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窑一色,出窑万彩

第五节 入窑一色,出窑万彩

知识导读

一堆毫不起眼的泥巴,在闯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后,终于来到了这最后一关——出窑。要想取得“真经”,这关尤为重要。如何判别火候?止火的依据是什么?出窑的步骤又是怎样的?想知道的话,就赶快和我一起走进今天的“瓷娃说故事”吧。

瓷娃说故事

“瓷娃,瓷坯需要在窑内烧多久才能烧成呀?”乐乐看着工人们不时向窑内加柴,不禁好奇地问。

“瓷器烧成的时间不是固定的,一般需要18~24小时。”

“也就是大概一整天的时间咯。那这一整天工人们都要守在窑旁不休息吗?”

“当然得休息啦,他们又不是机器人。镇窑烧窑也是三班倒的,分上半夜、下半夜、日窑三个阶段,分别由驮坯工、架表工、把桩师傅负责。”

“哦,由把桩师傅来接最后一棒,说明把桩的岗位一定更重要吧。”

“是的,到了后期,把桩师傅要依据窑内的火候,随时进行止火。”

“哦,那如何判别窑内的火候呢?”

“窑内火焰清爽如清水一样,看不见袅袅浮动和缭绕牵动的火焰痕迹,则为全窑烧好的佐证,此时即可止火。”

“哦,除了这个方法,还有其他窍门吗?”

img

▲彻夜烧窑

“这还真有!有经验的把桩师傅会向窑后看火孔内吐痰,痰掉到窑底立化白光散去这种现象即可作为止火的参考标准。”

“哦,真厉害。”

“此外,还有一个保险的方法,就是使用‘照子’。这个我就不详细说了。”

“那止火后,烧窑的过程就结束了吧?”

“嗯,没错。”

“窑内温度降下来后就可以开窑了吧?”

“熄火后可拆去火眼和上面的砖,抽掉炉栅,使窑快速降温,大约等20小时后,窑温降至200℃左右即可拆去窑门,再冷却至80℃以下就可以开窑。”

“哇,好期待见到开窑的壮观场面呀!明天我们还来这儿好吗?我想见证下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乐乐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向瓷娃请求道。

“行,没问题。准备好你的尖叫声。”

img

▲烧窑

瓷娃宝典

火照的使用

火照是烧造瓷器时测验生熟的标本,也叫“试火具”“火标”“试片”“试样”“试火板”和“火牌”,统称“照子”,一般用瓷土制成,有些则以碗、盏、盘等的坯体加工而成。火照的作用是监视炉温、火候,在保证瓷器烧成质量方面起着关键作用。1994年丰城窑遗址出土火照一事表明,我国至迟在东晋、南朝时期就已经运用火照来监控瓷窑的烧成情况了。

img

酷我跑跑

开窑的场面可是很壮观的哦,找机会去窑厂亲身体验一下吧。

百事诸葛

学完了这个单元,你是不是对瓷器的烧成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呢?试着动手写一写瓷器烧制的步骤,加深自己对瓷器知识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