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繁荣的支柱
知识导读
千百年来,陶瓷产业几乎是景德镇唯一的支柱产业。它不仅满足了这个城市几十万人的生活需要,更给城市带来了繁荣和富足。这当中有什么奥秘吗?
瓷娃说故事
说到景德镇的繁荣由什么支撑,瓷娃拍拍胸口,大声地说:“这还用问,就是我们陶瓷家族啊!”乐乐对此自然不能反驳,但依然奇怪:仅仅一个陶瓷产业就能为景德镇带来千百年的繁荣,这会不会太夸张了?
当然不夸张。
自古以来,景德镇就以盛产陶瓷著称。明清时期,景德镇与汉口镇、佛山镇、朱仙镇并列为全国四大名镇。在四大名镇中,只有景德镇在政治、地理上都不占优势,仅靠制瓷业而扬名。凭借发达的制瓷手工业,明清时期的景德镇富甲一方,能够同苏、杭二州相媲美。这正如英国人李约瑟所说的:“景德镇是全世界最早的工业城市,在西方工业革命之前,景德镇陶瓷产业已成为世界性的大产业。”
制瓷是一门需要分工协作的技术活,每一项工序都要求有专业的人员操作,这样才能制作出最完美的瓷器。比如,明代御窑厂除了制瓷的大碗作、盘作、碟作、画作之外,还有大木作、小木作、船木作、铁作、竹作、漆作、索作、桶作等23作,这些工种都共同为陶瓷制作服务。瓷业兴,百业兴。历史上,除了坯房、窑场,景德镇还有白土行、釉果行、窑柴行、挛窑店、匣钵厂、坯刀店、毛笔店、颜料店等,众多的辅助行业和制瓷业一起构成了景德镇庞大、繁杂而完备的手工制瓷产业体系。

▲景德镇草鞋码头
瓷娃告诉乐乐:“我给你说一个最典型的例子,你就能明白古代景德镇制瓷业的影响力了。”乐乐眨巴眨巴眼睛,端坐身子,竖起了耳朵。
古时候,景德镇也被工匠们戏称为“草鞋码头”。你知道为什么吗?这要从景德镇的陶瓷工人说起。当时,穿草鞋是景德镇陶瓷工人的一大特色。除了老板、画坯师傅等极少数人,其他各行业、各工种的人员都穿草鞋。坯房、窑场的工人,码头上的装卸工和挑夫,街道里、弄里扛坯、挑瓷器的,都穿草鞋。人们还根据草鞋的多少来计算窑场的产量和工人的人数。景德镇走向繁荣昌盛、兴旺发达,小小的草鞋可以说功不可没。
到了近代,由于制瓷工艺的进一步发展,与之相配套的原燃材料供应、陶瓷包装、运输等相关工业和产业也得到迅速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景德镇又不断在技术、工艺上继往开来、推陈出新,将陶瓷生产延伸到电力、纺织、建筑等产业,衍生出电力用瓷、纺织用瓷、建筑卫生用瓷等许多新型陶瓷。此外,景德镇是中国和世界最大的陶瓷历史文化遗产地,其世界性声誉也推动着景德镇旅游产业不断发展。如今,景德镇作为一个新兴的陶瓷文化旅游城市,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景德镇的未来必将更加辉煌。
瓷娃宝典
景德镇“陶瓷+”产业
陶瓷文化是瓷都景德镇的国际名片,其旅游价值越来越被重视。近年来,景德镇市以陶瓷文化为切入点,通过“陶瓷+”等相关产业链条的打造,建设陶瓷旅游新高地。古窑、御窑厂遗址、陶溪川、御窑景巷已经成为景德镇市“陶瓷+旅游”的新高地。未来,景德镇将整合规模庞大、完整复杂的瓷业体系和旅游资源,坚持国际化思维、全域化规划、项目化推进、景区化建设、一体化发展,使景德镇旅游产业更强、城市更美、文化更特、生态更优、民生更实。

▲御窑厂遗址
酷我跑跑
你知道景德镇有哪些与制瓷有关的旅游景点吗?用笔画一画,自制一幅景德镇旅行地图。
百事诸葛
你能找到哪些具体的陶瓷工业用具?查一查资料,看谁找得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