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拾柴火焰高,执行力1+1>2

第十一章 执行中的团队合作力:增强自我执行力

马云曾经说过:“不用花心思打造明星团队,团队即是可以和自己脚踏实地将事情推进者”当今社会是一个团队合作的时代。要想获得好的执行效果,就必须增强员工的团队合作力。而团队的合作力就是员工执行能力提高的关键。只有学会依靠团队的力量,才能在执行中弥补自身的不足,将任务完成得更加完美。

第一节 消除个人意识,积极融入团队

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即使自己的能力很强,在整个大目标面前,也只能发挥自己仅有的微薄力量。只有明白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将自己的利益和团队的利益结合在一起,才能更好地完成大目标。所以,只有消除个人意识、积极融入团队中,才能不断加强团队的合作力,并且增强自我执行力,达到最终的执行效果。

众人拾柴火焰高,在集体行动中,只有不断地去除个人意识,积极地融入团队中,才能更好地完成执行任务。无论在什么时代,员工作企业中的一员,都要学会将自身的执行力发挥到极致,才能更好地完成任务。

郑锐是一所著名大学的优秀毕业生,由于学的是医疗器械专业,毕业之后就进入一家著名的公司担任业务员。凭借着专业的知识和良好的销售技巧,郑锐很快就摆脱了新人的身份,成为公司业绩最好的一个。但是,有了成绩的郑锐开始有点飘飘然了,并且开始对别人的工作指手画脚,还经常对那些处理不好他产品的售后人员冷嘲热讽,暗示他们能力不行。还经常暗地里对大家说:“你们都是靠我,没有我,你们早就丢了饭碗了。”慢慢地大家都不爱和郑锐说话了。

就这样,郑锐在公司很快失去了人心,虽然他的销售业绩高,但是他的售后问题也是最多的,并且续单率还特别低,给公司的名声造成了较大的影响。而且,郑锐所在的销售团队开始不着痕迹地将他孤立起来。很多时候,郑锐都因为自己一个人又要谈业务,又要处理售后问题,而且公司还经常有一些事情需要亲自去办,无法拿出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开拓业务中,所以销售业绩一度下滑得很厉害。

面对这种状况,郑锐心想不能再这样下去了。他请了半个月的假,开始对自己进行深刻反省。他认识到,自己必须改变目前的工作方式,与整个销售团队融为一体,毕竟医疗器械的销售不仅需要自己专业的知识和良好的销售技巧,还需要强大的团队支持,让自己无后顾之忧。再次返回公司的郑锐开始不断改善自己和团队成员之间的关系,把自己融入其中,与销售人员打成一片。一年之后,郑锐凭借自己较强的工作和管理能力,成为一个优秀的销售主管

事例中,郑锐起初之所以被孤立,销售业绩不断下降,就是因为没有学会将个人意识消除,只要学会将自己融入集体当中,将团队成员的执行力凝聚在一起,自然就会不断加强自我执行意识。所以,员工要学会不断将自己性格中的棱角磨平,学会将自己完全融入团队中,才能更好地完成任务。马云曾经说过:“阿里巴巴可以没有马云,但是不能没有这个团队。”将自己融入团队中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因此也要求员工必须了解以下几点:

1.学会与人合作,走得更远

员工要想走得更远,就必须学会与团队成员合作。虽然一个人可以更快地完成工作,但是与他人合作却可以让自己走得更稳。因此,员工要学会体会团队不同角色的辛苦,让自己成为他们的同伴,才能走得更稳、更远。每一个员工都可能面临不同的困难和阻碍,没有人是万能的,这个时候就需要团队中其他成员来帮助自己,让自己在执行的道路上不至于被困难和阻碍所吓倒,最终影响执行效率。

2.消除个人意识,但是也要坚持个性

要想成为一个有着超强自我执行力的员工必须认识到团队的重要性,消除个人意识,将自己和团队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也要学会坚持自己的个性,具备超强的自我执行力,坚持自己的超前判断,从而不断引导团队朝着一个正确的方向前进。在团队合作过程中,只有团队成员之间有个性差异,才能满足岗位的不同需求,不断增强自我执行力,让自己的智慧得以更好地发挥。

3.树立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融入集体中

很多员工不能将自己融入集体,就是因为他们将自己和团队分离开,不能真正将自己和团队融为一个整体。员工只要树立起主人翁的意识和责任感,将自己融入集体中,就会不自觉地维护这个集体,增强团队成员之间的凝聚力,自我执行力也会不断增强。因此,要想成为团队中的一员,就需要实现从“我”到“我们”的转变,从心底认为自己是团队的主人,理所当然地维护团队的利益。

