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6 水泥浆液配制
1)材料用量计算
(1)由实测法求水泥用量和加水量。
加水量和水泥用量之比称为水灰比m。
m=G1/G2
式中:G1——水的质量,kg;
G2——水泥的质量,kg。
用不同水灰比配制水泥浆液,实测其体积可列出表8-2。按表可求得配制一定体积某种水灰比的水泥浆所需的水泥及水的用量。
加水量=V·G2/V1
水泥用量=V·G1/V1
式中:V——需配制的水泥浆体积,L。
表8-2 不同浓度水泥浆实测体积

(2)用计算法求水泥量和加水量。
①先求出所需灌注的浆液体积:
V=K·(πD2/4)·H=0.785KD2 H
式中:V——该孔段所需灌注的浆液量,L;
D——灌注孔段直径,dm;
H——灌注孔段长度,dm;
K——附加系数(包括超径、漏失、地面损耗),K=1.8~2.5。
②再求配制V升水泥浆液所需水泥及水量:
水泥用量G2=V·q(kg)
加水量G1=G2·m(kg)
式中:q——配制1L水泥浆所需水泥量。
q=r2r1/(r1+mr2)
r2——水泥比重,一般取3∶1;
r1——水的比重,一般取1;
m——水灰比。
(3)为使用方便,把每米材料用量按不同情况预先计算列表,实际工作中只需查表取值、乘以灌注孔段长度即可求得水与水泥用量。见表8-3~表8-6(另一种方式是预先计算列出每袋水泥所能灌注的钻孔长度)。
表8-3 K=1.8各种口径灌注1m所需水泥及清水用量表

表8-4 K=2各种口径灌注1m所需水泥及清水用量表

表8-5 K=2.2各种口径灌注1m所需水泥及清水用量表

表8-6 K=2.4各种口径灌注1m所需水泥及清水用量表

2)配制方法
配制方法和冲洗液配制类似,有机械搅拌法、水力混合器搅拌及人工搅拌法。人工搅拌时,先将水按需用量注入专用搅拌桶或清理好的水源箱内,边加水泥边搅拌,直至均匀。如使用外加剂,固态药剂应先溶解,所用水量计算在加水量内。
3)注意事项
(1)水泥应注意保管,不能受潮,过期或硬化结块超过30%不能使用。轻微结块可将团块压碎、筛选后使用。
(2)按确定的配方配浆,不得任意改变。
(3)配浆水应洁净。
(4)外加剂的加入程序可能不同,应按规定执行,不得任意颠倒。如搅拌好水泥浆后加入外加剂溶液,应再次搅拌,使之分散均匀。
(5)水灰比的确定受气温、水泥品种、外加剂种类及加量的影响。温度有促凝作用,当水温高、水化热大时,可适当加大水灰比,反之可适当减小水灰比。
(6)氯化钙等速凝剂水化热大,使用时应先配成溶液,冷却后再加入浆液。低温条件下可提高拌合水温来加快水化反应,如使用氯化钙等水化热较高的外加剂,可不用热水。
(7)水泥有刺激性,操作时应佩戴防护用品,如口罩、风镜、橡胶手套等,尽量避免浆液接触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