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造型法则

二、造型法则

风景单元的黑白画写生课程是提升黑白造型能力和创作能力的重要单元,此单元的重点是在概括的基础上,总结出独立的黑白创作语言体系。

(一)平面与空间

平面与空间在素描、色彩课程中经常被提及,在黑白画中,由于其平面的特质,对于空间的依赖不能太重。

1.平面化

东西方早期的绘画艺术形式均是平面的、无空间的表现方式,从早期的古埃及金字塔壁画,到古代东方民族的陶制品上的纹样,再到我国战国时期的青铜器上的装饰,不论是西方的绘画还是中国的绘画,其造型方式都是以从平面到空间的方式来演进的。直至20世纪中后期,现代艺术的兴起,绘画艺术由二维平面向三维空间造型过渡,黑白画作为绘画中的一个语言方式也随之发生了转变。

黑白画属于绘画艺术形式之一,它不像雕塑那样依赖空间来造型,平面化是黑白绘画的造型特点之一。在风景写生单元,首先将多彩的大自然概括成黑白图形绘制于二维平面上,然后通过造型的各种手段来完善黑白关系、情感表现等。如图2-104所示,是一幅学生风景写生作品,画面运用平面化造型的规律,塑造了一个充满符号的画面,建筑的外形完全平面化,并被大胆的处理成黑色块,与周围的线性符号形成了比较强烈的对比关系,画面语言简洁,层次清晰。

2.立体化

图2-104 《风景》21cm×39cm 邓李杰 2016年

黑白画跟素描、水彩等绘画形式一样,也可以在平面中塑造立体的画面效果,在画面上巧妙地运用了光影等造型方法,在平面上创造立体感,在现代绘画作品中,有很多艺术家将平面与立体都作为画面中的造型元素运用在画面上,给人以类似的超现实主义表现方法的画面效果。

如莫里茨·科内利斯·埃舍尔的作品《巴别塔》(图2-105),表现了艺术家想运用立体的绘制技法来表现画面。他的作品中经常采用透视技法来表现建筑物的立体造型,因此这类作品在视觉上总会表现出强烈的立体感。

(二)节奏与韵律

在绘画艺术中,节奏表现为某一图形或符号反复出现产生的图形的变化,是有秩序的运动;韵律则是赋予节奏情感的色彩,使有规律的节奏变得更有情调和艺术感染力。黑白画中的节奏与韵律是指在黑白语言系统中体现规律性的变化,节奏决定着韵律的基调与趋势,韵律赋予节奏视觉上的起伏变化,黑白的节奏能强化黑白画的视觉效果,韵律能使黑白的节奏更具表现力与视觉张力。

1.节奏

黑白画的节奏可以通过线条的流动、色块面积的大小等相关的元素相互作用,产生长短、深浅等有规律性的变化,使作品具有力量感和运动感。享赛的《修铁路的女工》,作品通过几位女工同时作业的场景来刻画这种修铁路女工的困窘生活,斧头运动时留下的轨迹用黑线强调,加上人物动态的角度变化,进一步强化了这种节奏感(图2-106)。

图2-105 《巴别塔》 石版画 莫里茨·科内利斯·埃舍尔(荷兰)1948年

图2-106 《修铁路的女工》 木版画 享赛

还有一种节奏感是画面的创作语言所传递的,这种节奏主要体现在黑白的深浅以及点线面的变化上,如图2-107所示,作品运用直线与曲线的动势、深浅变化来营造画面的流动感,均匀的排线给人一种强烈的速度和节奏感。

2.韵律

如果说节奏是黑白画各元素相互作用形成的结果,那么韵律就是节奏的补充,它可以丰富其单一性,还可以为其注入情感的元素。

邹昌义的《故土》,运用了大量的点来表现山峦的起伏,近处的草丛与小路分别采用不同粗细的线来组织,画面上端的白色块将画面的黑白节奏拉开,远处的放射状的线条与浅灰色的曲线形成对比关系,迂回旋转的线体现了丰富的韵律感,层次分明且极具浪漫情调(图2-108)。

图2-107 《校园》28cm×56cm 2007年

图2-108 《故土》59.5cm×60.5cm 木版画 邹昌义 199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