消除个人意识,不是说说而已,很多时候是要求能够从内心深处来意识到这个问题,将自己的个人利益和发展与团队联系在一起,融入团队中,打破“一切我都能行”的个人意识,树立起团队协作意识,依靠团队合作的力量,不断增强自我执行力,实现自己不可能完成的目标和任务。

第二节 学会分享才能共赢

在职场中,很多员工一旦取得了一些成绩,就自视清高,仿佛功劳都是自己的,忘了在执行任务过程中帮助过自己的同事,这个时候,就特别容易招来同事不满,甚至是嫉妒,以至于自己在获得成功的时候也失去了“人心”。每位团队成员都要懂得分享,学会分享。要知道,很多员工之所以成为卓越的员工,就是因为在团队中懂得与他人分享,真诚地去感谢那些帮助过自己的同事,表面上看是将自己的劳动成果分享了出去,实际上,让自己在以后的任务执行中不会因为被孤立而失去援助之手,可以有效提升执行效率。

在职场中的一条黄金法则就是:“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个人的发展与团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有功莫忘提战友”,只有在团队合作中,学会分享劳动成果,获得同事的认可,培养自己良好的人际关系,才能在之后的工作中更加高效地完成任务。

韩云是某保险公司一名新进业务员。她凭着不懈的努力和良好的销售技巧,经过半年的时间,就成为公司的精英人物。积累了大量客户资源,对老客户也有良好的维护。但是韩云知道,在工作之初,要不是有老员工尽心尽力地带自己,自己也不会进步得这么快。她认为没有大家就没有如今的自己,于是,在每次领导表扬自己的时候,韩云都会说:“要不是有其他员工对自己的帮助,自己也不会进步如此快,是大家的功劳。”并且,每次自己得到别人帮助的时候,或者发工资的时候,都会给大家买一些水果表示感谢。

就这样,韩云和团队中成员的关系越来越好,自己的业务也越来越稳定,不用再那么拼命就能够轻松完成部门分给她的销售任务。后来,韩云自己也带了一位新员工。在她带新员工三个月的时候,突然接到家里电话,说母亲生病了,需要回家照料一段时间。于是,韩云就请假回家了。由于走得匆忙,自己很多客户的维护工作并没进行妥善安排,再加上家里事情比较多,韩云很快就忘了。

然而,当韩云终于忙完家里的事情,已经是三个月后了。她回到公司,第一时间就去向经理表达歉意,毕竟自己没有将工作安排好,给公司带来了一定的损失。但是经理却告诉她,她所在团队的其他成员帮助她处理好了客户维护工作,并且向客户解释了原因,客户们都表示非常理解,而且,团队中很多成员在维护自己客户的同时,又开拓了很多新的客户资源,使得自己团队的业绩得到了显著提升,实现了双赢。

案例中,韩云之所以能够在走后,得到同事的帮助,就是因为自己在工作中懂得分享的重要性,学会了分享,最终不仅自己的客户得到了较好的维护,还让整个团队成员的业绩都有所提升,实现了双赢。所以,员工在团队合作中,要学会分享,不断实现双赢。因而,在团队中,需要员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来达到最终双赢的结果。

1.学会将成功经验和同事分享

当员工取得工作成绩的时候,要学会将自己的成功经验和同事进行分享。可能这个业绩只是凭自己的努力得到的,也可能是通过他人的帮助得到的,不管怎样都需要员工学会分享成功后的经验。当然,员工也可以选择给大家买些水果和饮料,也可以选择请大家吃饭,在席中感谢大家的帮助,或者准备一些小礼物送给帮助过自己的那些同事,让大家感受到自己的快乐,同时为整个团队大目标的执行提供更多的动力,更快、更好地完成团队任务。

2.要让领导知道是团队成员通力合作的成果

依靠整个团队通力合作、全体成员共同努力才能完成的个人任务,在领导奖励自己的时候,一定要学会将成绩归功于整个团队,切不可为了一点奖励,贪图功劳,最终丧失人心。只有让领导知道每个成员都付出了努力,才能为同事争取一点奖励,还会在领导中留下做事顾全大局的形象,同事也会因为自己的做法而感到欣慰和温暖,在下次执行任务时,才能更加尽全力地帮助自己。

3.在分享过程中不断获取新的资源

在职场中,当员工与同事分享自己的资源、自己成功经验的时候,同事自然也会反馈给自己所需的信息,达到共赢的效果。如果你将这些资源和经验视为“私有财产”,拒绝和别人分享,久而久之,自然不会从别人那里得到任何有用的信息。所以在团队中,要想达到互惠互利的目的,就必须学会分享,同时吸收新的信息,得到新的资源。当然,要想有更多的收获,员工还需要注意观察,善于倾听,与同事不断沟通、交流。

