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会做梦

我们为什么会做梦

科学家和睡眠专家通常都能观察出人是否在做梦。睡眠周期里的快速眼动阶段就是人做梦的时候。

人们在睡眠过程中,有一段时间脑电波频率变快,振幅变低,同时还表现出心率加快、血压升高、肌肉松弛,最奇怪的是眼球不停地左右摆动。为此科学家们把这一阶段的睡眠,称为快速眼动睡眠,

快速眼动睡眠期,又叫异相睡眠、积极睡眠。快速眼动以外的其他睡眠阶段,称为慢波睡眠,又叫安静睡眠。

虽然科学家能看出人们是否在做梦,但他们至今并不清楚做梦这个行为存在的原因和意义。它可能是一种回顾或者是释放日常压力的方式,可能是一种人类无意识的思考和解决困难的方式,也可能是一种大脑在应对威胁和危险时的自我保护。还有人认为做梦有可能是大脑在对信息进行分类、归档和储存,从而产生了短期和长期记忆的生化反应。也许它在帮助你协调和解释过去和当下的经历,从而准备好应对未来。

无论做梦的原因是什么,它都是人类的基础生理活动。它常常出现在我们的生活里,让我们的日子丰富多彩,并且时刻提醒着我们,我们的内在世界其实和外面的世界一样深不可测。

同学们,你们能否记住梦的内容?”

老师,我能记住白天做的梦!”

白日梦谁都记得住,因为没睡着,又过于美好。至于夜里做的梦,有些人能记住,有些人记不住,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如果说前面的问题科学家没有真正地解决,这个问题他们已经有了结果。

科研人员为了研究其中的奥秘,特意找来36名志愿者,为他们播放音乐,然后突然喊他们的名字,观察脑电图的变化。

该测试分别在清醒和入睡两种状态下进行(这里的清醒状态并不是指做白日梦),测试后分出记忆能力强的一组和记忆能力弱的一组,前者几乎每一天都能回忆起前一天晚上做梦的内容,而后者一个月也就能记住一两次。

在睡眠状态下,研究人员轻声呼喊他们的名字,两组测试者的脑电波反应是一致的。然而在清醒状态下,当听到他们名字时,记梦能力强的一组脑电波中的阿尔法波下降持续时间更长,说明他们的大脑更加活跃。也就是说,他们投入声音处理的区域可能更多。

记梦能力强的一组在夜间会频繁醒来,夜里醒着的时间为半小时左右,而记梦能力弱的一组为14分钟左右。结果表明,记梦能力强的一组对声音等刺激的反应更大,睡觉时更容易醒,因此更容易记住刚才做梦的内容。

每个人的大脑中都有一个负责记录梦境的区域,睡眠时梦就储存于此。研究人员有一种假设,但未经证实,就是经常可以记住梦的人,做梦的数量也更多。

在我看来,经常记住梦有利有弊,因为梦是白天经历的投射,我就习惯在梦里琢磨白天工作上的事,经常会想到很多不错的点子。年轻的时候有激情,因为我知道自己第二天醒来记不住昨晚的梦,所以如果遇到好点子,我就爬起来记在纸上。

不过,随着年纪增大,即便梦里想到“惊世骇俗”的点子,我也选择“随遇而安”了,第二天早上能想到多少是多少。因为我一旦半夜起来,之后就会辗转反侧不能入眠,基本上这一宿再加上第二天白天都会非常痛苦,有时候还会头疼。

做梦这件事是很累的,你要是再把梦里的内容都记住,估计睡眠质量也好不了。每天白天就已经很忙了,需要思考、记录的事情那么多,夜里还不能休息,该多累啊。所以,我一点都不羡慕那些人记梦的能力,相反,比较羡慕那些倒头就睡,一觉醒来什么梦境都不记得的家伙,如此洒脱的人生也是一种境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