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颐卦卦象

二、颐卦卦象

1.从整体看,颐卦上艮下震,艮山震雷,“山下有雷”,寓意雷震高山之间,雨水将伴随而下以颐养山间之万物,这是物受天地颐养之正道的自然现象;换一个角度看,艮为肚腹,震为生长,颐卦又有通过肚腹消化并吸收营养以保证身体生长的需要之象;再从全卦卦形来看,酷似一张空空的大嘴,上卦艮为不动的上腭,为辅助咀嚼不动的上牙床,下卦为担负咀嚼的下腭,即下牙床,上下两阳为承牙之骨,中间四阴为上下对排整齐的牙齿;所以不管从哪方面看,都可以得出颐卦与“养”有着密切相关的联系,自然这种现象引发了古哲对“颐养之道”的重视和思考,而且最终得出“颐养之道”重在“依正”,所谓“正”,即“观颐,自求口实”。

2.从爻象上看,颐卦具备了三个特点:一是上下体动静有别,却又相辅相依。下卦震体三爻,皆重在养己,不宜之动失于正,兆凶且凶之程度依次加大;上卦艮体三爻,皆重在养他,宜止于正而利且利之程度依次加大;二是下五爻皆被上九所统摄,上九为颐卦之主爻,象征颐道之正在于至诚之至,公而无私,磊落光明;三是颐卦不以爻之相应为好坏、吉凶为判断之标准,而是以颐卦卦义——养正与否为衡量之标尺,其“养”包括了两个方面的具体内容,一是养德,一是养生(身)。

3.颐卦综卦即本身,错卦为大过,互卦为坤,这些旁通卦的暗象集合寓意着要具备坤卦一样的柔顺品德顺从于阳刚,避免阴盛而欺阳的大过卦之缺陷,才是实现颐养目标的正确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