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安静了,便是我们的痛

三、世界安静了,便是我们的痛

天龙八部(节选)

金 庸

过得半晌,猛听得辽军阵中鼓角之声大作,千军万马如波浪般向两侧分开,几面金黄色的大旗迎风招展,由八名骑士执着驰出阵来。八面黄旗之后,一队队长矛手、刀斧手、弓箭手、盾牌手疾奔而前,分列两旁,接着是十名锦袍铁甲的大将簇拥着耶律洪基出阵。

辽军大呼:“万岁,万岁,万万岁!”声震四野,山谷鸣响。

关上宋军见到敌人如此众多,无不为之震动。

耶律洪基右手宝刀高高举起,辽军立时肃静,除了偶有战马嘶鸣之外,更无半点声息。

耶律洪基放下宝刀,微笑说道:“萧大王,萧兄弟,你说要引辽军入关,怎么关门还不大开?”

此言一出,关上通译便传给镇守雁门指挥使张将军听了,关上宋军立时大噪,指着萧峰指手画脚地大骂。

萧峰知道洪基此言乃是行使反间计,要使宋兵不敢开关放自己入内,当即跳下马来,走上几步,说道:“陛下,萧峰有负厚恩,重劳御驾亲临,死罪死罪。”

刚说了这几句话,突然两个人影从旁掠过,当真如闪电一般,猛向耶律洪基欺了过去,正是虚竹和段誉。

耶律洪基出阵和萧峰会面之时,他原已防到重施当年在阵上抢杀楚王父子的故技,早有戒备。

一声吆喝,三百名盾牌手立时聚拢,三百面盾牌犹如一堵城墙,挡在洪基面前。长矛手、刀斧手则密密层层地排在盾牌之前。

但这时虚竹既得天山童姥和李秋水的真传,又尽灵鹫宫石壁上武学的秘奥,武功之高,实已到了随心所欲、无往而不利的地步;而段誉在得到鸠摩智的毕生修为后,内力之强,亦是震古烁今,他那“凌波微步”施展开来,辽军将士如何阻拦得住?

段誉东一晃西一斜,便如游鱼一般,从长矛手、刀斧手间相距不逾一尺的缝隙之中硬生生地挤将过去。

众辽兵挥兵刃攒刺砍剁,非但伤不到段誉,反因相互挤得太近,兵刃多半招呼在自己人身上。

虚竹双手连伸,抓住辽兵的胸口背心,不住地掷出阵来,一面掷人,一面便向耶律洪基靠近。

两员大将纵马冲上,双枪齐至,向虚竹胸腹刺来。

虚竹突然跃起,双足分落二将枪头。

两员辽将齐声大喝,抖动枪杆,要将虚竹身子震落,虚竹乘着双枪抖动之势,飞身跃起,半空中便向洪基头顶扑落。

一个游鱼之滑,一个如飞鸟之捷,双双攻到耶律洪基身边。洪基大惊,提起宝刀,一刀向身在半空的虚竹砍去。

虚竹左手手掌一探,已搭住他宝刀的刀背,乘势滑将下去,手掌翻处,抓住了洪基的右腕。

便在此时,段誉也从人丛中钻将过来,抓住了洪基的左臂。两人喝道:“走吧!”将洪基魁伟的身子从马背上提落,向前急奔。

辽将、辽兵大惊狂呼,但见皇帝落入敌手,一时都没了主意。有几名亲兵舍命来救,都被虚竹、段誉飞足踢开。

二人擒住辽帝,心中大喜,突见萧峰飞身赶来,齐声叫道:“大哥!”

哪知萧峰双掌骤发,呼呼两声,分袭二人。

二人都是大吃一惊,眼见掌力袭来,犹如排山倒海一般,只得举掌一挡,砰砰两声,四掌相撞,掌风激荡,萧峰向前一冲,乘势将耶律洪基拉了过去。

这时辽军和中土群豪分从南北涌上,一边想抢回皇帝,一边要替萧峰、虚竹、段誉三人接应,不料萧峰突和虚竹、段誉对掌,双方出其不意,都是一呆。

萧峰大声叫道:“谁都别动,我自有话向大辽皇帝说!”辽军和群豪登时停了脚步,双方都怕伤到自己人,只是远远呐喊,不敢冲杀上前,更是不敢放箭。

虚竹和段誉也退开三步,分站耶律洪基身后,防他逃回阵中,并阻契丹高手前来相救。

这时耶律洪基脸上已无半点血色,心想:“这萧峰的性子甚是刚烈,我将他囚于狮笼之中,十分将他折辱。此刻既落在他的手中,他定要尽情报复,再也不肯饶我的性命。”

