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什么夜里尿尿少
睡着了、喝水少、憋着呢,这些都是夜里尿尿少的原因,不过这件事也要从科学角度分析。
科学研究显示,夜晚尿尿少的原因可能与昼夜节律生物钟有关。
科学家又找到了他们的合作伙伴小白鼠,开始进行基因改造,被改造的小白鼠缺少两种和昼夜节律有关的基因Cryptochrome-1和Cryptochrome-2,结果造成它们昼夜节律紊乱。
研究人员开始对比被改造之后的小白鼠与正常小白鼠的排尿模式,包括尿量和排尿频率等。
结果显示,虽然正常白鼠与被改造白鼠的尿量相同,但是前者在清醒状态下排尿更频繁,后者则没有昼夜规律,也就是说,想尿就尿。
关键在于一种叫作Cx43的蛋白质,它决定了膀胱的容量。Cx43越多意味着膀胱容量越小,正常小白鼠并不是晚上就不产生尿液了,而是因为夜间Cx43浓度降低,膀胱容量增大,能够盛放更多液体,所以排尿没那么频繁了。
所以,科学家认为,人类晚上排尿少的原因也与昼夜节律生物钟有关。正常的成年人很少起夜的原因也在于此。
还有,很多人晚上喜欢憋尿,宁可忍着也不起床。那么,这就涉及尿道括约肌,简单地说,它起到了“阀门”的作用。
先来了解一下排尿过程:尿液从肾脏生成,经过输尿管汇入膀胱,再从膀胱经过尿道排出体外。
在这个过程中,尿道括约肌就是“把门的”,只要时机合适,大脑就会下令“开闸放水”,如果时机不合适,大脑就会让你再忍忍。
尿道括约肌的作用很关键,如果你的尿道括约肌松弛,那么就不好了,有可能当你咳嗽、大笑、打喷嚏的时候,尿液就会流出来。
场面真是太尴尬了!
很多患有尿频尿急症状的人,就是尿道括约肌松弛导致的。患者可以通过练习治疗,如收缩尿道、肛门、会阴,严重的患者可以考虑手术治疗。
与走到哪里都想尿尿相比,憋尿也是不健康的,通过故意收紧“闸门”的方式,的确可以调整排尿时间,但是长期这样做会影响到泌尿系统中的每一个器官。
经常憋尿,会导致膀胱被撑大,由于膀胱不具备记忆功能,所以就会像老化的皮筋一样,最终失去弹性。简单地说,就是膀胱对压力不再敏感,不再及时向大脑传输“该尿尿了”的信号。
的确如此,尿液不会停止生成,如果没有意识主动排尿,膀胱就会积累越来越多的液体,甚至有些人肚子都被撑大了,还没有尿意。这种情况就会造成尿潴留,这就危险了,只能借助导尿管往外排尿,或者借助体外穿刺的方式排尿。
另外,经常憋尿,细菌丛生,很容易造成感染,影响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