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瓦拉公主贝莲加

第九章 纳瓦拉公主贝莲加

精彩看点

理查与爱丽丝的婚姻障碍重重—理查与贝莲加公主初次见面—贝莲加的才艺双绝—埃莉诺王后前去向智者桑丘提亲—贝莲加接受提亲—贝莲加与乔安娜在布林迪西—贝莲加与乔安娜的友谊—坦克雷德收到腓力二世的一封信—理查一世对信的看法—决斗的风俗—理查一世因信指责腓力二世—腓力二世的反应—理查一世和腓力二世达成和解—再次登船出征—筹备婚礼—婚礼推迟的原因—骑士们发誓攻打阿克城—理查一世送给坦克雷德的礼物

理查一世在西西里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冬天。在那里,他与纳瓦拉公主贝莲加有了新的婚约。这次婚约的情形有些特别。

读者们应该记得,理查小时候与法国未成年的公主爱丽丝有过婚约。他的父亲亨利二世为他订下了这貌似无足轻重的婚约,目的是化解与法王路易七世的矛盾。此外,他还想将这位年轻公主的嫁妆据为己有。爱丽丝的嫁妆包括各种城堡和庄园,这些很快就落到亨利二世手中。亨利二世只要活着,就会一直占有这些城堡和庄园,而且它们所产生的租金或税收也会一直供他挥霍。后来,理查到娶妻的年龄了,但亨利二世却阻挠他与爱丽丝完婚。就这样,父子反目,矛盾尖锐,这些内容在前面已经讲过。很多人猜测,亨利二世可能已经爱上爱丽丝了,所以他下定决心不让理查娶她。理查愿意相信或者假装相信这才是实情。他非常愤怒。他认为,既然父亲这样对待他,那么他发动针对父亲的战争和叛乱就是合情合理的。此外,很多人认为理查根本就不想娶爱丽丝,他只是想找个理由,把他大逆不道的责任推到他父亲身上而已,这个理由恰恰就是父亲阻挠他和爱丽丝公主完婚。

亨利二世驾崩后,虽然再也没有什么可以阻挡他娶爱丽丝了,但他仍然没有娶爱丽丝的意思。这时,爱丽丝的父亲路易七世也驾崩了。现在的法王腓力二世既是理查一世的盟友,也是爱丽丝的弟弟。腓力二世不时催理查一世完婚,但理查一世总是找各种理由一拖再拖。随着理查一世远征圣地,婚事就此搁置。

现在,理查一世之所以不愿娶爱丽丝,是因为在父亲阻挠爱丽丝嫁给他那些年认识并爱上了一位公主,她就是纳瓦拉的贝莲加。几年前,理查与贝莲加初相识。当时他的父亲尚在人世,他和母亲正在阿基坦。纳瓦拉举办了一场盛大的赛事,理查也来参加了,并第一次见到贝莲加。那是他和贝莲加第一次见面。虽然他们两家是旧相识,但在这场赛事举办前理查从未见过贝莲加。不过,理查打小就跟贝莲加的一位兄弟很熟,而且他们的友谊非常深厚。贝莲加之父是纳瓦拉国王智者桑丘。智者桑丘是理查之母埃莉诺的老友。上面讲过,埃莉诺和他的丈夫关系不睦、争吵不断。多年以来,智者桑丘对她帮助甚多。尽管如此,在贝莲加长大成人前,理查与她素未谋面。

纳瓦拉的贝莲加

纳瓦拉国王智者桑丘

据说,贝莲加才貌双绝,所以理查很想见她。她擅音乐,长于赋诗,而理查一向酷爱这些艺术,尤其是行吟诗人的吟唱。在理查一世那个时代,只要举办宴会或赛事,就少不了行吟诗人的表演,这是娱乐活动非常重要的环节。

理查对贝莲加一见倾心。但他与爱丽丝已经有婚约在先,所以他不能娶贝莲加。如果他抛弃爱丽丝,与贝莲加订婚,那么他和他的母亲以及贝莲加的整个家族,将与法王和自己的父亲爆发激烈的冲突,而法王正是爱丽丝的父亲。当时,他不过是一位王子,受到父亲的控制,所以承受不起可想而知的严重后果。因此,他虽然暗地里苦恋贝莲加,但不敢公开自己的念想。不过,他彻底打消了娶爱丽丝的念头。

