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开 “标准答案”开启正能量
前不久,看到一篇报道说,幼儿园的一名女老师问孩子们:“雪融化了是什么?”班里很多同学都喊 “是水”,只有一个小男生大声地说:“雪融化了是春天。”结果可想而知,这位老师批评了这个小男孩,并且严厉地指出,标准答案应该是,雪融化了就是水。
从我们上学开始,标准答案似乎就如影随形,就连写篇文章的读后感,老师都会要求尽量和范文 (即所谓的标准答案)相一致。说标准答案摧毁了我们的教育,未免有些夸张,但标准答案确确实实给我们的教育带来了许多问题,这是毋庸置疑的。
那么,什么是标准答案呢?传统意义上认为,标准答案是最合理、最合乎问题的解决方案。其实,对于很多问题来说,由于每个人的知识结构和关注点不同,每个人提出的解决方案和给出的最终答案也会不尽相同,要想让答案完全一致,似乎是很难的一件事情 (当然,数学严密的推理是除外的)。
尤其是面对现实生活中发生的各种问题,解决的方案可能会有好多种,这时所谓的标准答案在这里是派不上用场的,它只会限制了我们的思维,束缚我们的想象。
开启我们身上的正能量,非常重要的一步便是:抛开所谓的标准答案。只有抛开标准答案,我们的视野才不会局限在一个解决方案上,我们会想到与这个问题有关的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然后挑选其中对我们最有益同时风险又最小的方案。一个这样思考问题的人才能真正开启自己身上的正能量,朝成功更近一步。否则,他将是一个故步自封、目光短浅的井底之蛙。
有这样一个故事:
从前,在一个偏远的小乡村,有一个无比虔诚的神甫,他对创造自然界又关爱人们的上帝深信不疑。有一次,这个村子连续下了好几天的大雨,很不幸,洪水开始淹没整个村子。
神甫的教堂也被冲毁了。神甫呆呆地站在教堂门口,这时水已经淹到了他的膝盖,一个救生员驾着小艇过来了,对神甫说:“神甫,赶快上来吧!不然洪水会把你淹死的!”神甫说:“不!我深信上帝会来救我的,你先去救别人好了。”过了不久,洪水已经淹过神甫的胸口了,神甫只好勉强站在祭坛上,继续等待他的上帝。
这时,又有一个警察开着快艇过来,跟神甫说: “神甫,快上来,不然你真的会被淹死的!”神甫说:“不!我要守住我的教堂,我相信上帝一定会来救我的。你还是先去救别人好了。”
又过了一会儿,洪水已经把整个教堂淹没了,神甫只好紧紧抓住教堂顶端的十字架。一架直升飞机缓缓地飞过来,飞行员丢下了绳梯之后大叫:“神甫,快上来,这是最后的机会了,我们可不愿意见到你被洪水淹死。”神甫还是意志坚定地说:“不!我要守住我的教堂。上帝一定会来救我的。你还是先去救别人好了。上帝会与我同在的!!”
洪水滚滚而来,固执的神甫终于被淹死了……神甫上了天堂,见到上帝后,他很生气地质问上帝:“主啊,我终生奉献自己,恭恭敬敬地伺候你,可为什么当灾难到来时,你却不肯救我!”上帝说: “我怎么不肯救你?第一次,我派了救生员来救你,你不接受;第二次,我又派一名警察去救你,你还是不接受;第三次,我再派一架直升飞机来救你,结果你还是不愿意接受。所以,我以为你急着想要回到我的身边来呢?”
看完这个虔诚又固执的神甫的故事,我们在笑他的固执和愚昧的同时,也会想为什么明明神甫可以保全一条生命,结果却丢掉了?没错!就是因为他固执地相信自己的标准答案——上帝!他以为上帝看到他的处境会亲自来救他,殊不知是上帝派了其他人 (即标准答案的变式)来救他,如若他懂得上帝 (即标准答案)不止一个,那么他可能就会幸运地保全他的性命。
其实,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有太多的障碍,大多是由于过度的固执与愚昧无知所造成的。很多人偏执地只相信自己的标准答案,而当别人伸出援助之手时,往往视而不见,结果就造成了很多的悲剧。
心理学家曾经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将一条最凶猛的鲨鱼和一群热带鱼放在同一个池子里,然后用强化玻璃隔开。最初,鲨鱼每天不断地冲撞那块看不到的玻璃,谁知这只是徒劳,它始终不能到对面去。而实验人员每天都会放一些鲫鱼在池子里,尽管鲨鱼不缺少猎物,但它仍想到对面去,想去尝尝那些热带鱼的美味。
所以,鲨鱼每天仍是不断地冲撞那块玻璃,它试了每个角落,每次都是用尽全力,但每次都弄得伤痕累累,有好几次都浑身破裂出血。这样持续了好些日子,每当玻璃出现裂痕,实验人员马上就换一块更厚的玻璃。
后来,鲨鱼不再冲撞那块玻璃了,对那些斑斓的热带鱼也不再注意了,好像他们只是墙上会动的壁画。它开始等着每天会固定出现的鲫鱼,然后用他敏捷的本能进行狩猎,好像找回了在海中不可一世的凶狠霸气,但这一切只不过是假象罢了。实验到了最后的阶段,实验人员将玻璃取走,但鲨鱼却没有反应,每天仍是在固定的区域游着。鲨鱼不但对那些热带鱼视若无睹,甚至于当有些鲫鱼逃到那边去时,他就立刻放弃追逐,说什么也不愿再过去。
其实,这条凶残的鲨鱼又何尝不是一条固守 “标准答案”的懦弱鲨鱼呢?当他被之前的透明玻璃弄得伤痕累累时,他就已经固执地相信了一个标准答案,即凭自己的能力永远无法穿过透明玻璃。结果,哪怕到最后,当实验人员拿掉透明玻璃时,鲨鱼连尝试一下的勇气都没有了,只能静静地待在他的领地里了。
生活中的我们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当失败一次次地将我们打趴下时,我们就会怀疑自己的能力,我们会给自己设定一个标准答案,即我们并不适合干这个或者那个。随之,我们会用这个完美的借口来说服我们自己,给我们的失败找到顺理成章的理由。
我们就像那条池子里的鲨鱼,自己限制了自己的发展空间。很多时候,我们都败给了自己的标准答案。当你认为自己山穷水尽时,不妨静下心来仔细思考一下,或许会找到更好的答案。
在很多的现代人看来,大学生毕业就应该顺理成章地找工作,等工作稳定了就要买房,然后娶妻生子。这应该是传统的标准答案了。可生活真的只有这一种标准答案吗?
事实上,就每个人而言,生活的轨迹是变化万千的。跟你一起长大的人,未必一起上了学;跟你一起上了学的人,未必一出校门就找到了好工作;跟你一起找到了好工作的人,未必就会买房;跟你一起买了房的人,未必紧接着就会结婚……跟你的标准答案不一样的人,你不能说他就没有任何成就,他就不幸福!
我们的教育和生活不能仅仅只有标准答案,当全国上下遵循一条思维路径时,我们就要想,这样的人生是否还有意义?因为你的现在和将来,你完全可以在另一个人身上找到。
抛开所谓的标准答案,不让我们的思维在标准答案中僵化和腐朽。你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