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仓储的功能
(一)储存和保管功能
储存和保管是仓储的基本功能。仓库具有一定的空间,用于储存物品,并根据物品的特性,仓库内配有相应的设备,以保持储存物品的完好性。传统仓储企业的直接经济利益来源于此。
对于生产过程而言,储存能防止因缺货造成的生产停顿;而对于销售过程而言,储存尤其是季节性储存能为企业的市场营销创造良机。储存的经济利益来源于通过储存克服商品产销在时间上的间隔(如季节生产,但需全年消费),克服商品生产在地点上的间隔(如甲地生产,乙地销售),克服商品产销量的不平衡(如供过于求)等来保证商品流通过程的连续性。
(二)整合功能
装运整合是仓储的一个经济利益,通过这种安排,整合仓库接收来自一系列制造工厂指定送往某一特定地点的产品或原材料,然后把它们整合成单一的一票装运。假如某客户需要从不同的供应商那里得到不同的物料,各供应商分别送货就会产生较高的运输成本,但改由仓储企业整合装运后,各供应商将客户所需的物料送到仓库,由仓库把它们压缩整合,进行一票装运。其整合装运的最大好处是,能够把来自不同制造商的小批量的货物集中起来形成规模运输,使每一个客户都能享受到低于其单独运输成本的服务。
(三)分类和交叉站台功能
分类作业是接收来自制造商的顾客组合订货,并把它们装运到个别的顾客处。分类仓库或分类站把组合订货分类或分割成个别的订货,并安排当地的运输部门负责配送。由于长距离运输转移的是大批量装运,所以运输成本相对较低,进行货物跟踪也不太困难。交叉站台设施具有类似的功能。
零售连锁店广泛采用交叉站台来补充转移的商店存货。在这种情况下,交叉站台先从多个制造商处运来整车的商品;收到产品后,对产品进行分类,然后,产品就像“交叉”一词的意思那样穿过“站台”被装上指定去对应顾客处的拖车,一旦该拖车装满了来自多个制造商的组合产品后,它就被运到零售店处。于是,交叉站台的经济利益包括从制造商到仓库的满载运输,以及从仓库到顾客的满载运输。由于产品不需要在仓库内进行储存,降低了仓库的搬运成本。此外,由于所有的车辆都进行了充分装载,最大限度地提高了站台装卸设施的利用率。
(四)配送服务功能
配送是在经济合理的区域范围内,根据用户的需求,对物品进行拣选、加工、包装、分割、组配等作业,并按时送达指定地点的物流活动。仓储配送功能是仓储保管体制功能的外延,提高了仓储的社会服务效能。
(五)流通加工服务功能
流通加工是指物品从生产地到使用地的过程中,根据需要施加包装、分割、计量、分拣、组装、价格贴付、标签贴付、商品检验等简单作业的活动。仓储流通加工实际上是一种辅导性的生产作业。尽管流通加工的深度和范围有限,但是它在流通以及再生产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同样是很大的:首先,流通加工弥补了生产的不足;其次,流通加工方便了客户,满足了客户的不同需求;最后,流通加工也会为仓储企业增加收益。
(六)信息传递功能
信息是进行物流调度指挥的手段。只有有效地运用信息,才能使物流活动顺利进行。企业管理者力图控制仓储活动,通常需要及时准确的信息,如在安排商品储存时,必须掌握进仓商品的数量、品种及商品的重量、体积等信息,同时还要了解仓间的空余仓位情况,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仓库的使用效能。因此,运用电子数据交换(EDI)等计算机化的信息传递、因特网以及条码来提高信息传递的速度和准确性,对于仓储运营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