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 中国的疫情年表
编纂者:约瑟夫·H.查,昆西大学(Quincy)远东史教授
这里的中国疫情年表,是根据两部传统典籍整理而成的,一为宋代(960—1279年)学者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一为18世纪集体编纂的有关传统中国文献的综合类百科全书《古今图书集成》。据此整理而成的两册有关天灾人祸的年表发表于1940年,但作者在把传统日期换算成现代公历时出现一些错误。查教授将其与正史和其他有关文献相对照,尽其所能地纠正了这些错误。此外,他还把古代地名翻译成现代中国的省名。
这样做的结果并非没有问题。在选择古代与现代省名不一致的古代地名的对应时,经常有失武断。而且,中国文献中无疑还有其他流行病记录没有被两书的编纂者注意到,因而这里也遗漏了。表中关于死亡人数的所有说法,皆是对古文献的直译,查教授没有对这些说法的可靠性予以评判;或许有些说法确实可信,而还有一些说法则可能就大有出入。然而,尽管有这样那样的缺陷,下表显然比以往用西语出版的同类资料更加确切,重大的疫病灾难也不大可能被这份记录遗漏。因此,从下表中应该能够窥见重大转折点发生时的粗略迹象,故值得于此转引。
查教授依据的出版物为,陈高佣:《中国历代天灾人祸表》(上下册),上海,1940年。
1911年之前的中国疫情年表
公元前243年 疫,遍布全帝国
公元前48年 疫、涝灾和饥荒,“隘口之东”,可能指河南、山西和山东
公元16年 疫;大规模侵入南方的胡族损员十之六七
37年 疫,江苏、江西、安徽、浙江和福建
38年 疫,浙江
46年 饥荒和疫,蒙古;十死六七
50年 疫,地点不明
119年 疫,浙江
125年 疫,河南
126年 疫,河南
151年 疫,河南、安徽、江西
161年 疫,地点不明
162年 疫,新疆和青海的军队中;十死三四
171年 疫,地点不明
173年 疫,地点不明
179年 疫,地点不明
182年 疫,地点不明
185年 疫,地点不明
208年 疫,湖北军中;2/3死于此病和饥荒
217年 疫,地点不明
223年 疫,地点不明
234年 疫,地点不明
275年 疫,河南,死者几万
291年 疫,河南
296年 疫,陕西
297年 疫,河北、陕西、四川
312年 疫,地点不明:继早先的蝗灾和饥荒而来,华北和华中顿成“废墟”;陕西纳税人只剩百分之一二
322年 疫,地点不明,十死二三
330年 疫,地点不明
350年 疫,地点不明
351年 疫,继河南起义之后
353年 疫,地点不明
379年 疫,陕西
423年 疫,华北,河南十死二三
427年 疫,江苏
447年 疫,江苏
451年 疫,江苏
457年 疫,江苏
460年 疫,江苏
468年 疫,全国;在该年第二次暴发于河南、河北、山东、湖北和安徽时,十四五万人毙命
503年 疫,地点不明
504年 疫,华北
505年 疫,华北
510年 疫,陕西;2730人死亡
529年 疫,陕西
546年 疫,江苏
565年 疫,河南
598年 疫,朝鲜战争中的中国东北地区南部
612年 疫,山东和其他地区
636年 疫,山西、甘肃、宁夏和陕西
641年 疫,山西
642年 疫,河南和山西
643年 疫,山西、安徽
644年 疫,安徽、四川和东北
648年 疫,四川
655年 疫,江苏
682年 疫,河南和山东,尸骨遍野
707年 疫,河南和山东,数千人疫死
708年 疫,河南和山东,1000人死亡
762年 疫,山东,死者过半
790年 疫,江苏、湖北、安徽、浙江和福建
806年 疫,浙江,死者过半
832年 疫,江苏、四川和云南
840年 疫,浙江和福建
874年 疫,浙江
891年 疫,江苏、安徽和湖北,湖北十死三四
892年 疫,江苏
994年 疫,河南
996年 疫,江苏、江西、安徽
