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田古瓷窑址和南窑古瓷窑址
知识导读
长期以来,外界普遍认为景德镇的制瓷业始于五代时期,而景德镇兰田古瓷窑和乐平南窑古瓷窑的考古发掘,则证明景德镇制瓷业创始时间可以向前推至中晚唐时期。这么重要的古窑,我们可要好好了解一下。
瓷娃说故事
乐乐又来找瓷娃。
“瓷娃,听说湘湖那边发掘出一处古窑址,是什么兰田窑,咱们去看看吧。”
瓷娃一听就来劲,同乐乐来到湘湖镇兰田村。在东距景德镇市区约20千米、南距南河约1千米的万窑坞山坡上,分布有30余处晚唐、五代至北宋时期的窑址。
瓷娃指着一处窑址对乐乐说:“这是座龙窑,有窑门、火膛、窑床、窑前工作面四部分。窑炉前边经过高温烧烤,内壁形成了一层青灰色烧土层,两壁有用砖砌的修补痕迹,说明这个窑使用时间较长。从这座窑出土的瓷器,有青绿釉瓷器,青灰釉瓷器和白釉、青白釉瓷器。”

▲兰田古瓷窑址

▲兰田古瓷窑址
“这是什么年代的窑炉呢?”
“这是唐代窑炉,和乐平南窑古瓷窑址一样,是景德镇地区已知最早的窑炉遗迹之一。”
“那你能再给我讲讲乐平南窑古瓷窑址吗?”
“南窑古瓷窑址位于乐平市接渡镇南窑村,在3万平方米的山丘上有12条龙窑,其中被揭露的一条龙窑长达78.8米,是目前我国考古发掘出的最长的唐代龙窑遗址。它出土瓷器数量大、种类丰富,是唐代青瓷窑场的集大成者。其烧造出来的瓷器博采众长,行销海内外,是瓷都景德镇‘工匠来八方,器从天下走’的先声。”
乐乐眼睛一亮,说:“那它们的发掘改写了景德镇陶瓷史呀!我们可得马上去看看呀!”
这时已是黄昏,散落于地面的瓷片在夕阳的照射下闪耀着美丽的光辉。乐乐和瓷娃向着南窑古瓷窑址出发,心中充满了喜悦!

▲青釉双耳罐
瓷娃宝典
窑柱
窑柱又称“支柱”或“垫柱”,是瓷器烧成时支承匣钵和叠烧坯件的窑具,以耐火黏土制作。窑柱呈圆柱形,大小不一,下部略粗于上部,实心或中心略空,有的表面留有螺旋沟痕。用窑柱装烧瓷器可使火焰与烟气畅流,有利于瓷器的烧成。

▲晚期烧造窑柱
酷我跑跑
湘湖兰田古窑是一座唐代龙窑,它与宋代龙窑有什么不一样呢?约上小伙伴,去兰田古窑一探究竟吧。
百事诸葛
你知道茶碾子、瓷权、瓷网坠是什么吗?它们各有什么用途呢?上网搜一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