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学生问题库

第三节 建立学生问题库

学生在高中化学的学习中,会遇到很多疑难问题,如对概念的理解、对知识的应用、对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化学现象的了解以及对这些现象中包含的化学原理的认识等等。怎样通过“引问”,才能使学生既能学习知识,又能运用知识?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还能发展学习能力,提高思维品质呢?建立学生问题库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一、建立的方法

建立学生问题库,是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在平时的学习中,学生对不同的学习内容,从预习、课堂听讲、课后反思和交流等学习环节入手,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找出相应的需要解决的问题,并记录下来,不断增加和完善。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解决、回顾、反思,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认知和理解。

二、任务及作用

建立学生问题库,可以通过建立以“问题”贯穿始终的学习流程实现。学生的学习从问题开始,以问题展开,用问题结束。预习环节,学生自己找出问题,对所要学习的内容进行初步了解,为后续学习打好基础;课堂学习环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深入思考,完成课堂教学中的设问,同时对预习中的疑问进行分析、讨论、解决,对新知识进一步学习;课后,学生可通过与老师同学的交流,对问题进行反思,从而发现、提出、解决更深刻的问题,对学习效果进行回顾和检验,也对所学知识进行提升。

经过这样的学习环节,在日复一日的高中化学学习中,每一位学生都能逐步建立、丰富、完善自己的问题库。带着问题进入学习,运用问题推动学习,思考问题检验学习,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强,学习能力得到提高。在积极探索,解决问题之后,学生也能体会到进步和成功的喜悦,为他们的学习生活注入更多的活力,让苦学变为乐学,让设问更多地转化为引问。

【案例】一位同学学习“H2O的电离”的问题库。

1.预习阶段的问题

(1)H2O的电离方程式为什么有两种形式?

(2)Kw只是针对纯水吗?

2.课堂中的问题

(1)25°C时,酸性、中性、碱性的稀溶液,从H+、OH-的角度而言,有什么共同点?有什么不同点?

(2)温度不变,加酸或加碱时,Kw的数值为什么不发生改变?

(3)影响Kw的因素有哪些?

3.课后交流的问题

(1)25°C时,0.1mol·L-1的HCl溶液中,由H2O电离的c(H+)为多少?由H2O电离的c(OH-)为多少?

(2)25°C时,0.1mol·L-1的NaOH溶液中,由H2O电离的c(H+)为多少?由H2O电离的c(OH-)为多少?

(3)在酸溶液或碱溶液中,计算由H2O电离的c(H+)或c(OH-)的方法是怎样的?

(4)25°C时,0.1mol·L-1的HCl溶液和0.1mol·L-1的NaOH溶液中,由H2O电离的c(H+)或c(OH-)相等,能说明什么?

在“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的学习中,H2O的电离以及Kw是重点和难点内容,需要学生深入探究,正确理解。同时,对这些内容的学习,是指导学生发现问题、提高思维能力的良好契机。在学习中,学生若能以问题为线索,并建立自己的问题库,无论是对新知识的学习,还是对所学知识的应用,都能起到很好的引导和促进作用。当然,建立学生的问题库,教师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没有教师的耐心指导和有效督促,学生或不会方法,或半途而废,很难有良好的学习效果。对于建立学习中的问题库,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对待,持之以恒,认识到这种方法对于高中化学学习的重要性和大有裨益之处。高中阶段的化学,学习内容纷繁复杂,知识抽象难懂,必须要有良好有效的学习方法。坚持问题库的积累,对于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学习方法的优化、问题意识的加强、思维能力的提高等等,都是极为有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