团队合作的时候要学会分享,不仅是团队凝聚力和合作精神的体现,也是公平和公正的体现。只有懂得分享才能避免无谓的纷争,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绩,达到一举两得的目的。员工要想增强自我执行力,就必须学会依靠团队的力量,和团队成员齐心协力,在完成自己任务的前提下,还能让团队大目标得以更快、更好地实现。

第三节 合理分工,各尽所能

在当今社会,无论在职场中,还是生活中,都需要学会发挥所长,尽自己应尽的职责。完成一项艰巨的任务,仅仅靠个人力量是不行的,必须依靠团队的通力合作才能达到最佳的执行效果。而且在职场中需要依靠各种各样的计划运作,科学合理的分工可以使执行流程简单化,更能提高执行速度、缩短执行时间、减少执行中出现的摩擦并提升执行效率,让每一个员工都各尽其能。因此,只有合理地进行分工,发挥各自的优势,加强团队合作力,才是提升自我执行力的关键。

试想一下,假如在工作执行过程中,不能对任务进行合理分工,而是各持己见,自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那么,执行的过程自然就没有规律可循,也不能将自己的优势突显出来,更无法使任务得以顺利地完成,达到预期效果。所以,对工作流程进行合理分工,将自己的能力发挥到正确的地方,才能更加出色地完成任务。

孙倩是公司销售团队的基层组长,很多时候,需要负责传达上层领导对于团队的销售任务和指标。孙倩的团队有八个成员,有三个老员工在公司成立之初就鞍前马后,比较了解市场的状况。还有五个新员工,是从大学里招来的大学生,专业知识很扎实,但是,对于市场信息了解就不如那几个老员工了,而且销售技能也有待提升。

这次公司交给孙倩两种产品去销售,一款是高端产品,价格比较高,但是相应地提成也比较可观,而且还需要有较好的销售技能;另一款产品的价格比较低,属于普通阶层的消费品,提成比较低,但是却可以很好地锻炼自己。

公司经理给了他们团队整体指标,也给两款产品分别规定了相应的指标,希望两款产品能够同时得到推广。孙倩虽然觉得自己已经强调过对两款产品不能有所偏重,但还是觉得应该进行一个详细的分工,毕竟有两款销售产品,而且,也不能让销售比重有所失调。

于是,孙倩就针对此次销售目标做了一个详细的分配,让两个销售技能较好的老员工来负责高端产品的销售,并且配备了一个有较强专业知识的新员工,务必在高端产品的销售中避免意外的发生。然后又让另一个老员工带领剩下的四个新员工来销售价格比较低的产品,最主要的是低端产品的销售需要经常面对不同的消费群体,是这些新员工锻炼自己销售技能的绝佳机会。

孙倩详细地安排好任务之后,大家都开始有条不紊地工作了。经过大家的不断努力,最终孙倩所在的团队,无论是高端产品,还是价格较低的产品都超额完成了任务,并且新成员都有较大的进步,最终得到了经理的大力表扬,自然自己所带领团队也得到了丰厚的奖赏。

案例中,孙倩之所以能够在团队的执行中,完美地完成任务,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在团队执行过程中,进行了详细、合理的分工,各自发挥自己的长处,才能将整个团队团结起来,更好地完成任务。所以,在团队合作中,要将工作进行合理的分配,不断将自己和每位同事的优势发挥出来,为整个团队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所以,员工要想真正做到合理分工,各尽所能,就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在与其他成员沟通时,要勤观察,多思考

在团队工作中,要学会留心观察,设身处地地站在团队其他成员的角度来考虑问题,理解问题。在团队执行任务的时候,通过勤观察,多思考,了解其他成员的优势和劣势,将其他成员的执行也考虑周到,才能将团队各个成员的优势发挥到极致,更好地完成任务,而且不至于因为自己一个人的执行不利影响整个团队目标的实现。

2.考虑到团队其他成员的利益

在团队合作中,还必须学会将自己融入团队中,要学会在执行中考虑到其他员工的利益,不能因为这件任务的完成对自己利益比较多一点,就自己来做。要学会将其他成员的利益也考虑进去,要进行合理的分工,才能让大家在工作的时候有统一的目标和方向,不断地为完成任务而坚持不懈的工作,达到最佳的执行效果。

