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传统村落田野调查·龙宫村》简介
《宁波传统村落田野调查·龙宫村》这本书是由.陈东贤编著创作的,《宁波传统村落田野调查·龙宫村》共有70章节
1
《宁波传统村落田野调查》编委会
总顾问 冯骥才 名誉主任 郁伟年 主 任 杨 劲 王晓勇 副主任 施孝峰 周静书 方飞龙 邵方毅 委 员 邵 斌 王亦建 刘尚才 张 琳 童银...
2
序
周静书 中国传统村落,是中华民族一份宝贵的文化财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体现。2012 年,在冯骥才先生的倡导下,国务院决定推进传统村落的保护,由住建部等部...
3
目录
目 录 《宁波传统村落田野调查》编委会 序 调查实录 中国传统村落立档调查(文字)归档表 一 村落风貌 (一)地理位置 (二)历史沿革 (三)民居布局 二 自然...
4
调查实录
...
5
中国传统村落立档调查(文字)归档表
村落名称:龙宫村 所属省市乡(镇):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深甽镇 名录批次:第二批 名录之外:第六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第五批浙江省历史文化名村 调查时间:2016 ...
6
一 村落风貌
...
7
(一)地理位置
龙宫村位于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西北部,毗邻新昌、奉化和天台三界交会处,东临岭下、双湖,南涉西溪、双峰,西接马岙、大洋,北依白岩、双坑。属深甽镇辖区,距宁海县城区约...
8
(二)历史沿革
龙宫建村已有千余年历史,村以其独特的生态环境龙山、龙溪、龙潭而得名。据《龙溪陈氏宗谱》记载,最早的龙宫有几种叫法:一曰灵公,相传当地有神龙现身。二曰窦溪或龙溪,...
9
(三)民居布局
1.村域环境 龙宫村村域面积广阔,近30 平方千米,山林面积约17600 亩。从空中俯视,村落由“宁海第一尖”、大虎尖、小虎尖、细尖陡岗与冰岩岗等“四尖一岗”五...
10
二 自然生态
龙宫是一个山域广阔,自然资源得天独厚的传统村落。村域面积近30 平方千米,山林面积约17600 亩。东到山隍岭外石城,直至国十二山脚、冰岩岗;南至鹿颈峧东、高坑...
11
(一)山水特色
龙宫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以“山青、水绿、潭多、洞奇、岩秀、景幽”而著称。龙宫生态沟,又称龙宫大峡谷,其溪谷林中多泄、潭、岩、峰、流、洞等,无一户人家、无...
12
(二)古树名木
龙宫村四季分明,气候温和湿润,千百年来孕育着优美的生态环境,山上的植被以灌木为主,林木茂盛,留下了不少的古树名木。村前山大道地原有大苦槠树4 至6 株,“文革”...
13
(三)植物资源
龙宫村位于浙江宁海西北部,在全国植被区划中位于东部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北亚带,浙闽山丘甜槠、木荷林植被区。龙宫山水资源得天独厚,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天然植被多为残存的...
14
(四)动物资源
龙宫村山清水秀,茂林修竹,野生动物资源丰富,类属具有山区特点。 兽类主要有云豹、花面狸、蝙蝠、野猪、野兔、松鼠、鼷鹿、小麂、穿山甲、黄鼬等。 鸟类主要有鸢、小隼...
15
三 生产生活
龙宫村的生产生活方式呈现出江南山区的特色,本章涉及农业种植、林业特产、畜牧养殖业、教育与文化生活等方面。...
16
(一)农业种植
龙宫村域属江南丘陵地形地貌,山多地少,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历代先祖辛勤劳动,在村东、西、北方向的山坡开辟荒地,筑起了层层梯田。山脚下有较平坦的田畈,于后...
17
(二)林业特产
龙宫村村民经济来源主要是自然资源与传统手工艺。林业特产主要有木材、枝柴、薪炭、毛竹、竹笋、茶叶、油茶、桃、梨、苗木等。其中苗木主要有香樟、桂花树、红豆杉、银杏、...
18
(三)畜牧养殖业
龙宫村地处山区,早时,每户至少养有一头猪以及一些家禽。畜牧业主要是养牛,生产队体制时,集体建有牛房,集体饲养牛,每个生产队至少养十几头牛,用于农业耕作。20 世...
19
(四)教育与文化生活
1.百年义学 龙宫村自古至今重视兴教育人,有400 余年的办学历史。宋代时,陈孺文秉承东汉时胡公满之四十三世孙陈寔之遗风,重视义学,为陈氏后人树立了榜样。 清初...
20
(五)“众家”、家训、排行
1.陈氏“众家” 民国时期,龙宫村有一个集体经济机构叫作“众家”。当时负责“众家”事务的人叫陈启堂。他为人正直善良,凡事以“义”理来对待,对触犯“众家”利益的事...
21
四 物质文化遗产
...
22
(一)民居建筑
龙宫村传统民居建筑,与江南大多数村落一样。古时民宅只求能遮蔽风雨,素来简陋。不少民宅都是就近取材,居民大多住茅屋或泥墙矮屋。茅屋用材简陋,以木竹结架,稻草盖顶,...
23
(二)匾、石碑、寺庙、宗祠
龙宫村曾有桥棚边的“贞节坊”、陈氏宗祠西的“节孝坊”和陈氏宗祠东的“百世坊”三处牌坊,现无一遗存。现有保存完好的有年款的匾13 块、石碑6 块、寺庙5 处、宗祠...
24
(三)古桥、古井、古道
1.古 桥 龙宫村地处山岙,沟谷纵横,溪流交错,桥甚多,村里原先拱桥、石板平桥就有20 多座,现尚存的主要古桥有: 龙溪桥 位于大庵坑,又名柏树岭脚桥。明永乐年...
25
(四)其他古迹
“祭母石”遗迹 龙宫原文昌阁后有“祭母石”。相传,祖公睿玉雍正年间在京为官,得知母故回村,每日跪石祭母,共七七四十九天。此石曾作为文昌阁(村学堂)教育的遗迹。孝...
26
五 非物质文化遗产
...
27
(一)工艺技艺
龙宫村虽然地处偏僻山区,但是早时手工艺的门类比较齐全,从事这些手艺的主要有纸匠、木匠、竹匠、漆匠、石匠、泥水匠等,这些工匠大部分年事已高,新一代学手工艺的也不多...
28
(二)民俗风情
1.传统节日 春节习俗 正月初一为春节,早上,村民入门,先喝米胖糖茶、桂圆红枣茶等,预示农历新年甜甜蜜蜜。 正月初一早晨各户有贴“开门大吉”红纸的习俗,大人小孩...
29
(三)民间文学
民间文学是指人民群众口头创作、口头流传,并不断地集体修改、加工的文学,包括神话、民间传说、民间故事、歌谣、长篇叙事诗以及小戏、说唱文学、谚语、谜语等民间作品。龙...
30
(四)宗谱、典籍、出版物
1.修谱简史、文本状况 宋理宗嘉熙三年(1239)国子监学正文奎公开创龙宫陈氏谱系。次年,左丞相郑清之、宋理宗淳祐三年(1243)进士(翰林院学士)舒璘续修宗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