最后,他的父亲亨利二世驾崩了,他登基成为英格兰国王。现在,他已经大权在握了,能为自己的婚姻做主了。这时,爱丽丝的父亲路易七世也驾崩了,现在的法王是他的弟弟腓力二世。父亲对女儿的婚事,当然比弟弟对姐姐的婚事更用心。现在形势改变了,理查一世决定解除与爱丽丝的婚约,娶贝莲加为妻。当时,他正在英格兰为十字军东征做准备。大军快要开拔时,他请母亲埃莉诺去纳瓦拉,向纳瓦拉国王,也就是贝莲加的父亲智者桑丘提亲。然而,他没有把实情告诉腓力二世。他和腓力二世已经结盟。他不想因这件事破坏他们的结盟,从而打乱十字军东征的准备工作。因此,在埃莉诺赴纳瓦拉代他求娶贝莲加期间,他在英格兰和诺曼底继续推进与腓力二世一起东征的准备工作,就好像与爱丽丝的婚约完好如初似的。

埃莉诺“不辱使命”。贝莲加的父亲桑丘对女儿与诺曼底公爵兼英格兰国王理查一世这对天作之合,非常满意。贝莲加也欣然同意。埃莉诺说,理查一世要率大军东征,所以不能亲自来迎娶新娘,但他会在墨西拿停留。于是,她提议护送贝莲加去墨西拿与理查一世会合。

贝莲加热情似火,气质浪漫,埃莉诺的提议正合她的意。她立刻就同意了。由埃莉诺护送女儿,智者桑丘自然乐意。就这样,两位女士与一群男爵、骑士以及侍从一起出发了。他们翻比利牛斯山,穿法国,越阿尔卑斯山,进入意大利。后来,她们走陆路沿意大利海岸南下,而理查一世当初走的是水路。最后,她们到达意大利海滨城市布林迪西。布林迪西离墨西拿不远。她们在这里停留,派人给理查一世捎话,说她们已经到了。

埃莉诺认为,贝莲加和理查一世的婚事尚未公开,如果贝莲加再往前,就不成体统了。事实上,理查一世和爱丽丝的婚约名义上是有效的。他擅改婚约之事只要让腓力二世获悉,腓力二世定会发难。

埃莉诺说,她不能在意大利待了,必须尽快返回诺曼底,等理查一世大婚是不能够了。与贝莲加分别之际,她嘱咐乔安娜照顾贝莲加。乔安娜是她的女儿,所以由乔安娜照顾贝莲加再好不过了。很快,乔安娜就与贝莲加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出则同游,入则同食,其乐融融。有这样一个年轻、漂亮、高贵的女士作伴,乔安娜真是开心极了。有这样一个善良的女士照顾,贝莲加真是欢喜极了。乔安娜久居西西里,非常了解这里的风土人情。这里对贝莲加而言就是一个崭新的世界,她见所未见,闻所未闻,就好奇地问这问那,而乔安娜就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两位女士在意大利过着隐士般的生活。她们那么要好,甚至感染了当时的一位作家。他创作了一首专写她们的民谣,并把她们比作是笼中的一对鸟。写到埃莉诺时,他用古雅的英语说:

埃莉诺有负理查之托,

乔安娜王后搂着亲爱的贝莲加,

她们就像是笼中的一对白鸽。

贝莲加到达布林迪西时,春天到了。东征的舰队要起航了。虽然腓力二世对理查一世的新婚事仍然毫不知情,但理查一世知道已经瞒不下去了,和盘托出的时候到了。虽然腓力二世已经预感到有什么地方不对劲,但仍然不明就里。他起了疑心,起了警觉,生了戒备,最后他们生了嫌隙,一场危机突然爆发。

事情好像是这样的,一次,在理查一世拜访西西里国王坦克雷德时,坦克雷德给他看了一封信,信是法王腓力二世写的。在信中,腓力二世—如果信当真是腓力二世写的—努力激起坦克雷德对理查一世的敌意。根据上一章内容,我们知道当时坦克雷德和理查一世刚刚达成协议。信中说理查一世是个奸诈之人,不值得信赖,说他根本无意要遵守协议,而是在谋划侵犯坦克雷德的王权。在信的最后,腓力二世提出愿意帮助坦克雷德将理查一世赶出西西里岛。

理查一世看完信后气急败坏,就用最狠毒的语言谩骂起来。过了一会儿,他又看了看那封信。重读时,他开始认真思考信的内容。他宣布他不相信信是腓力二世写的。他认为,这封信是坦克雷德的计谋,想让他和自己的盟友腓力二世反目成仇。坦克雷德信誓旦旦地说,信就是腓力二世写的,而且信是腓力二世的一名宠臣勃艮第公爵送来的。

“你可以问问勃艮第公爵。”坦克雷德说,“如果他否认,我将向他挑战,让他跟我的一位男爵决斗。”

当时,决斗的双方应具有同样的社会等级,所以,一国的君主如果和他国的贵族有争吵,就只能派自己具有同样社会等级的贵族代表他出战决斗。然而,为了维护君主的利益,提议派人冒生命危险去决斗,这对被派去的个人是没任何好处的。因此,这种提议也向我们揭示了骑士时代令人费解的理念。