3.站在团队的立场上换位思考

要深刻地认识到自身利益和团队利益是紧密相关的。只有真正认识到自己的利益是建立在团队利益基础上的,才不会以自我为中心,只考虑自己的感受,才不会我行我素。而且,员工还需要学会站在团队管理者的角度上来换位思考,如何更好地为团队创造利益,完成大的团队目标,而不是只顾个人利益斤斤计较,不服从管理者的安排,最终使得工作不能合理划分,团队成员无法各尽其能。

合理分工、各尽其能不是说说而已,而是要真正将自己融入团队中,并建立团队的主人翁意识,提升自我执行的责任感,能够以良好的心态接受团队细分的工作,将自己的优势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实现团队的总目标,自然也就实现了自己的个人目标。所以,要想更好地完成任务,就必须学会依靠团队的力量,团队成员之间互帮互助,进而有效提升自我执行力。

第四节 塑造统一价值观,增强执行凝聚力

在当今社会,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教育水平也在不断地提高,自我意识也在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员工开始过于强调个人的执行力,而忽略了团队的凝聚力,究其原因,在于在团队中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价值观。执行的凝聚力就是要求每个员工有一致的目标和价值观,在执行工作任务的时候,能够有坚定的信念,不折不扣地去执行,实现团队目标。

每一个团队的管理者都希望拥有高效的执行力和战斗力的员工。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很多团队都缺乏一个统一的价值观,不能将自己团队中的各个成员的力量凝聚起来,自然就无法增强执行的力量。所以,在团队合作过程中,员工要不断塑造出一个统一的价值观,增强执行的凝聚力,最终更高完成任务。通常来说,员工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制定统一、明确的目标

每一个成员都有个人目标,这是个人努力和前进的方向。而在团队中,有统一、明确的目标能够成为全体成员努力和前进的方向,也能调动成员的积极性,成为有效执行的保障。而有统一目标的团队自然就会有统一的价值观,能够在执行过程中努力克服困难,取得最佳的执行效果。

2.和其他员工之间沟通需要到位

如果沟通不到位就会导致共同的目标得不到全体成员的理解和认可。团队成员不仅仅负责执行,还要学会进行详细的讲解和沟通,真正理解所要执行的目标,摒弃各种不好的想法,有着统一的价值观,朝着目标不断努力,自然而然地,团队成员之间的执行效率就会大大提高。

3.有团队主人翁的责任感

每一位员工都是团队的主人,都对团队的进步和发展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要摒弃内心“我是在为企业工作,和自己并没有太大的关系,做得再多、再好都是为企业服务”的想法。只有所有员工具备强烈的责任感,在执行任务过程中不敷衍了事,才能不断提高执行效率。所以,在团队中,员工要有主人翁意识和强烈的责任感,才能和团队的统一价值观融合在一起,不断增强执行的凝聚力。

4.了解分工明确带来的责任明确

团队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假如分工不明确,就可能导致责任不明确。只有合理地进行分工,让职责明晰起来,才能让团队成员有明确的执行方向,以及清楚自己最终要达到什么样的执行效果,让团队更好地运转。而且,在团队发展中,团队成员之间分工不明确就会导致责任不明确,即使计划和目标是清晰的,但是在执行任务过程中,团队成员也会因为责任不清而产生迷茫感,导致执行结果不佳的情况出现。

因此,只有将目标与责任统一起来,将团队成员的岗位进行合理安排,定岗定责,将每一个岗位的职责明确到指定的员工身上,让其明确,这就是他的责任,无论出现什么样的结果,都是他的责任。一旦有明确责任的鞭策,团队成员的执行力就会在压力下逐渐提高,团队整体目标对团队成员的约束力也会随之增大,从而起到提升团队整体执行力的作用。

5.积极营造和谐、轻松的团队氛围

团队氛围和谐是促进团队正确价值观形成的一个关键因素。团队成员之间,每个人只顾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在同事遇到困难的时候从不伸出援手,有时候还会幸灾乐祸、落井下石。久而久之,团队成员之间就只剩下钩心斗角。团队氛围不够和谐,团队之间的价值观自然很难统一,团队的协作就不容易达到默契,团队的执行力就不可能有所提高。

其实,在每一个企业,员工需要的是将自己融入集体中,以团队利益为重,和团队有着统一的价值观。只有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团队才能在执行任务过程中无往不胜。总而言之,要想成为一名卓越而有着超强执行力的员工,就必须塑造和团队一样的价值观,增强自我执行力,进而更好地达成团队目标。

第五节 众人拾柴火焰高,执行力1+1>2

时代在不断发展,当前职场中,很多员工都是“90后”“00后”,都是家里的独生子女,是家里众星捧月的“小皇帝”“小公主”,在工作中自然喜欢出风头,尽可能地展现个人风采。但是对如今的企业而言,企业需要员工能够团结在一起,获得1+1>2的执行效果,共同为了企业的发展而努力。这样才能在实际工作中取得显著的成绩,也只有这样的员工,才能拥有更好的发展前景。