1003年 疫,河南
1010年 疫,陕西
1049年 疫,河北
1052年 疫,江苏、安徽和湖北
1054年 疫,河南
1060年 疫,河南
1094年 疫,河南
1109年 疫,浙江
1127年 疫,河南,首府死者几半
1131年 疫,浙江和湖南
1133年 疫,湖南和浙江
1136年 疫,四川
1144年 疫,浙江
1146年 疫,江苏
1199年 疫,浙江
1203年 疫,江苏
1208年 疫,安徽和河南
1209年 疫,浙江
1210年 疫,浙江
1211年 疫,浙江
1222年 疫,江西
1227年 疫,华北的蒙古驻军
1232年 疫,河南,50天内9万人病殁[1]
1275年 疫,地点不明,死者不计其数
1308年 疫,浙江,26000多人死亡
1313年 疫,河北
1320年 疫,河北
1321年 疫,河北
1323年 疫,河北
1331年 疫,河北,十九疫亡
1345年 疫,福建和山东
1346年 疫,山东
1351—1352年 疫,山西、河北、江西;淮河流域驻军的死者几半
1353年 疫,湖北、江西、山西、绥远,山西的部分地区,死者十之六七
1354年 疫,山西、湖北、河北、江西、湖南、广东和广西,在湖北的部分地区,十死六七
1356年 疫,河南
1357年 疫,山东
1358年 疫,山西和河北,200000多人疫亡
1359年 疫,陕西、山东和广东
1360年 疫,江苏、安徽、浙江
1362年 疫,浙江
1369年 疫,福建,尸骨露于野
1380年 疫,浙江
1404年 疫,河北
1407年 疫,湖南
1408年 疫,江西、四川和福建,78400人疫死
1410年 疫,山东(6000人死)、福建(15000户消失)
1411年 疫,河南和陕西
1413年 疫,浙江
1414年 疫,河北、河南、山西和湖北
1445年 疫,陕西、浙江和福建
1454年 疫,江西和湖北
1455年 疫,陕西、浙江和甘肃
1461年 疫,湖南、湖北、广东和陕西
1471年 疫,贵州
1475年 疫,江西和福建
1480年 疫,福建
1481年 疫,江西和贵州
1486年 疫,福建
1489年 疫,湖南,阖村阖城尽殁
1492年 疫,浙江
1495年 疫,东南地区
1500年 疫,广西
1504年 疫,山西
1506年 疫,湖南、湖北、两广、云南和福建;死亡率极高
1511年 疫,浙江
1514年 疫,云南
1516年 疫,湖北
1517年 疫,福建
1519年 疫,浙江、河北和山东
1522年 疫,陕西
1525年 疫,山东,4128人死于此病
1528年 疫,山西
1529年 疫,湖北、四川和贵州
1532年 疫,陕西
1533年 疫,湖北、湖南
1534年 疫,浙江、湖北和湖南
1535年 疫,福建
1538年 疫,广西
1543年 疫,山西
1544年 疫,山西和河南
1545年 疫,福建
1554年 疫,河北
1556年 疫,福建
1558年 疫,贵州
1560年 疫,山西
1561年 疫,湖北
1562年 疫,福建,十七而亡
1563年 疫,江西
1565年 疫,浙江和河北
1571年 疫,山西
1573年 疫,湖北
1579年 疫,山西
1580年 疫,山西
1581年 疫,山西
1582年 疫,河北、四川、山东和山西
1584年 疫,湖北
1585年 疫,山西
1587年 疫,江西和山西
1588年 疫,山东、陕西、山西、浙江和河南
1590年 疫,湖北、湖南和广东
1594年 疫,云南
1598年 疫,四川
1601年 疫,山西和贵州
1603年 疫,浙江
1606年 疫,浙江
1608年 疫,云南
1609年 疫,福建
1610年 疫,陕西和山西
1611年 疫,山西
1612年 疫,浙江和陕西
1613年 疫,福建
1617年 疫,福建
1618年 疫,山西、湖南、贵州和云南,在山西,尸横遍野
1621年 疫,湖北
1622年 疫,云南
