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1 空间设计方法
对室内空间的多种处理手法,可以归纳成以下一些类型。
1.结构空间
通过对结构外露部分的观赏,来领悟结构构思及营造技艺所形成的空间美的环境,可称为结构空间,建筑结构的现代感、科技感、真实感、力度感和安全感比起繁琐和虚假的装饰更具有震撼人心的美,如图3-1所示。
2.封闭空间
封闭空间是一种相对独立的空间,是用限定性比较高的维护实体包围起来的,具有很强的领域感、安全感和私密性。随着维护实体限定性的降低,封闭性也会相应减弱,而与周围环境的渗透性相对增加,在不影响特定的封闭机能的原则下,为了缓和因封闭造成的单调、闭塞,往往采用灯光、窗户和镜面等扩大空间感和加强空间的层次,如图3-2所示。
3.开敞空间
开敞空间是相对于封闭空间而言的一种空间形式。主要取决于是否有侧界面,侧界面的围合程度等因素。开敞空间一般用作室内外的过渡空间,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和趣味性,体现了一种开放性的心理需求。它强调了空间与周围环境的交流渗透,如图3-3所示。

图3-1 结构空间

图3-2 封闭空间
4.动态空间
动态空间引导人们从“动”的角度观察周围事物,把人们带到一个由空间和时间相结合的“第四空间”,可利用对比强烈的图案和动态的线条,使空间分割灵活且序列多变,具有一定的引导性,或者包含一些动态的元素,例如:喷泉、瀑布、花草树木、变幻的灯光和禽鸟等,如图3-4所示。

图3-3 开敞空间

图3-4 动态空间
5.静态空间
人们热衷于创造动态空间,但是仍不能排除对静态空间的需要,静态空间和动态空间正好相反。基于动静结合的生理和活动规律,静态空间依然具有重要的位置,静态空间一般来说限定性比较强,趋于封闭性,是空间序列的结果,具有私密性,如图3-5所示。
6.悬浮空间
悬浮空间是在室内空间的垂直方向的划分,采用悬吊结构构成的空间形式,因为上层空间的底界面不是依靠墙和柱子支撑,而是依靠吊杆悬浮,因此在视觉空间上给人以通透完整的感觉,并且底层空间的利用也更为灵活和自由。
7.流动空间
流动空间是把空间看作是一种生动的力量,在空间设计中,避免静止的结合,而追求连续的运动空间。空间在水平和垂直方向都采取了象征性的分隔。而且爆出最大限度的交融和连续。为了增强动感,往往借助流畅的极富动态的、有方向引导性的线型。在某些需要隔声和保持一定小气候的空间,经常采用透明度大的隔断,以保持与周围环境的通透,如图3-6所示。

图3-5 静态空间

图3-6 流动空间
8.模糊空间
模糊空间的范围没有十分完备的隔离形态,是一种超越功能和形式界限的中性空间。它是将同种类的功能融合在一个空间当中,避免用墙体进行硬性分割。在有限的空间当中创造出无限的实用功能。模糊空间可以借助各种隔断、家具、陈设、水体、照明、色彩、材质、结构构件及改变标高等因素形成,这些因素往往也会形成重点装饰。如图3-7所示。
9.共享空间
共享空间的产生是为了适应各种频繁的社会交往和丰富多彩的旅游生活需要,它往往处于大型公共活动中和交通枢纽。这类的空间保持区域界定的灵活性,含有多种更多样的空间要素和设施,使人们在精神上和物质上都有较大的挑选性,是综合性、多用途的灵活空间。共享空间经常引用大量的自然景物和观光电梯,使空间充满动感和生命力,如图3-8所示。

图3-7 模糊空间

图3-8 共享空间
10.母子空间
母子空间是对空间的二次限定,是在原空间中,用实体或象征性手法再限定出小空间的一种空间模式,如图3-9所示。这些小空间往往是因为有规律的排列而形成一种重复的韵律。它们具有一定的领域感和私密性,又与大空间有相应的沟通,是一种满足人们再大空间内各得其所、融洽相处的一种空间形式。
许多子空间往往因为有规律的排列而形成一种重复的韵律,它们既有一定的领域感和私密性,又与大空间有相当的沟通,很好的满足群体与个体在大空间中各得其所、融洽相处的一种空间类型。
由于人的意识与行为有时存在模棱两可的现象,“是”与“不是”的界限不完全是以“两极”的形式出现。于是,反映在空间中就出现一种超越绝对界限的,具有多种功能含意的,充满了复杂与矛盾的中性空间。
11.不定空间
对于不定空间,人们在注意选择的情况下,接受那些被自己当时心境和物质需要所认可的方面,使空间形式与人的意识流吻合起来,使空间的功能更为深化,从而更能充分地满足人们的需要。
12.凹入空间
凹入空间是在室内某墙面或局部凹入的空间。凹入空间受到的干扰非常少,其领域与私密性随凹入的深浅不同。可作为休息、交谈、进餐和睡眠等用途空间。凹入空间的顶棚要比大空间的顶棚低,避免破坏空间的私密性,是否设置凹入空间,要视母空间墙面结构及周围环境而定,不可勉强为之。
13.交错空间
现代的室内空间设计,已不满足于封闭规整的六面体和简单的层次划分。交错空间是通过多种功能空间之间的交错而形成的一种公共活动空间。它在水平方向上往往采用垂直维护面的交错配置,形成空间的穿插交错,在垂直方向则打破了上下对位,而创造上下交错覆盖,俯仰相望空间的特点。
14.下沉空间
室内地面局部下沉,可限定出一个范围比较明确的空间,这种空间模式称之为下沉式空间。这种空间的地面比周围的地面低,有较强的维护感。下沉的深度和阶数,要根据环境条件和使用要求而定。在高差边界可布置柜架、绿化、围栏或陈设物等。
15.外凸空间
如果凹入空间的垂直围护面是外墙,并且开较大的窗洞,便是外涂式空间了,这种空间是室内凸向室外的部分,与室外空间有着很好的融合,视野开阔。
16.迷幻空间
迷幻空间的特色是追求神秘、幽深、新奇、动荡、变幻莫测的戏剧般的空间效果,如图3-10所示。在空间造型上,有时设置不惜牺牲实用性,而利用扭曲、断裂、倒置、错位等手法,家具和陈设奇形怪状,以形式为主,不求使用。照明讲究五光十色,跳跃变幻的光影效果,在色彩上突出浓艳娇媚,线型讲究懂事,图案抽象。为了在有限的空间内创造无限的、古怪的空间感,经常运用不同角度的镜面玻璃的折射,使空间更加迷幻。

图3-9 母子空间

图3-10 迷幻空间
17.地台空间
室内地面局部抬高,抬高面的边缘划分出的空间称为地台空间。由于地面高,为众目所向,其空间性格是外向的,具有收纳性和展示性。直接把台面当坐席、床位,或在台上陈物。台下贮藏并安置各种设备,这是设备与地面结合,充分利用空间,创造新颖空间的好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