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实践》简介
《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实践》这本书是由.胡辉 谢静 吴旭著创作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实践》共有94章节
1
前言
自1964年在加拿大召开的国际环境质量评价学术会议上首次提出“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以来,其理论、方法和实践过程得到了不断发展、丰富和完善。环境影响评价已经成为环...
2
目录
目 录 前言 第一章 环境评价概述 第一节 基本概念 一、环境与环境保护目标 二、环境容量与环境承载力 三、生态保护红线与“三线一单”原则 四、环境影响评价及环...
3
第一章 环境评价概述
...
4
第一节 基本概念
...
5
一、环境与环境保护目标
1.环境 环境(《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二条)是指影响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
6
二、环境容量与环境承载力
1.环境容量 环境容量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实体,是任何一个区域或流域为维持其自身的生态平衡而允许污染物存在的最大容纳量。环境容量既包括环境本身的自净能力,也包括环境...
7
三、生态保护红线与“三线一单”原则
1.生态保护红线 生态红线是指为维护国家或区域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系统完整性和生物多样性而划定的需要实施特殊保护的区域。它主要分为重要生态功能区、陆地...
8
四、环境影响评价及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1.环境影响评价 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
9
第二节 环境评价依据
...
10
一、法律方面的依据
环境影响评价的最基本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的第九条和第二十六条,即“国家保障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保护珍贵的动物和植物。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用任何手段侵占...
11
二、相关的环境标准
1.环境标准 1)国家环境标准 国家环境质量标准、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或控制标准)、国家环境监测方法标准、国家环境标准样品标准、国家环境基础标准和国家环境保护行...
12
三、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及相关技术规范
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和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编制,均应该按照相应技术导则中确定的技术方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影响评价...
13
第三节 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原则与规范
...
14
一、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原则
1.基本原则 环境影响评价遵循的基本原则即“环境影响评价必须客观、公开、公正,综合考虑规划或者建设项目实施后对各种环境因素及其所构成的生态系统可能造成的影响,为...
15
二、环境影响评价服务准则
1.技术服务人员的职业道德 《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制度暂行规定》第十六条要求,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在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业务活动时,必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行业...
16
三、环境影响评价的法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对规划编制者和规划审批者、建设单位和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服务单位及个人违反环评法规定的行为,给出了各自将承担的法律责任。 1.规划编...
17
第二章 环境影响识别及环境承载力分析与实践
规划项目和建设项目在实施过程均会对环境造成某些方面的环境影响,这些环境影响可能是大气环境、水环境和生态环境等方面或其他方面。这需要技术服务人员根据项目的基本信息...
18
第一节 环境影响识别方法及评价因子的筛选
规划或建设项目的实施离不开其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其存在必然引起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变化。这种变化可能是和谐的,也可能使项目与环境之间长期不和谐。因此...
19
一、环境影响识别的基本内容
1.环境影响识别的对象 规划或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识别包括两大类: (1)环境影响识别:水、气、土壤和生态等环境要素的识别; (2)环境影响程度识别:极端不利、非...
20
二、环境影响识别的基本步骤
规划项目或建设项目的实施过程,是通过一系列的“活动”逐步展开实现的。这些“活动”多种多样,对于建设项目而言一般按四个阶段划分,即建设前期(勘探、选址选线、可研与...
21
三、环境影响识别的基本技术方法
(一)技术方法选择的基本原则 在规划或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识别中,在技术上一般应考虑以下方面: 1.规划或建设项目的类型 (1)规划项目:总体规划、区域规划还是专...
22
四、环境影响评价因子筛选方法
应根据规划项目和建设项目的性质、特点,以及当地环境质量状况和要求,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因子的筛选。对于大气环境、水环境或生态环境,规划项目或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的评价...
23
第二节 环境承载力分析方法
区域开发和可持续发展是当前区域经济发展中所面临的两个重要问题,实际上表现为如何协调区域社会经济活动与区域环境系统结构的相互关系。这就是区域环境承载力所要解决的问...
24
一、环境承载力分析的指标体系
环境承载力是指某一时期环境系统所能承受的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能力阈值。在一定时期、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可以将环境系统自身的固有特征视为定值,则环境承载力随人类经济...
25
二、自然资源承载力分析方法
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规划项目或建设项目的建设及运行,必须依托区域的自然资源,包括水资源、土地资源和生态资源等自然资源,而自然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资...
26
三、环境污染承载力分析方法
区域环境对生产、生活中排放的污染物具有一定的承载能力,这种承载力的大小可以采用定性、半定量或定量分析方法进行判断,如果能够做到定量分析最好。其中:定性分析可以采...
27
第三节 环境容量计算方法
目前,环境容量测算被认为是开展区域环境污染防治精细化管理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它可以为区域环境质量管理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任何一个区域或流域为维持其自身的生态平衡而...
28
一、大气环境容量计算方法
大气环境容量是指在给定的区域内,达到环境空气保护目标而允许排放的某种大气污染物总量,或者是基于某种标准限值区域所能承载的污染物最大排放量。特定地区的大气环境容量...
29
二、水环境容量计算方法
水环境容量是指在给定水域和水文、水力等条件,给定排污口位置,满足水环境保护目标情况下而允许排放的某种水污染物总量,或者是基于某种水质标准限值所能承载的污染物最大...
30
三、生态容量计算方法
1.生态容量的基本概念 任何一个地域都有其生态容量,即生态承载力。生态容量的定义是,在不损害有关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和功能完整的前提下,一个地区能够拥有的生态生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