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教学步骤
(一)创设情景,了解茶服
1.请一位同学穿上茶服进行展示。
2.提出问题:你喜欢这件茶服吗?当这位同学穿上这件茶服泡茶和穿普通的衣服泡茶有什么不同的感觉?
(二)了解近汉族服饰变迁,拓宽思路
1.汉族服饰的装饰
衣衫通常是服装装饰的重点,汉族传统服饰也是如此。一般来说,汉族传统衣衫的装饰格局大抵可分为四类:一是散点对称式,即常见的团花、花草等若干单独图案依服装形制形成对称排列的形式,也有较为自由排列的散点装饰,其特点是明快、活泼;二是边缘勾勒式,即沿衣服的领、襟、摆、开裾、袖等部位作边缘装饰,其特点是秀丽、沉稳,边缘勾勒是一种修饰,更是对款式造型的提和强调;三是散点加边缘式,即前两者的综合,其特点是繁复而不失秩序,于框定中凸显华丽;四是“独棵花”式,即一整枝花卉布满衣衫,犹如绘画一般,这也是“中式服装”最显特色的一种形式。汉族传统衣衫的装饰总是表现出明晰、端庄、富丽、典雅的特征。
2.典型款式的介绍
(1)汉朝女装(图1)

图1
崔珍琳(12岁)
袄裙:一种上衣在外,裙子在里的襦裙,是汉服襦裙的种类之一。这个时期的襦裙样式,一般上襦极短,只到腰间,而裙子很长,下垂至地。襦裙是中国妇女服装中最主要的形式之一。自战国直至清代,前后二千多年,尽管长短宽窄时有变化,但基本形制始终保持着最初的 样式。
(2)“民国”女学生装扮(图2)
女学生和年轻妇女受进步思潮影响,服装趋于短窄,沿用清朝服饰的立领盘扣,袖式为“倒大袖”(喇叭袖),下摆呈弧形,配以短裙,绣文素雅。
(3)旗袍(图3)
目前学者们对旗袍的共识,大致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源自于满清的旗人服装。20年代初期的旗袍,还是保留了旗袍的初识特征:宽肥、平直。长度大概到腓部。到了20世纪30年代,旗袍的设计更加合体,长短根据穿着者的喜好而定。

图2

图3
(4)茶服(图4)

图4
茶服是从事茶艺活动是穿着的礼服,也可以作为职业茶人的制服。茶服集合了传统服饰的特点,有立领、交领,有宽博的款式,也有收腰合体的款式。
(三)服装的颜色
我国古代纺织工艺高超,服装的颜色多种多样。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古人的审美迥然不同。比如衣服的颜色,先秦时期视白为吉,但有些朝代则视白为凶;汉代 “厨人为绿,官奴、农人为青”;秦汉时期“轿夫为黄”,黄色成为中国古代帝王的御用颜色到隋唐时期才被确立……在服装的色彩上,汉族视青、红、皂(黑)、白、黄等五种颜色为“正色”。
(四)茶服的功能
1.从事茶事活动的职业服装。
2.展现东方茶人的“静、清、柔、和”的特点。吸收汉服的宽缓、庄静之美融合现代服饰的简约设计理念,色系清素、式样典雅,充分体现出中国人文精神中独有的中和之美。
讨论:
不同身材的女性,所穿着的茶服是否应该有不同的设计?对于高个子和矮个子的女士,你有什么设计方案吗?
结合古代的服装特点,按照你的想象,设计一套茶服吧!
(五)绘制
材料:彩铅、彩色卡纸、纺织颜料、纯棉中式服装、素描纸。
1.茶服设计

作者:崔珍琳(11岁)
用彩色卡纸制作折页式展示手册

作者:余佩霖(9岁)
用羽毛营造出轻柔摇曳的画面,用栅栏制造出前后的空间关系。
2.用纺织颜料在茶服上手绘图案

作者:蔡懂奇(11岁)

作者:周珉抒(12岁)

作者:彭心玥 展示(8岁)

作者:周珉抒(12岁)

作者:欧阳乐融(12岁)

作者:黄佳舜(12岁)
(六)拓展学习
在茶服上画图案,与茶席搭配成趣,为服装赋予艺术的装饰,尝试一下手绘茶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