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历史批评对中国电影发展的限制

第二节 社会历史批评对中国电影发展的限制

社会历史批评在发展过程中,自从获得马克思主义的文艺思想作为基底,以“美学的观点”与“历史的观点”作为双楫,它就拥有了科学的形态。但就这种方法在中国的实际运用来看,社会历史批评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由于受中国“重实行”、“重功利”等哲学思想的制约,加上近代以来中国经济、文化落后,内忧外患深重,启蒙救亡的任务艰巨,于是,社会历史批评中社会、阶级、政治的因素被置于电影评判的首位,在批评实践中带有过于浓厚的功利色彩。加上“左”倾思想和教条主义的影响,使它曾一度沦落为政治的婢女,在相当长时间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也对电影创作的发展造成了不良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