当然,一个团队要想更好地获得1+1>2的执行效果,就要求每一个成员都要以大局为重,真正将自己的个人得失放下,将自己的个人追求和团队的大目标结合在一起,将团队的整体效益作为自己的追求目标。只有得到同事的支持和帮助,才能更好地发挥众人拾柴火焰高的力量,使执行力达到1+1>2的效果。

郭蕊和张洁是同一家公司的主要设计师,在这家公司,很多时候的设计都是需要她们共同来完成。今年年初,经理招聘了四个设计师助理,都是名牌大学的应届毕业生,决定好好培养一下他们,也为郭蕊和张洁减轻一点负担。这时候正好有一个重要的设计方案需要她们两个来设计,于是经理就让她们每个人各带两个新人完成自己的设计方案,自己最后再选择一个最佳方案。

就这样,郭蕊和张洁各自带着两个新人开始设计,但是郭蕊比较喜欢一个人独立完成设计,不喜欢他人在旁边协助,而且,她感觉自己作为一名资深设计师,是不需要这些新人帮助的,自己只需要在她们日后的工作中加以指导就可以,因此,此次设计方案就没有带他们一起进行,而是自己一个人加班加点地赶出来了。

张洁就不同了,她本身就是一个外向活泼的人,自己平时设计的时候,就爱听听别人的意见,因此,就让这两个新人也加入设计中,没想到两个新人的专业知识非常扎实,再加上比较年轻,想法比较新颖,还真给了张洁不少灵感,于是,她让这两个新人帮助自己完成一些简单的构思设计,然后融入自己的设计中,很轻松地完成任务,还比以往的设计更加新颖。

设计稿交出之后,毫无意外地,张洁的设计得到了老板的夸奖,而郭蕊都是根据自己固有的经验设计的,和以往一样,没有太多的突破,自然就落选了。

同样的团队成员,但是不同的设计师,设计的结果自然各不相同。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设计结果呢?一个很主要的原因就是设计师和新人之间缺乏团队意识,不能默契配合。一个高效运作的团队,同事之间真诚合作,重视各个细节,善于总结经验和教训,才能够获得1+1>2的执行效果。了解了这些之后,员工就会明白,在与团队合作过程中要想达到1+1>2的执行效果,就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在团队中善于倾听

在团队中,员工要善于倾听,才能够让自己更好地了解他人的想法,否则无法通过沟通找到更好的办法来完成任务。只有通过倾听了解不同的意见,求同存异,取长补短,才能更好地将大家集合在一起,不断加强团队的合作力,进而提升自我执行力。

2.将自己的想法准确、清晰地表达出来

在和别人合作的时候,员工要学会以讨论问题的方式提出自己的意见,不要用指示、命令的方式说出来,而且要能够接受不同的意见。当然,在合作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不同地区、不同年龄的人,各自有不同的教育背景和成长环境,这就要求员工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自己的想法准确、清晰地表达出来,从而保障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更加有效。

3.以理服人,以情动人

团队成员之间要想合作,就必须达成一致的意见和目标。但是,每一个人都是单独的个体。同样的一件事情,自然也就会有不同的想法。这个时候,要想达成合作的条件,也为了更好地完成任务,就必须学会证明自己说的是对的,也要学会用情来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要知道,沟通的顺畅要求员工不仅要学会摆事实讲道理,更要学会谈心,只有这样,才有机会和别的员工进行更深层次的情感交流,自然在执行中就能够发挥各自的优势,有更加默契的执行力,达到1+1>2的执行效果。

4.避免强势,有话好商量

众人拾柴火焰高,意思就是团结力量大。如果中间产生了利益冲突,或者因为意见不合起了摩擦,一定要学会冷静,千万不可强势地发生争执,否则会和团队中的其他成员产生矛盾,影响自己以后工作的开展,得不偿失。所以,要想达到1+1>2的执行效果,就必须在团队合作过程中,避免强势的做法,好好沟通,真正将大家凝聚在一起,才能更好地完成任务。

以上就是要想达到1+1>2的执行效果,员工必须注意的几个问题。在团队成员合作过程中,只有将各个员工凝聚在一起,才能将各自的优势集合起来,更加高效地完成任务。不仅仅是说员工一起工作,更重要的是员工与员工之间能够消除隔阂,更多的时候,能够发挥各自的专长,从而使执行的过程更快、更稳,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