理查一世并没有去问勃艮第公爵事情的原委,而是找了一个合适的机会把这封坦克雷德给他看的信拿给了腓力二世。两位国王平常见面时常常会发生争执,这次也不例外。理查一世指责腓力二世。腓力二世说信是伪造的,不但否认信是自己所写,而且认为信是理查一世写的。

“你想尽各种办法找借口和我争吵,”腓力二世说,“这是你惯用的伎俩之一。我知道你目的何在。你想找某种借口解除和我姐姐的婚约。你曾庄严地发誓一定会娶她为妻。但在这一点上,你要明白,如果你抛弃我姐姐娶了别人,只要你活着,我就是你最坚决的死敌。”

这番话激怒了理查一世。此事迅速激化为一场危机。理查一世向腓力二世申明绝不会娶他的姐姐。

理查一世说:“我父亲多年来一直把我和你姐姐爱丽丝分开是因为他自己爱爱丽丝,而她也回应了他的爱。什么都不会在我和她之间发生。现在我就向你证明我所言句句是真。”

于是,理查一世搬出了所谓的证据来证明爱丽丝和他的父亲之间存在暧昧关系。关于这些证据是否确凿,其真实性无人知晓。然而,深深刺伤了腓力二世。正如当时一位作家所说,理查一世的揭露“像一根钉子直扎腓力二世的心脏”。

过了一段时间,两位国王再次妥协、和解。于是,争端解决了。腓力二世同意不再追究理查一世悔婚,前提是理查一世要向腓力二世支付一定数目的补偿金,每年支付2000马克[1],共支付5年。此外,爱丽丝童年与理查缔结婚约时,作为嫁妆送给理查一世父亲的城堡和庄园都要归还。协议达成后,理查一世可以娶任何人。

最终,双方签署了协议,并且极其庄严地发了誓。

理查一世似乎仍无意把贝莲加从她的住处接过来,因为如果这样腓力二世马上就会知道他打算娶另一个女人的计划已经到了怎样的地步。于是,他决定等腓力二世启程东征后再把与贝莲加结婚的消息公之于众。事实上,腓力二世的舰队和军备不及理查一世,所以一直打算早些出征。于是,理查一世就全力协助同盟腓力二世,好让他快点儿出发,从而去迎接自己的新娘,举行婚礼了。

腓力二世(左)与理查一世(右)

理查一世原本可以不必隐瞒与贝莲加结婚的打算,因为根据双方签署协议,他有选择自己的新娘的自由。然而,腓力二世如果知道了这桩婚事,未必就能欣然接受,或者对腓力二世而言,出席理查一世的婚礼也许会非常尴尬。因此,出于种种考虑,理查一世决定将婚礼推迟到腓力二世走后。

腓力二世在3月底出海远征。理查一世从自己的舰队里挑选了几艘极好的桨帆船以及几名出色的骑士和男爵送给腓力二世。腓力二世离港时,理查一世一直陪着,和他一起穿过墨西拿海峡。号角响起,旗帜飞扬。腓力二世的舰队刚一驶入大海,理查一世就乘上自己的桨帆船折返。不过,他并没有返回墨西拿,而是全速驶向意大利的一个港口,贝莲加和乔安娜就住在那儿。她们翘首以盼。理查一世接她们二人登上了早就为她们准备好的、装饰考究的桨帆船,然后带她们回了墨西拿。

这时,理查一世本可以立即举行婚礼,但适逢斋月。按照当时的宗教理念,在斋戒期间,举办诸如婚礼这样的喜事是对禁食季的亵渎。况且理查一世将出征推迟到斋月结束也不好。他确实是该出发了,因为腓力二世已经率领法军出发了。在这种情况下,理查一世决定推迟婚期,等到达下一个目的地后再举行婚礼。

贝莲加对此表示同意。理查一世安排她随远征军一起出发。按照计划,下一个目的地是罗兹岛。在罗兹岛登陆后,他们就举行婚礼。

腓力二世登船东征

在当时的情况下,贝莲加和理查一世同乘一艘船有点儿欠妥。于是,理查一世专门为贝莲加准备了一艘结实而漂亮的船。乔安娜陪贝莲加同乘一艘船。该船由勇敢而信仰坚定的骑士特汉姆·斯蒂芬负责,而两位公主也由他照料。

理查一世虽然没有举行婚礼,但在出征前办了一场盛大的仪式来庆祝他和贝莲加订婚。仪式进行过程中,一支由24名骑士组成的编队庄严地宣誓—抵达圣地时会爬上阿克的城墙。阿克是敌人最重要、防守最严密的要塞,也是他们进攻的首要目标。

离开墨西拿前,理查一世将一把古剑送给了坦克雷德作为告别的礼物。他说,剑是他父亲在一座几百年前的古墓中发现的,古墓里埋葬着英格兰一位著名的骑士。

【注释】

[1]当时的货币单位。—译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