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钱湖局部地图
2025年11月01日
第八章 东钱湖局部地图
东钱湖地区最早的局部地图,应是家谱中的“村里图”“祠基图”“墓园图”等。不过,这些地图大多是手绘的,而且失之简陋,加之用了土名,又有保护家族秘密的考虑(尤其是墓地图)。所以,这些地图非但不准确,有时连具体地点也难以找到,原因正在于这些地图表现的区域很小,而近似比例很大,相当于现在的建筑总平面图,甚至建筑平面图。【按,建筑总平面图的比例在1/2000至1/500之间,建筑平面图的比例在1/200至1/100之间】对于外乡人来说,要依据家谱的地图找到具体地点,是很困难的。
当然,随着时代的进步,家谱的编纂亦渐现新风,尤其在民国时期,东钱湖地区有些家族在家谱中就采用了近代测绘技术绘制的地图。比如1947年修纂的《甬东湖下应氏宗谱》,就有地图、总平面图和建筑平面图总共11幅,其《下应村里图》(见图8-0-1),与20世纪60年代的卫星地图(见图8-0-2)比较,显然画得中规中矩。
不过,在家谱中发现像《甬东湖下应氏宗谱》那样的地图,还是不多。
东钱湖局部地图中,现知最早的近代测绘地图,还是《鄞县通志》中的《陶公山》和《韩岭市》。
20世纪中叶后,东钱湖地方的行政区划时有变动,在地图中也有反映。
东钱湖的局部地图种类繁多,数量巨大,要弄清它的存世情况,恐怕不是一件易事。这里只能就笔者所知所见,择要简介如下。

图8-0-1 《下应村里图》

图8-0-2 20世纪60年代下应村卫星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