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利二世家族:内讧与战争

精彩看点
亨利二世的儿子和女儿—叛乱和家庭争吵—埃莉诺王后在伦敦加冕—光彩照人的画像—王后的盛装—国王的盛装—伯蒙德西的宫殿—狂欢的场面—牛津的王宫—牛津王宫现在的面貌—很早订婚—让孩子四岁订婚的原因—代替治理—理查叛乱—埃莉诺王后开始受难—王后的斗争—被囚于温斯特彻—亨利王储的书信—亨利王储去世—懊悔—不孝子临死前的痛苦—悲恸让敌对的亲人和解—再次争吵—理查童年的婚约—杰弗里的离世令人难过—划分继承权—亨利二世的肖像—理查反对父亲的计划—腓力二世的帮助—亨利二世责备约翰—美女罗莎蒙德
英雄们的早年大都经过战争的洗礼,这里的战争指的是发生在家族不同成员间的战争。战争源自父子之间争夺家族财产和权力的斗争。亨利二世有五个儿子,在这五个儿子中,理查行三;他还有三个女儿。他拥有大量财产,其中一部分继承自父、祖,一部分是妻子埃莉诺带来的。他拥有广袤的领土,英格兰是他的王国,诺曼底是他的公国,此外,他还有其他许多领地。他是一个慷慨的父亲,很早就把其中的一些领地封给他的儿子们,但他们并不满足,而是想得到更多。一开始,亨利二世会答应他们一些不合理的要求,但他心里清楚,一味纵容只会让他们更加贪婪,所以最后他就拒绝了。结果,他的儿子们竟然结盟来对抗他。于是,叛乱、征军、战争、围攻接踵而至。王后埃莉诺也经常加入。在这些你争我夺的战争里,最惨不忍睹的就是儿子攻击自己的父亲,洗劫、烧毁父亲的城镇,围攻父亲的城堡,致使父亲的土地饿殍塞途。久而久之,丈夫要防着妻子,姐妹要防着兄弟。而理查似乎是这个家族最极端、最鲁莽的一个,他在十七岁的时候就开始发动叛乱,反对父亲。这些战争打打停停,持续了很多年。每次,亨利二世刚和儿子们和解,没想到的是,他的儿子们很快就又打了起来。就像他们的大哥亨利王储说的,如果在他们兄弟之间,还有可能达成一致的事情的话,那肯定就是一起发动战争,攻打他们的父亲。

亨利二世与埃莉诺王后
亨利二世和王后埃莉诺的关系,与他和儿子们的关系比起来,也好不到哪里去。从埃莉诺和亨利二世结婚开始,她的未来就确定了。尽管民间对埃莉诺的品行有些诟病,但英格兰人民还是非常拥护她为王后的。当埃莉诺的加冕典礼举行的时候,他们通过盛大的游行向她表示祝贺。在加冕典礼上,埃莉诺的着装格外引人注目,一方面是因为她迷人的风采,一方面是因为她的服装风格具有无穷魅力的东方韵味。服装是她从东方的安条克公国带到伦敦来的,包括丝绸锦缎制成的外套和围巾,缀着珠宝的紧身衣,可以缝在领口和衣袖上的各种饰品以及漂亮的面纱等。它们在君士坦丁堡制成,流行于东方。当王后穿着它们出现时,大家赞不绝口。在这些衣服的衬托下,王后光彩照人。在场的画师为她画了像。后来,这些画像作为插图放入了书里,现在一翻那时的书就能看到。一本书中的主人公被绘成插图,是当时出版界非常流行的做法。这些插图色彩鲜艳、惟妙惟肖。加之当时的书都是纯手工制作,所以显得高贵而典雅。埃莉诺的一些画像保存至今,从而使我们有机会一睹她在加冕典礼上身穿东方服装的风采。画像中的埃莉诺戴着精美的头饰,头饰上镶着一圈璀璨的宝石。她穿着袖子很窄的礼服,礼服上布满了密密的褶子。胸前的领口上也镶着一圈宝石。礼服的外面还套了一件优雅的连衣裙,裙边上缀着绒毛。连衣裙的袖子很宽松,袖边上缝着貂皮。我们甚至能看到下面礼服的窄袖。她头上披着长长的、漂亮的薄纱。国王的服装同样华贵。所有参加加冕典礼的主教、高官也都身穿盛装。此刻,整个伦敦洋溢着欢乐,王后也感到无比自豪、振奋。
加冕典礼过后,国王将伯蒙德西宫赐给了埃莉诺。该宫殿距伦敦很近,坐北朝南,里面有高大的建筑、五彩斑斓的花园和风景宜人的庭院。这座宫殿建在一座地势较高的山上。站在这里,你会发现整个伦敦的美景尽收眼底。

