排事宜交由其女负责。
这二人都是一般农家妇女,未经过专门培训学习。开始二人还简单地给新来工人强调一下火炮安全生产的一般常识,然后安排上岗,后来连简单的要求都不强调就安排工人上岗。事故发生当天,切引工龙某在工作台上垫上木板,用菜刀将引线切成小把,供插引工领去插引。因当时来做工的人较多,切好的引线不够用,龙某就用另一工人切过油蜡纸的菜刀和垫板,肩上搭着引线,在工棚内插引区来回走动,随意切引线,当龙某在工棚南段东端切引线时,发生燃烧,引起待插引火炮发生爆炸,导致事故。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22分):
1.导致这起爆炸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针对此事故,对安全隐患进行分析。
3.该火炮厂违反了我国《安全生产法》的哪些规定?
第四题
2011年3月21日15时02分,某省某县某乡一机木船在从该乡金沙江岸冒水孔开往某乡途中沉没。船上137人全部落水。经抢救脱险33人,死亡70人,失踪34人,直接经济损失达13万元。
3月21日正值某乡赶场,14时50分,该乡某村鲜某等8人,驾驶由他们集资1.12万元,私自建造的木货船从该乡金沙江岸冒水孔处载129人,香烟34箱,化肥15包,拟驶往某乡。船由鲜某担任驾驶长,在船尾负责掌舵,张某担任副驾驶长(领航员),张某、田某负责操纵机器。
船起航后沿左岸顺流而下,行走约800m进入浪区后,船首四次上浪进水,乘客慌乱,领航员张某向驾驶长鲜某大声喊叫调头靠岸,鲜某即压舵加车向左转向,准备停靠左岸,在调头中船身向右倾斜,船舱大量进水,右机被水闷熄。此时乘客更为恐惧,纷纷跳水,跳水的反作用力将已近岸的船蹬出回流区,船搭上主流区,更加失去平衡,大量江水倾注舱内,船首开始下沉。船尾部抬离水面,左机空转飞车,船完全失控。随后随急流下冲,先头后尾逐渐沉没于离起航处1000m的江中。
事故发生后,国务院领导同志非常关心和重视,作了重要指示。由交通部、该省人民政府牵头,公安部、交通部、监察部、劳动部、农业部和该省有关部门共同组成的“3·21”事故调查组,在该省政府已做了大量工作的基础上,深入事故现场进一步调查。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22分):
1.《关于报告船舶重大事故隐患的通知》将船舶重大事故隐患分为哪几类?
2.水运交通危险有害因素和隐患主要有哪些?
3.水路运输事故的类型有哪些?
第五题
某厂有机械加工车间、喷漆车间、锅炉房以及厂内油库等。机械加工车间有:加工机械7台(套),额定起重量2.5t的升降机1台,额定起重量1.5t、提升高度2m的起重机1台,叉车2台。喷漆车间有:调漆室、喷漆室、油漆临时储藏室、人员休息室等。锅炉房有2台出口水压0.4MPa(表压)、额定出水温度149℃、额定功率28MW的锅炉。厂内油库有3t的汽油储罐1个及其配套的加油设备。2011年12月3日7时30分(8时正式上班),机械加工车间起重工小李做好了起吊准备,在其他人未到场的情况下开始了吊装作业。7时45分,小陈进入机械加工车间,未走人行道进入吊装作业区,被起吊的钢件撞成重伤,小李慌忙停止吊装。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26分):
1.指出该厂可能发生爆炸的设备或场所,并说明爆炸的性质。
2.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简要说明该厂特种设备使用应遵守的安全规定。
3.指出此次事故调查组应由哪些成员构成。
4.简要写出此次事故的事故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