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二 本书评价素养条目研发过程中参考的主要的国际标准

附录二 本书评价素养条目研发过程中参考的主要的国际标准

附2.1 《学生教育评价中教师的能力标准》(AFT, NCME & NEA,1990)

由美国教师联合会(American Federation of Teachers,AFT)、国家教育测量理事会(National Council on Measurement in Education,NCME)和全国教育协会(National Education Association,NEA)联合颁布的《学生教育评价中教师的能力标准》(Standards for Teacher Competence in Educational Assessment of Students)(1990)在文献中得到大量引用。其中包含七条标准。

alt

附2.2 《学生评估标准:如何提高对学生的评估》(JCSEE,2003)

美国教育评估标准联合委员会(Joint Committee on Standards for Educational Evaluation,JCSEE)于2003年推出《学生评估标准:如何提高对学生的评估》。其中的评估(evaluation)被定义为“对一系列与学习者学习目标或表现标准相关的学生表现的价值或优点进行的系统性调查”。

alt

alt

附2.3 《幼儿园到高中教师的课堂评价标准》(JCSEE,2015)

美国教育评估标准联合委员会于2015年推出的美国《幼儿园到高中教师的课堂评价标准》通过3大模块(基础、效用、质量)、16个方面对教师课堂评价标准做了权威的规定。

alt

附2.4 《教育公平测试实践规范》(修订版)(JCTP,2004)

美国测试实践联合委员会(Joint Committee on Testing Practices,JCTP)于1988年发布了《教育公平测试实践规范》(“The Code of Fair Testing Practices in Education”),2004年发布了修订版。


A.开发和选择恰当的测试

alt

B.施测与评分

alt

alt

C.报告和解释测试结果

alt

alt

D.告知被试


测试开发者和测试使用者应通知应试者测试的内涵,应试者的权利、义务,对测试结果数据的合理使用及解决成绩异议的程序

D1:预先告知应试者有关测试的范围、测试题的类型、指示语和适当的应试策略。确认所有应试人员均可获得上述信息。

D2:当是否参加一个测试是可选择的时候,应向应试者或其家长/监护人提供相应信息,以帮助他们判断是否参加这一测试(包括选择不参加该测试可能出现的后果,如会失去竞争某个奖学金的条件等)。是否有可替代该测试的其他测试。

D3:向应试者或其家长/监护人提供应试权利的信息:可获得试卷的副本和完成的答题纸、可再次参加测试、重新批阅试卷,或有权宣布得分无效。

D4:向应试者或其家长/监护人提供应试者应尽的责任,如知道所参加测试的目的及测试的使用,听从指示,不透露测试项目,不干扰其他参加测试的应试者等。

D5:预先告知应试者或其家长/监护人保持测试得分的时限,并明确告知谁在何种情况下,以何种方式发布或不发布测试分数和测试相关的信息。防止测试成绩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被接触和发布。

D6:明确调查和处理测试时可能导致成绩被取消、扣留等后果的程序,如被试不遵守考试规则的情况。

D7:向应试者或其家长/监护人及相关利益人明示可以获得更多关于测试的相关信息,以及报名、投诉和解决问题的工作程序。


附2.5 英国评价改革小组的课堂评价实践标准(ARG,2008)

alt

alt

附2.6 《加拿大学生教育评价公平实践原则》(JAC,1993)

加拿大联合咨询委员会(Joint Advisory Committee,JAC)于1993年发布的《加拿大学生教育评价公平实践原则》(Principles for Fair Student Assessment Practices for Education in Canada)主要针对中小学学段的教师。它包含两个部分:课堂评价标准和外部标准化测验标准。根据本书的写作目的,此处仅呈现课堂评价标准。

alt

alt

附2.7 《外语教师教育培训标准》(ACTFL & CAEP,2013)

美国外语教学委员会(American Council on the Teaching of Foreign Languages,ACTFL)和美国教师培养认证委员会(Council for the Accreditation of Educator Preparation,CAEP)于2013年联合发布的《外语教师教育培训标准》(Program Standard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Foreign Language Teachers)提出教师教育的六条标准,其中第五条标准为语言和文化评价对学生学习的影响。内容为:外语教师培训中的职前教师应运用多种评价模式设计持续性的评价,来提供学前到十二年级的学生在所教授的语言解释性、人际性和展示性活动中所具备的能力的证据,也提供用所教授的语言表达文化和文学作品、实践和视角的证据。职前教师对评价结果进行反思,调整教学,并向利益相关者传达结果。具体包含三个方面的指标。职前教师应该能够:a)运用多种评价模式为多种背景的学习者设计和使用真实的表现性评价。b)反思和分析对学生评价的结果,以此调整教学,并运用数据为后续教学提供信息,提高教学。c)为所有利益相关者解释和汇报学生表现,特别强调学生应自我管理他们的学习。

附2.8 《教育与心理测试标准》(AERA, APA & NCME,2014)的基础和测试操作标准

alt

alt

附2.9 McMillan(2000)的教师课堂评价的基本原则

● 评价本质上是一种专业判断的过程。

● 评价基于独立又相关的测量证据和评估原则之上。

● 评价中的决策受到多种关系的影响(如测试的不同目的)。

● 评价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成果。

● 评价会有误差。

● 良好的评价促进教学。

● 良好的评价效度要高,因此要充分理解效度问题。

● 良好的评价是公平和合乎伦理的。

● 良好的评价运用多种方法收集数据。

● 良好的评价是高效而可行的。

● 良好的评价恰当地运用了科技手段。

附2.10 Popham(2009)的教师评价素养培养大纲

alt

附2.11 Stiggins(2010)的高质量课堂评价中的教师行为指标

alt

alt

附2.12 Chappuis及同事(2012:11)的课堂评价能力

alt

附2.13 Brookhart(2011)的教师教育评价知识与技能

alt

附2.14 Gareis & Grant(2015)的教师评价素养内涵

● 清晰地表达和分解预期学习成果。

● 理解和领会课堂评价的目的和可能采用的多种形式。

● 确保课堂评价的工具和方法与预期学习成果的内容和认知要求相匹配。

● 确保在评价中覆盖的预期学习成果有代表性且平衡。

● 恰当地设计和使用选择应答型和建构应答型题目和活动。

● 确保课堂评价中学生的表现不会受到系统性误差或随机误差的影响。

● 运用形成性评价技术和反馈来推进学生的学习。

● 运用学生在评价中的表现来向他人传达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教学和课程决策。

附2.15 Lee(2017:150)的写作教师课堂评价素养内涵

● 理解课堂写作评价的不同目的,并理解如何运用这些评价来使学生学习最大化;

● 有效地运用反馈来改进学生学习;

● 让学生参与到自评/同伴互评、目标设定、自我监控和自我反思中;

● 运用不同的课堂写作评价工具来使得学生学习最大化,如教师反馈表格、错误比率分析、错误日志、同伴反馈和档案袋评价;

● 设计有效的课堂写作评价任务来评价学生的写作,如有技术支持的写作任务;

● 有效地使用评价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帮助他们学习;

● 运用课堂评价来提高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