在伯蒙德西宫,埃莉诺过上了养尊处优的生活。除了伯蒙德西宫,她还有好几所宫殿,所以她经常在不同宫殿换着住。为了让自己的生活丰富有趣,她想出了很多主意,比如演喜剧、玩游戏、办宴会以及举行各种庆典。于是,王宫时时充斥着热闹,处处洋溢着欢乐。国王有时也会参加。一位史学家细致地描述了国王赶往王后的宫殿去参加活动的场面:“某个清晨,国王要去参加王后举办的宴会了。随行的人跑来跑去,好像丢了魂似的。车队里马撞马,车碰车,一片混乱。国王带去给王后捧场的人有演员、赌徒、厨子、捏糖人的手艺人、莫里斯舞女、理发师和高级妓女,他们兴奋地呼来喊去,跑来窜去。现场聒噪得简直令人无法忍受。现在你大约可以想像到王宫里的人生活在怎样的环境里了。”
埃莉诺加冕为英格兰王后过了大约三年,理查出生了;之后她就一直住在一座位于牛津的宫殿里。该宫殿现在几近坍塌了。一部分尚算完好的房间用作教养院。理查出生的那个房间的屋顶已经破烂不堪,所以不适合人住。除了壁炉斑驳的遗迹,房间里什么都没留下。别看这个房间摇摇欲坠了,但它对英格兰人民的吸引力却不减当年。人们络绎不绝地来这里参观,一睹英格兰大英雄的出生之地。人们景仰的是他那大无畏的精神,而不是他那鲁莽、偏执而极端的性格。

孩提时的理查经历的第一件要事竟然是他的婚事。不到四岁他就订婚了。他的未婚妻是法王路易七世的女儿,名叫爱丽丝。其实,理查的婚事是父亲亨利二世与法王路易七世和谈的结果,路易七世的另一个女儿,也就是爱丽丝的姐姐玛格丽特公主,也是因为和谈嫁给了理查的哥哥亨利王储。理查订婚表明英王与法王正式履行了当初的约定,所以订婚仪式办得格外隆重。
当初,谈判玛格丽特公主的婚事时,亨利二世与路易七世在嫁妆一事上产生了尖锐的分歧。亨利二世嫌嫁妆太少,就跟路易七世争吵不休。最后,路易七世被迫作出让步,增加一个省作为玛格丽特公主的嫁妆。我们不难发现,亨利二世之所以同意与法国联姻,主要是因为他打了一个如意算盘,那就是虽然法国的公主尚未成年,但她们丰厚的嫁妆终有一日会成为他的囊中之物。按照当时的惯例,这些嫁妆的所有权永远属于公主和她们的丈夫,但如果离婚,那么公主有权带走自己的嫁妆。如果公主与王子订了婚,但尚未到结婚的年龄,那么王子的父亲可以作为他们的监护人暂时“保管”公主的嫁妆。我们知道,公主的嫁妆其实主要是她们的国王父亲赐给她们的封地,所以这就意味着她们未来的公公可以暂时统治这些领地。对于亨利二世而言,他就是这两位法国公主未来的公公,所以可以暂时统治她们的封地。毫无疑问,这从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他的领土。