却听萧峰道:“陛下,这两位是我结义兄弟,不会伤害于你,你可放心。”

耶律洪基哼了一声,回头向虚竹看了一眼,又向段誉看了一眼。

萧峰道:“我这位二弟虚竹子,乃灵鹫宫主人,三弟是大理段公子。微臣也曾向陛下说起过。”

耶律洪基点了点头道:“名不虚传,果然了得。”

萧峰道:“咱们立时便放陛下回阵,只是想求陛下赏赐。”

耶律洪基几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心想:“天下哪有这样的便宜事?啊,是了,萧峰已然回心转意,求我封他三人为官。”登时满面笑容,道:“你们有何求恳,我自是无有不允。”

萧峰道:“要陛下答应立即退兵,终陛下一生,不许辽军一兵一卒越过宋辽疆界。”

段誉一听,登时大喜,心想:“辽军不逾宋辽边界,便不能插翅来犯我大理了。”忙道:“正是,你答应了这句话,咱们立即放你回去。”转念一想:“擒到辽帝,二哥出力比我更多,却不知他有何求?”向虚竹道:“二哥,你要契丹皇帝什么东西赎身?”

虚竹摇了摇头,道:“我也是只要这一句话。”

洪基脸色更是阴沉,道:“你们胆敢胁迫于我?我若不答应呢。”

萧峰道:“那便同归于尽,玉石俱焚。咱二人当年结义,也曾有过但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的誓言。”

洪基心中一凛,寻思:“这萧峰乃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亡命之徒,向来说话一是一、二是二,我若不答应,莫要真的出手向我冒犯,死于这莽夫之手,那可大大的不值得。”当下哈哈一笑,朗声道:“以我耶律洪基一命,换得宋辽两国数十年平安,好兄弟,你把我的性命瞧得贵重得很哪!”

萧峰道:“陛下乃大辽之主。普天之下,岂有比陛下更贵重的?”

洪基回过头来,只见手下将士最近的也在百步之外,无论如何不能救自己脱险,权衡轻重,世上更无比性命更贵重的事物,当即从箭壶中抽出一枝狼牙雕翎,双手一弯,啪的一声,折为两段,投在地下,说道:“答应你了。”

萧峰道:“多谢陛下。”

洪基冷笑一声,朗声道:“萧大王,你为大宋立下如此大功,高官厚禄,指日可待。”

萧峰大声道:“陛下,萧峰是契丹人,今日威迫陛下,成为契丹的大罪人,此后有何面目立于天地之间?”拾起地上的两截断箭,内功运处,双臂一回,噗的一声,插入自己的心口。

洪基“啊”的一声,纵马走了几步,但随即又将马勒定。

虚竹和段誉只吓得魂飞魄散天外,双双抢近,齐叫:“大哥,大哥!”

只见两截断箭插正了心脏,萧峰声目紧闭,已然气绝。

(选自《天龙八部》,有删改)

10.萧峰的侠肝义胆足以令人心生钦佩,他原本有多种选择,但最后却选择以死谢罪。下列解释不符合情理的一项是 ( )(3分)

(考点:分析作品思想内容)

A.萧峰因自己是契丹人,后又做了辽南院大王,却挟持耶律洪基,逼其退军,这是不忠。

B.萧峰自幼在宋长大,义父、义母及朋友皆宋人,如果应了耶律洪基那句话,引辽入关,这是不义。

C.萧峰把生死看得很淡,一生都活在侠义世界里,如果有更好的办法,他也不会选择死。

D.萧峰活着是一种痛苦,世人无人理解,因而以死解脱自我,逃避厌世。

11.在萧峰自杀之后,旁观者呈现了众生相。根据你的理解,用一个词语推测以下人物表情,并呈现文本依据。(4分)(考点:分析作品,并能作初步鉴赏)

(1)关上宋人:( )

文本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耶律洪基:( )

文本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观察,萧峰的行为并没有改变宋辽战争的结果,两地人民后来长年生活在敌视和仇恨之中。所以,有人认为,萧峰的死没有意义,他只是一个忠与义的殉道者。对此观点,你如何评价?(150字左右)(10分)(考点:情境中的微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