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访谈
问:酒瓶是广告中一个比较常见的被摄物体,在您的工作经验中,一般对于酒瓶打光您有什么常用的处理方法?
答:首先我会根据不同的酒类产品,用不同的布光方法,将形状、纹理、颜色不同的透明玻璃酒瓶营造出不同的光线效果。早些年拍摄这类广告,特别是使用胶片拍摄时,普遍用灯量都比较大。有时为了柔化光质,要用高强度的聚光灯穿透好几层柔光片去照明被摄物,比如用柔光片(四周用框架绷紧的3030、3032等柔光纸),或用四周用合金框架绷紧的面积较大的柔光布框,把被摄物包围起来,再用灯去打每一块柔光片或柔光布,正面用一块米波罗反光板照明被摄物(4m×4m、12m×12m或者20m×20m的片子),如下图所示。这种传统的布光用灯较多,相互之间的漫射杂光会影响被摄物细节光影的表现,由于照明光源过于繁琐使得被摄物的轮廓光不单纯、不整体,轮廓线细部会有许多衔接不流畅的接缝。过于繁杂的照明方式并不一定能获得最好的光线效果,而且会给自己带来很多不必要的困难,比如要消耗大量的时间去调整每一个灯位,遮挡杂光时有可能会顾此失彼、手忙脚乱等,要尽量避免这种吃力不讨好的工作状态。
问:能否具体地详细说明一下怎么给酒瓶打光?
答:我们用第一个实例来说明用反射光源作为轮廓光给酒瓶打光,如下图所示。我们只用一盏灯来进行这个酒瓶轮廓的塑形光,就是说我先用一个灯去打光(1kW钨丝聚光灯),然后用其他东西再去找(附件:反光板、柔光片、黑旗等)。例如,这台打反光板的1kW聚光灯,首先要确定它的照明位置,这就需要我们有限度地不断前后左右、高低仰俯地去找到适合你所需要的光线角度。往前挪一点、往后拉一点,或升高或降低这个灯时,光效都会有所不同。找灯位时要注意灯与反光板的反射角度,同时也要关照到灯与画面的关系,最起码照明灯具等不能进画,酒瓶和聚光灯后方的反光板我们同样也可以前后左右、高低仰俯去调整它的位置。
咱们多看几种酒瓶在反光板的光线作用下的变化(演示现场,徐欧老师操作并挪动着1kW聚光灯,使灯的光心以不同角度、不同的亮度直接照射着固定下来的反光板)。随着1kW灯位的不断改变,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酒瓶上光效的细节差别。当你选择了你所需要的某一位置的光效时,就把灯位固定下来。这种光我经常用做玻璃器皿和酒类产品的基本造型光。有时可能需要调整聚光灯在反光板上的光心位置,有时反光板又需要往左一点或右一点,给酒瓶塑形和打透酒液的时候我是这么去做的。至少我需要打玻璃器皿较暗轮廓的时候用这个方法很有效。我们现在仔细观察,此时酒瓶的轮廓较暗,由于玻璃对光的折射作用,较暗的轮廓中产生了许多微小的高光点,层次丰富,玻璃的质感晶莹剔透。
实例1 酒瓶照明俯视图
实例1 酒瓶照明侧视图
问:请问一般照明玻璃器皿可以用什么样的打光方法来做,可以比较简单又能够有比较好的效果?
答:用米波罗或高亮度金属面反光板,或者也可用不同的色彩反光面在逆光的位置,把酒瓶和酒液打透,下图中酒瓶的轮廓是较暗的,较暗的边缘可配合较亮的背景,产生明暗、色彩的对比关系,再利用适当焦距镜头的景深等因素,综合强化酒瓶、酒液的质感及主体与背景的立体空间,这是照明玻璃器皿的方法之一。
问:是否可以用聚光灯从逆光方向直接打玻璃酒瓶这种方法来打光?具体用的是多少瓦的灯?