玛格丽特公主

亨利王储
于是,亨利二世的领土就变得更大了。他从自己的父亲那里继承了诺曼底,并且在成为英格兰国王之前就统治着那里。娶了埃莉诺之后,跟埃莉诺一起成了位于法国南部的阿基坦公国的统治者,这就等于他又获得了一片领土。他成为英格兰国王之后,实力大增。这时,随着他的未成年儿子们的婚事谈妥,他又获得了许多领地,尽管他是代儿子和儿媳管理的。这些领地散布各地,所以他就将妻儿派去,由他们负责治理。当然,他仍然是这些领地的最高统治者,他们接受他的领导,获准在自己的领地上兴建宫殿。然而,随着孩子们渐渐长大,他们越来越想摆脱父亲的约束,而王后埃莉诺既比亨利二世年长许多,治国理政的经验又比他丰富,所以就更不愿服从亨利二世的统治。于是,家族纷争就出现了,进而叛乱爆发了,这在本章开头就交代了。就像前面说的,理查也叛乱了,当时他大约十七岁。
期间,只要王子们发现自己的军队不敌父亲的军队,他们就会去巴黎向路易七世求援。路易七世乐见亨利二世家族纷争不断,所以他非常愿意派军队支援那些被打得狼狈不堪的王子们。
其实,埃莉诺对这些纷争很头疼。除此之外,还有一件事令她烦恼,那就是他的丈夫迷恋上了一个跟他年龄相仿的美女,她的名字是罗莎蒙德。她在历史上被称为“美女罗莎蒙德”,我在下一章会详细讲述她的故事。这里有必要说的是,随着丈夫对罗莎蒙德感情的加深,埃莉诺变得越来越心烦意乱了。也许她无权去抱怨,因为她利用自己的权力做了许多令他们夫妻感情疏远的事,比如跟别人搞暧昧以及其他水性杨花的行为。后来,她在阿基坦公国的首都波尔多听到谣言,说亨利二世打算和她离婚,然后和罗莎蒙德光明正大地结婚。于是,她决定回到前夫路易七世的身边。然而,阿基坦公国分布着许多驻有亨利二世军队的城堡,她担心驻军一旦获知她的打算,就会用武力阻止她。于是,她女扮男装,并成功地离开了波尔多,但很快就被驻军发觉了。驻军的长官立即派出军队追她,而且没过多久就追上了,然后将她带了回去。驻军对她十分粗鲁,把她关了起来。亨利二世来阿基坦公国后,得知她打算回到路易七世身边,勃然大怒,因为路易七世是他最大的情敌。于是,他派人严密监视埃莉诺,以防她再次逃跑。埃莉诺的自由受到限制,这让她觉得自己像个囚犯。

