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角色唱腔
2025年09月10日
一、角色唱腔
花灯戏的唱腔,不是像京剧、秦腔那样的板腔形式,而是以生、旦、净、丑等角色腔调结合表现各种感情的唱腔,再加上表现特定戏剧动作的民歌小调,共同组成唱腔形式。其中角色唱腔有:文小生唱腔、武小生唱腔、须生唱腔、老生唱腔、花旦唱腔、青衣唱腔、老旦唱腔、花脸唱腔、丑角唱腔等。花灯戏唱腔的突出特点是讲究统一性,又求变化性。具体地说,就是各种唱腔乐句的结构格式极其相似(较整齐的四小节八拍的一个上句,一个下句),音调旋律的发展、规律比较统一,音乐过门比较统一,每种角色唱腔结束句中的帮腔音调也比较统一。
这种唱腔,初听起来觉得似乎过于统一、单调,但若仔细听下去,就会听出来它在统一中含有变化,通过对基本音乐语言的发展变化,来塑造各种人物形象,表现特定人物的身份年龄,思想性格及心理活动等。这样,就使花灯戏风格比较统一,各角色唱腔又都具有自己的腔调特点,能让观众不看舞台,只听唱腔,也能立即分辨出是什么样的角色在唱。
唱腔的另一个特点是各种角色在唱到最后一句时,一般都要由后台演员帮唱一句(不包括借用的民歌小调),大段唱腔在帮腔之后转其他曲调,结尾部分又必须回到帮腔。这种帮腔又称为“搂腔”,很突出,和川剧的帮腔相似,它标志着该剧种属于戏曲音乐五大声腔之中的“高腔”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