1623年 疫,云南和广西
1624年 疫,云南
1627年 疫,湖北
1633年 疫,山西
1635年 疫,山西
1640年 疫,浙江和河北
1641年 疫,河南、河北、山东和山西,处处死尸枕藉
1643年 疫,陕西
1644年 疫,江苏、山西和内蒙古
1653年 疫,内蒙古
1656年 疫,甘肃
1665年 疫,山东
1667年 疫,甘肃
1668年 疫,河北
1670年 疫,内蒙古
1673年 疫,东北地区
1677年 疫,江苏和陕西
1680年 疫,江苏
1681年 疫,云南
1683年 疫,湖北
1692年 疫,陕西
1693年 疫,山东
1694年 疫,浙江和海南岛
1697年 疫,江苏、江西和山西
1698年 疫,山东和山西
1702年 疫,广东
1703年 疫,内蒙古、山东和海南岛
1704年 疫,河北、山东、浙江和陕西
1706年 疫,湖北
1707年 疫,广东、广西、河北和湖北
1708年 疫,湖北、内蒙古、江西、甘肃和山东
1709年 疫,江苏、安徽、浙江、山东、陕西、广东、福建和江西
1713年 疫,广东
1714年 疫,广东
1717年 疫,浙江
1721年 疫,陕西
1722年 疫,浙江
1723年 疫,河北
1724年 疫,山东
1726年 疫,江苏、山西、广东和河北
1727年 疫,广东和湖北
1728年 疫,江苏、浙江、陕西、山西、河北、湖北、安徽,以及长城东端
1733年 疫,江苏
1742年 疫,安徽
1746年 疫,湖北
1747年 疫,河北
1748年 疫,山东
1749年 疫,江苏、江西
1756年 疫,江苏、安徽和福建
1757年 疫,浙江和山西;在西部边境的新疆,每个染上该病的人都无一例外地死去
1760年 疫,山西、浙江和甘肃
1767年 疫,浙江
1770年 疫,甘肃
1775年 疫,河北
1783年 疫,浙江
1785年 疫,江苏
1786年 疫,江苏、安徽、山东和河北
1790年 疫,甘肃和云南
1792年 疫,河北
1793年 疫,浙江
1795年 疫,浙江
1797年 疫,浙江
1798年 疫,山东
1800年 疫,浙江
1806年 疫,河北和陕西
1811年 疫,甘肃
1814年 疫,湖北
1815年 疫,江苏、安徽和山东
1816年 疫,河北
1818年 疫,山东
1820年 疫,江苏、山西和浙江
1821年 疫,河北、山东和云南
1822年 疫,河北和陕西
1823年 疫,江苏和河北
1824年 疫,河北
1826年 疫,山东
1827年 疫,山东
1831年 疫,浙江
1832年 疫,湖北、陕西和山东
1833年 疫,山东、河北和浙江
1834年 疫,江苏和浙江
1835年 疫,山东
1836年 疫,甘肃、广东和山东
1839年 疫,河北
1842年 疫,江苏、湖北
1843年 疫,湖北、江西和浙江
1847年 疫,陕西
1848年 疫,陕西
1849年 疫,浙江
1853年 疫,河南,1万多人死于此病
1855年 疫,甘肃
1856年 疫,陕西
1861年 疫,山东
1862年 疫,湖北、江苏、浙江、河北和山东
1863年 疫,甘肃、浙江和陕西
1864年 疫,湖北、江西和浙江
1866年 疫,甘肃
1867年 疫,山东和河北
1869年 疫,湖南、甘肃和湖北
1870年 疫,湖北和河北
1871年 疫,陕西和湖北
1872年 疫,浙江和湖北
1895年 疫,河北
1911年 疫,东北地区
【注释】
[1]9万人当为90万人之误,据《金史》记载,金天兴元年(1232年),元军围攻汴京,五月,“汴京大疫,凡五十日,诸门出死者九十余万,贫不能葬者不在是数”。(《金史》卷十七《哀帝纪上》,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二册,第38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