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放屁这件事

关于放屁这件事

如果你觉得上一节讲述的内容很有意思,说明你对世界上的怪问题情有独钟,我打赌对放屁这件事你也感兴趣。

这本书到底有多无聊,放屁这件事已经上升到科学的高度,前面刚聊完抠鼻屎,转眼开始研究放屁,建议口味不够重的读者略过这几节。

曾经看过一个脑筋急转弯:“在电梯里,什么东西要小心轻放?”一直以为是玻璃之类的东西,没想到答案是“屁”。

放屁这件事是有学问的,俗话说,响屁不臭,臭屁不响。无论哪一种情况,都不适合在电梯里放屁,要不场面得有多么尴尬啊。

当然也有例外,有些人心理承受能力极强,面不改色心不跳,相当淡定,让人很难怀疑到他们。还有些人因为长得漂亮而占了便宜,人们总是会习惯性地认为,在公开场合放屁一定是那些素质低、长相丑陋的人干的事。

人为什么会放屁?这是肠道正常运行的表现,没什么好说的,不放屁或放屁过多过臭才是问题。

放屁太多可能与常吃一些产气的食物有关,放屁太臭则可能与进食了过多蛋白质食物有关。最严重的不是放屁太多太臭,至少“受害者”是他人,而无屁可放则是自身出了问题,要考虑是不是患了炎症、痔疮、便秘等症状。如果放不出屁,还伴有肠绞痛,那么赶紧就医吧。

放屁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对健康有益。有科学家调查发现,一个人每天放屁大约14次,释放的废气500毫升左右。所以,不怕尴尬,有屁就放,当然最好还是避开公共场合,到人少的地方“小心轻放”。此外,还有英国学者发现,放屁可以有效预防癌症。

在此,建议那些绅士淑女,不要为了优雅的形象而憋屁,只有放出来才健康。当然,在公共场合还是尽量忍一忍。

放屁这件事写到这里还没有完,在英国有一位很负责任的护士提出了一个问题:屁里面到底有没有细菌?

她为什么提这个问题呢?因为在给一位病人做手术的过程中,她忍不住放了一个屁,而手术需要无菌环境,她就担心自己的屁污染手术室。

这位护士为此求助了英国的卡尔·克鲁泽尼基医生。卡尔医生听后也很感兴趣,之前没有关注过这么奇特的问题,于是约上微生物学家卢克·坦南特一起,搞了一个简单的实验。

实验是这样的:卡尔和卢克找了一位同事,让其在穿裤子和脱裤子两种情况下,分别对着培养皿放屁。

第二天,研究人员发现脱了裤子放屁的效果果然强烈,被喷过的培养皿长出了两种不同的细菌,分别是人体肠道内和皮肤上常见的细菌。而隔着裤子放屁就不同,显然被隔离了,被喷过的培养皿中没有任何细菌。

研究者认为,裤子起到了过滤作用。那么,结论出来了,在脱裤子放屁的情况下可能会污染手术室,而穿裤子放屁则不用担心。

此外,研究人员指出,即便是脱裤子放屁排出的两种细菌,对人体也是无害的。

附:关于放屁的科学冷知识

1.每人每天平均放14个屁,排出500毫升左右的气体。

2.响屁之后10秒左右旁人才会闻到,你要抓紧时间撤。

3.屁里含有甲烷,但正常情况下不会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