美女罗莎蒙德
这时,亨利二世和他的一个儿媳发生了争吵,于是就把她也囚禁起来。过了不久,他带着这两个“囚犯”回到了英格兰。又过了一段时间,他将埃莉诺送到了温彻斯特的一处宫殿软禁起来,而且一关就是十六年。这十六年正是亨利二世和他的儿子们斗争最激烈的时期。
到了1182年,亨利二世正和儿子们激战。有消息传来说他的长子亨利王储病危,希望能见父亲一面。亨利二世听到消息后不知所措。他的军师建议他不要去,说这不过是亨利王储骗他的计谋,如果去了,就会遭到软禁。于是,亨利二世决定不去,但他还是担心长子。他派大主教为信使给亨利王储送去一枚戒指,说这枚戒指既代表父爱,也代表一个父亲对他的原谅。不久,另一个信使告诉他亨利王储已经去世了。亨利二世闻讯悲痛不已,亨利王储忤逆不孝的行为已经从他的记忆中消失了,留在他记忆中的是亨利王储是他的爱子。他难过得心快要碎了。而亨利王储临终前在病榻上一想到自己对父亲犯下的罪过,就懊悔不已。他希望父亲来见他最后一面。大主教带着戒指及时赶到亨利王储那里。他将戒指放到唇边,接着感谢了上帝,然后他泪如雨下,悲伤难禁。弥留之际,他陷入深深的懊悔之中,所以情绪变得十分可怕。神父们为了让他获得平静,就围在他的床边不停地宽慰他,但无济于事。最后,为了从痛苦的深渊里解脱,他命令他们用绳子勒住他,把他从床上拽下来,然后把他拖到房间里的一堆灰里。他说像他这样的恶棍只配死在那里。
所有忤逆不孝的孩子在即将离世的时候,都会反省对父母所做的不孝之举,都会觉得愧对父母。而随着亲人的去世,其他一直敌对不和的亲人往往会达成相互谅解。这种情况的影响力不可小觑。万事如意的时候,夫妻有时会反目成仇,但遇到磨难和痛苦时,他们却会冰释前嫌,和衷共济。亨利王储去世后,亨利二世和埃莉诺实现了和解。虽然亨利王储做过许多大逆不道的事,但父母对他的爱却没有减少,所以他们非常痛苦。亨利二世原谅了埃莉诺对他的所有冒犯与不敬,不管这些冒犯与不敬是真的还是莫须有。
“现在,我们亲爱的儿子已经去世了,”亨利二世说,“我们也不要吵架了。”接着,埃莉诺获得了自由,王后的头衔也随之恢复了。然而,这样的日子过了不到一年,他们又反目了,并且像之前一样激烈。于是,亨利二世再次软禁了埃莉诺。他和理查也发生了激烈的争吵,原因与爱丽丝公主有关。理查和爱丽丝在童年时订了婚,现在他们已届婚龄,理应正式履行婚约,但亨利二世就是不同意他们完婚。
有人猜测,亨利二世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想继续做理查的监护人,从而尽可能久地霸占爱丽丝的嫁妆。这种猜测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但如果你知道了理查的想法,你肯定会吃惊。理查认为他的父亲爱上了爱丽丝,所以根本就没打算让他娶爱丽丝。于是,新的矛盾出现了,亨利二世和理查的关系比以前更糟糕了。最后,理查三十岁了,他的未婚妻二十六岁了,但他的父亲还是不同意他们完婚,同时也不允许理查另娶。
就在这时,理查的一个弟弟杰弗里在一次骑马比赛中意外死亡。他骑着骏马,遥遥领先,但不幸突然发生了,他从马上摔了下来,接着被后面飞奔而来的马踩死了。现在,亨利二世就剩下理查和约翰两个儿子了。理查年长,理应继承王位。但亨利二世不想让理查一人继承自己的全部领地,而是打算将自己的领地分给两个儿子。具体计划是这样的,他准备把大陆上的领地赐给理查,而让自己偏爱的小儿子约翰继承英格兰的王位。同时,为了顺利实现自己的计划,他打算让约翰立刻即位。
亨利二世的计划遭到理查的坚决反对。这时,法王路易七世已经驾崩,继位的是他的儿子、爱丽丝的弟弟腓力二世。为了获得腓力二世的支持,理查来到了巴黎。他把自己的处境告诉了腓力二世,并说:“我已经与你的姐姐爱丽丝订婚了,但是我的父亲阻止我娶她。我希望你帮我夺回属于我跟你姐姐的权力。”

骑在马上的杰弗里
腓力二世跟他的父亲路易七世一样,特别喜欢干涉亨利家族的矛盾。于是他对理查的请求欣然表示赞同。与此同时,理查则想方设法引诱约翰叛乱,并且取得了成功。
当亨利二世得知自己偏爱的小儿子约翰背叛他的时候,他又痛又怨又气。于是,他就开始诅咒自己的小儿子。制作了一个刻有雏鹰将母鹰的眼珠啄出来的画的徽章,然后派人送给约翰。他这是在骂约翰忤逆不孝。
总之,理查长大后,面对父亲、母亲和兄弟们之间无休止的争吵,他非常痛苦。其实,他的母亲埃莉诺也有一桩莫大的伤心事,那就是亨利二世和罗莎蒙德的恋情。关于这段恋情的始末,我会在下一章中讲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