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绘制技法

一、绘制技法

人物与空间并存是很多绘画作品常用的构图形式,其黑白关系、空间以及情感基调等元素都是塑造这类作品的主要内容。在前几节的训练中,对黑白语言技法和造型的基本规律有了初步的认识,本节是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创作,在二维平面上讲述人与空间的关系,并结合黑白关系和情感基调来丰富画面。

(一)以平面、空间为主

以平面、空间为主造型,这里的平面与空间较之前的平面化、立体化有本质区别。平面化、立体化属于创作的手法和方式,是指作品的创作风格;以平面、空间为主造型是将平面与空间的概念置于造型的元素中来谈,是用于创作的载体。

1.平面中的立体塑造

黑白画相较于其他绘画形式更强调平面性,在一个二维的平面里如何用黑白关系来表现一个立体的物象,如何塑造一个多维度的黑白世界,是黑白画造型法则中的难点。这里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用黑白语言来完成平面中的立体造型,即在画面上运用黑白关系来创造形体感,这种造型方式较常见;另一种则是将黑白语言作为创作手段直接运用到三维空间中,借助三维的空间来营造黑白氛围,实现黑白语言的转换。

如埃舍尔的作品《相对论》,作者在平面中运用线造型,创造了一个奇幻的空间,他想表现的是一个“错乱”的世界,类似等边三角形的三个楼梯分别将人物带到了三个不同的区域,然后通过走动的人和楼梯将所有的空间联系起来,整个画面充满了奇幻感(图2-130)。

图2-130 《相对论》 石版画 莫里茨·科内利斯·埃舍尔(荷兰)1953年

2.空间中的黑白探索

现代黑白画教学已经将黑白语言涉及的范畴拓展至三维空间,借助一定的实体装置来完成空间中黑白的转换。如图2-131所示,这是一件学生的课堂习作,作者用黑白单色的实物来组合成的一件黑白装置作品,通过实物与周围空间的黑白对比来进行创作,这组作品将黑白转换的概念直接作用于现实空间中,巧妙地实现在三维空间中对黑白的探索,属于借助空间来造型的黑白装置作品。

图2-131 《物》尺寸可变张宸畅 2015年

图2-132 《黑白纸模》尺寸可变 2017年

还有一类作品极具探讨性,如图2-132所示为学生的作品,其是运用黑白画的造型规律来制作的一套小装置作品,通过立体的黑白纸质汽车、建筑来尝试探索空间中的黑白对比。另外,这组作品在纸模上就是以黑白造型的方式来处理,然后在空间中又实现了黑白的再次对比,这类作品虽然已经远离了黑白画的范畴,但因其运用了黑白造型的思维来进行创作,在这里也可以作为黑白艺术作品来进行探讨,为未来黑白画的教学提出一种新的思考。

(二)以情感表现为主

在绘画艺术中,情感的表现是艺术家感知现实生活的体验,是主观创作意识反映于客观诉求的表现。因此,任何一种绘画形式的情感表现都需要借助一定的情感元素,结合相关的表现技法来实现。在东西方绘画中,造型是创作的手段,是艺术家传递个人情感的方式,用不同的造型方法来传达不同的情感,是造型与情感表现的内在联系。在黑白画里也是一样,黑白画的情感元素实则是“点、线、面”与“黑、白、灰”相互作用后的产物,由于受黑白两色的局限,黑白画的情感表现主要通过特殊的黑白造型技法来实现。

对于黑白画而言,黑白极色的特点使其天生具有传情达意的功能,在各种表达情绪激烈的作品中不少见,因此,情感表现是黑白画非常重要的特性之一。情感可分为激烈的情感和平淡的情感两大类,激烈的情感是一种迅速爆发、短暂的情感,会给人身心造成很大的影响;平淡的情感则往往表现为程度不够深刻、持续时间相对较长,对人的身心影响不大。

图2-133 《死神与妇女》26.5cm×31.5cm 木版画 凯绥·珂勒惠支(德国)1921年

1.强烈的情感表现

在生活中,强烈的情感会让人记忆犹新,在绘画中,情绪饱满的作品也会让人印象深刻。黑白画的黑与白,如同造型的武器一般,能让观者因其黑白的节奏、主题内容的变化而产生不同的情感体验。

大块的黑白对比的画面,往往能表现出较强烈的情感矛盾与冲突,这种手法时常被用来表现情绪波动较大的画面,柯勒惠支的作品《死神与妇女》,画面黑白对比强烈,人物痛苦的表情加上骨瘦如柴的手,都让作品透露出一种极度痛苦、难过和挣扎的心情(图2-133)。

麦绥莱勒的作品《惊叫》,大块的黑白对比以及人体的动势让作品富有极强的表现色彩,作品饱含着激烈的情绪(图2-134)。

如图2-135所示是一位学生的课后黑白画创作,画面中人物表情木讷,虽没有强烈、奔放的笔触来塑造画面,但从人物表情和坐姿的处理上,能明显看出一些情感变化,紧握的双手结合黑白对比强烈的背景,给画面增添了一些严肃、紧张的气氛。

图2-134 《惊叫》 木版画 法朗士·麦绥莱勒(比利时)1928年

图2-135 《最后五分钟》58cm×38cm 段鑫飞 2019年

2.平淡的情感叙事

黑白画的另一种情感表现,体现在灰色块的组织上。灰色的情感与大黑大白的情感有所不同,黑白画里灰色的表现比较复杂,需要组织一定量的黑与白,才能完成灰色的塑造,因此灰色所传递的情感更细腻、更有可读性,灰色较多的画面适合表现情绪波动不大,较温和、浪漫的画面。

如德国著名的画家阿尔布雷特·丢勒的作品《圣家族与圣约阿希姆和圣妮》,画面人物和背景的造型运用了较多的灰色,一方面体现了人物造型的形体关系,另一方面也丰富了画面的层次,使画面有很强的空间感,画风比较写实且富有浪漫气息(图2-136)。

灰色的情感较大黑、大白的情感,更有表现性、装饰性和不可预知性,正是因为这些不确定的因素,使得灰色的情感表现更为复杂和多变。20世纪美国版画家洛克威尔·肯特作品以常用的准确线条以及匀整而柔韧、洁净而具有韵律感的结构描绘了很多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人物形象。他的作品大部分用大量的灰色处理,特别擅长用灰色和光影来表达浪漫的情感,艺术家在处理灰色调的过程中,有很多主观情感的因素在起作用(图2-137)。

图2-136 《圣家族与圣约阿希姆和圣妮》23.3cm×15.6cm 木版画 阿尔布雷特·丢勒(德国)1511年

图2-137 《航行:从麦哲伦海峡向南》 插画 洛克威尔·肯特(美国)192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