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人书·知道与知易——《易经六十四卦阐释发微》赘语
友人书·知道与知易——《易经六十四卦阐释发微》赘语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一语三千年,百代妇孺知。
一百零二年前,梁启超先生应邀清华作题为《君子》的演讲,即以此《周易》乾、坤二卦辞,激励莘莘学子行修君子之德,担中流之砥柱,揽狂澜于既倒,发奋以图强,堪大任以国昌。自此,“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为水木清华之百年校训,开启众生,扬范易经。
“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及至每读太史公《报任安书》此句,感奋如初,怆然若悲。《周易》以《易经》名昭天下,日月同辉,历来被推崇为“众经之首”“三玄之一”“大道之源”,流传三千年,当属大不易。
一幅阴阳合抱的太极图,二鱼首尾相接,黑白分明却又黑中有白,白中有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早已成为东方文化的图腾密码。十九世纪末,大韩民国以太极图设计国旗,仰太极之大道,扬先民之智慧,实令今时今日之华夏国人感喟油然。
易学传承毁誉参半,受占卜、风水、玄学左使,“妖道”之说,万世师表孔圣人却言“洁静精微,易之教也”,并给出方法说“玩索而有得”,一个“玩”字,大有深味,然易经又岂是浅尝辄止者所能知之,奥义之涩、脉络之深、穷理之难,千古门徒无数,古人早称“闲坐小窗读周易,不知春去几多时”,足见易学不易。
庸凡如我者为例,起先治《论语》,亦谓“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随后修《道德经》,亦叹“至精至微,众妙之门”;偏偏于《周易》,经卷时在手,敬重常在心,平生虽多志,常愧诗书浅,也曾日日课,望峰每息心,一叹再三叹,至今学难成。
三千年浩渺,三百年可追,民间易学,大道通衢,丙申初夏,北派苍山九宫门第35代罗云广庆·明钦携弟子罗云天心·夏成,因磋商《易经六十四卦阐释发微》在陕出版事宜,游历西安遍访人文旧迹,结交各界达人,幸得邀约,先后两次垂听二位师傅结合世间庸常,解读易经妙道,拆字解卦,趣味丛生,相见甚欢,言谈所得,获益匪浅。
课有所勤因有契机所致,既嘱予文,何尝不是再读之机缘,面听二师之教,拜读天心师今番著作部分章节同时,逞余兴并以姑妄之志,但请架上昔年关联易经之书,南怀瑾、傅佩荣、曾仕强等先生《易经》读解著作悉数研读,虽天生驽钝,却时有心得。当然,我深知,一部大书冠如《易经》者开百代鸿蒙,绝非我辈行外之人短时激奋所能悟读一二,不过以崇敬之心管窥千古奇书,借此天生机缘,略抒怀古之心。
罗云天心,安徽宁国人氏,壬子年生人,原本从事质量管理工作二十余年,系国家注册高级质量工程师。多年“深受中国传统易学文化之感召,对儒释道三教广泛涉猎、倾心求索,折服之余,立志追根溯源,传习真知”。理工出身、体制之内,一般人自是难舍之身份,天心师却明道弘道,壬辰龙年,年交不惑,拜入民间易学北派苍山九宫门,师承第34代掌门罗云飞龙·苍燃师公及第35代罗云广庆·明钦师父,为苍山九宫门第36代传人,专业从事命理、风水及各项人生象数预测。
一部《周易》大不易,千古读经几人同?古人今人多少年,穷其一生,依旧不甚了了,知之尔尔,虽言不易,却见易学之魅力,薪火相传,前赴后继。由此感喟天心师之抉择,是一条艰难之道,虽言如是,天心师心劲足、起点高,志于此,每有得、旋分享。半月间,我遍读天心师网络博文,其勤勉智得、灵慧可嘉。
受命作此赘语,先行拜阅广庆、天心二师序文,广庆师言:“三百年中罗门子,世世代代作云梯。万国咸宁乾坤广,庆得天心及時雨。”师言诗语,寄意深长,三百年易学北派苍山九宫门之期许可见,广庆师乃辽宁大连人氏,却入师甚早,业有所成,开口博彩,谦逊非常。天心师谨遵师道,和平养无限天机,历时三载,作《易经六十四卦阐释发微》,以书之名,传闻四方,修学之志,实令感念。
曾闻“知道”之“道”,乃“道德经”之“道”,又闻“乾以易知,坤以简能”,周易之道,至真至纯,至简至易,“知易”之易,凡有多解,“易经”之“易”,乃为首解。固此“易则易知,简则简从;易知则有亲,易从则有功;有亲则可久,有功则可大,可久则贤人之德,可大则贤人之业”。
天心师“观象、知数、明理”的自序中,给出知易、识易之学思历程,即“易道广大,易而简从”“学易而知机 进取方能达”“大易精神”,特别是二节三谓,抓住机会之三要素,“善于观察”“善于联想”“适时空决策”,融通万方,令人体悟甚深。
阐释发微,乃借阐释之机,发现微妙之处,贯古通今,易学之道,著述论者浩如烟海,天心师此作,当系“适时空决策”之所成。吾世居长安地,从业报界,为当世传播之学,今番有缘在“知道识道”基础之上,借二师之启示,“知易识易”,当属幸事。
赘语如此,不堪言语,仅供读者悦读之余,提供一枚青杏而已。
张念贻 丙申暑月于故都长安青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