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绿点红的魅力

第二节 万绿点红的魅力

知识导读

有一种装饰形式,它的运用使瓷器犹如牡丹,叶青花红,雍容华贵,国色天香;它的色调比重具有广泛的可变性,可浓汝,可淡抹,可写实,可写意,且都意境深远,巧夺天工。它就是青花釉里红。让我们一起来感受青花釉里红的装饰风格吧。

瓷娃说故事

上节说到瓷娃向乐乐毫不谦虚地说自己是瓷器界的百事通,乐乐想:不行,我得多想点问题难倒他……

“你看,这个盘子上的红鲤鱼好传神呀!”

“这是民国时期的青花釉里红鲤鱼盘。”

img

▲民国青花釉里红鲤鱼盘

“青花釉里红?就是釉里红与青花结合在一起进行装饰吧?”

“不错。青花占的装饰面较大,而釉里红使用较少,多占据器物的主要位置或显见之处,恰似‘万绿丛中一点红’。”

“怪不得这么精致,原来它的装饰手法这么突出。那这种装饰技巧源自什么时候呢?”

“青花釉里红元代就有了。不过到明中期,使用这种装饰技术的人就比较少了,应该是釉里红烧制难度大、成品率低的缘故吧。”

“哦?这种瓷器很难烧制吗?”

“是的,釉里红料的烧成温度不好控制。要使釉里红与青花同时烧好,难度很大。所以,烧制釉里红,对颜料的配制和自始至终的制作工序的要求都要十分严格。”瓷娃摇头晃脑地说道,颇似古代的教书先生。

img

瓷娃宝典

青花釉里红瓷的恢复历程

清代康熙时期,青花釉里红瓷获得恢复。国内外有康熙十年、十一年、十二年“中和堂”款的青花釉里红瓷。这些青花釉里红瓷往往以青花绘亭台、树干,以釉里红绘花朵,两种色调都比较淡。

雍正时期的釉里红瓷更趋精进。北京故宫博物院和上海博物馆都藏有雍正时的桃果高足碗。桃果高足碗上,青叶和红桃两种色泽都十分鲜艳,这是极为难能可贵的——在康熙或乾隆时期,青花釉里红瓷要两种色调都发色鲜艳是很难的。

img

▲清桃果高足碗

民国时期,历经长期战乱,生产受到严重破坏,景德镇瓷业严重衰退,各种艺术瓷的水准也呈严重滑坡的趋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景德镇瓷业得以迅速恢复与发展,青花釉里红瓷进入了新的繁荣时期。

酷我跑跑

青花釉里红瓷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周末去博物馆一睹它的芳容吧。

百事诸葛

看完本节内容后,联想一下前面的章节,想一想青花釉里红和青花斗彩的区别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