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黑白造型能力
黑白画中的黑白处理并不是用黑白关系描绘和还原客观对象,而是在主观归纳画面的基础上,运用黑白两色对客观物象进行再创造,运用黑白的点、线、面相互作用来组织画面的黑白关系,为探究自身个性化的黑白画表达方式打下基础。版画家谢梓文和吕树中先生曾就黑白画教学提出过:“要把有色世界变成无色的黑白世界,除用科学方法分析而外要‘遗貌取神’,这里的‘遗貌取神’并非不讲求形象,而是形的最美的概括,把写生变成写意达到‘形神兼备’的境界。”
图3-8 《玉米》 18cm×13cm 舒莎 2019年
仍然以玉米地写生为例,结合前面的步骤,在明确了黑、白、灰色块的布局之后,接下来是完成画面的黑白处理。既然已经明确了画面以大块黑白为主造型,作者根据色调的节奏将下半部分的黑色块面积加大,上半部分玉米穗采用点绘法处理,天空则做留白处理。如图3-8所示,在经过黑白处理后可以看出,整幅画面有较强的点、面对比的效果,黑白层次清晰,画面简洁对比强烈。
接下来以学生的写生作品为例,如图3-9、图3-10所示,是一组静物写生对照图,学生在面对如此复杂的一组静物时,应该考虑的是先明确画面的深浅色调,即黑、白、灰的布局,根据黑白的布局来确定构图。这是一幅以黑色为主基调的画面,作者主观地将储物罐、花瓶、白瓷罐等物体处理成黑色,将花卉的外轮廓做简化处理,边缘线以阴线勾勒,与旁边的深色瓶罐相呼应,然后保留了格纹衬布的固有色作为灰色区域,背景的白色衬布则成为画面的白色块,最后形成了图3-10的画面效果,整幅作业看起来简练、概括,色调的把握恰到好处。
图3-9 静物写生现场(一)
图3-10 《静物》58cm×38cm 韩玥可青 2019年
图3-11 肖像写生现场
图3-12 《肖像》58cm×39cm 段鑫飞 2017年
如图3-11、图3-12所示,肖像写生一直是黑白画课程较难的一个内容,学生在面对模特时容易被对象的细节所吸引,很容易陷入一个误区,即只想用灰色调去抠细节,而不是用黑白去概括对象。黑白思维的转换在肖像写生中很重要,如果能充分理解黑白处理的基本规律,那么就不会把黑白画当素描来对待。图3-12是一幅学生的习作,画面中人物形象特征把握得很好,黑白灰的布局合理,线的处理也很有特点,块面与线的对比关系是画面主要的对比关系,这幅作业在这个单元的习作中是比较突出的。
图3-13 虎溪公社 刘博渊拍摄 2016年
图3-14 《虎溪公社》40cm×30cm刘博渊 2016年
如图3-13、图3-14所示,是风景写生练习,图3-14是学生在风景写生单元完成的作品,画面根据建筑的外形结合黑白关系完成,建筑墙面的灰色被作者主观处理成白色,与天空的白色混成一体,将原本看似色彩节奏不够强烈的实景,变成一幅黑白对比强、节奏明快的画面。在写生的过程中,主观地对画面进行黑、白、灰色块的增减处理,是黑白画创作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图3-15 《守夜》木版画 洛克威尔·肯特(美国)192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