答:可以。用灯的方法和上面的例子是基本相同的,直射光灯位的垂直高度、水平方向同样可以低一点、高一点或者左一点、右一点,你就会慢慢找到某种光线变化,发现在酒瓶上会呈现出与上图散射光照明不同的效果,它的高光更明亮,酒瓶整体的明暗对比更鲜明,细部层次的反差会更大一些。拍摄静物时其细节的变化平时要多留心观察,为了照顾背景和镜头进光的原因,把这种角度低一点的灯往某一边摇,边摇边观察酒瓶上的变化,根据你对酒瓶光线的造型需要,精确地控制照明光线在酒瓶上的位置,然后把灯具上的上下左右仰俯螺扣锁死固定下来。
问:在找光位的过程中如何最终确定是用什么样的光照效果来给被摄物体打光?
答:在这个问题上首先就是要看摄影师自身的理解,根据摄影师的理解需要什么样的画面效果,要根据厂商的需求并结合个人的审美感受和喜好去布光。
其次就是要看你喜欢在产品上呈现出什么样的光线效果,你喜欢酒液变成什么样。比如说我先做轮廓光,然后做酒瓶的商标光,做完商标之后我再做背景的光线,整体的效果光打好后,还可以进一步挖掘一些更精彩细致的光影变化。
接下来我们用米波罗反光板上的反射光,从逆光的方向给酒瓶打光(酒瓶塑形光、酒液透明光),酒瓶的整体光效是柔和的,然后我们可以用照明技巧,进一步在酒液里面做一些光影变化的文章。我们可以让较柔和的酒液亮部层次再增加一些更硬朗的高光层面,使得酒液的层次更细腻丰富。在影视广告中,影像质量的优劣会直接影响到广告宣传的作用。我们常遇到一些这样的酒类产品客户,不管是在前期文案或亲自到产品的拍摄现场,他们常会提出要把酒拍透的要求。是否具备一套行之有效、巧妙而多样的照明方法,是完成客户需求、增强产品魅力、吸引顾客眼球的关键因素。现在我们利用一块面积较小的金属表面亮板(或诸如小镜子等反光材料),去反射1kW聚光灯,用金属面亮板的反射光叠加照明酒液,使得酒液较柔的亮部层次中增加了一些高光成分,此时我们可以看到酒液的效果更鲜明透彻。
这是面积较小、反射率较高的亮板,在整体柔光照明中提高画面高光或暗部反光层次的一个实用方法。如果使用的巧妙得当,往往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我还要重复一次,一个灯能解决问题的,就尽量不要多用第二个灯。用灯量要做减法,挡光时要做加法。一是因为灯用多了,亮度就会增加,各种杂光相互交叉影响;二是因为很多精彩的光效是要靠黑旗、挡光板、纱等照明附件的遮挡配合才能做出来。在一个过亮的和漫射光难以控制的空间里,是不可能拍摄出层次丰富、变化多样、生动感人的画面的。另外我不希望拍摄出的每组镜头是单张静物图片的排列、组和,要使光线呈现出独特的运动感。在背景光、塑形光、特殊效果光的相互配合下,在有限的空间里创造出一种具备影像画面造型特点的、富有动感的光线效果,不厌其烦、精意求精地处理画面中每个细节的光线变化,是摄影、灯光必须完成的重要造型任务之一。如下页俯视图和侧视图所示。
实例2 酒瓶照明俯视图
实例2 酒瓶照明侧视图
实例3 酒瓶照明侧视图
问:我们注意到,往往玻璃酒瓶上都会有厂家的商标,而这个商标在光效上表现得是否好看对于画面整体有很大影响。请您继续演示和讲解对于酒瓶正面和商标一般都会采用什么样的布光方法?
答:好的,酒和酒瓶商标的正面光效有很多种处理方法,我现在演示其中一种(老师让助手拿来一块米波罗反光板,在酒瓶正面偏右侧的位置打散射光)。这个时候就需要找一个助手不断地晃动反光板来找一下光线的反射角。如此尝试去操作,一般很快能找到反光板的散光与商标形成反射角的照明位置,并熟练地将反光板用魔术腿加以锁定。由于散射光与商标的这种特殊的夹角关系,我们可以看到在大体不影响之前所做的这个酒瓶的整体光效的前提下,这个正面的光使得商标上的金字闪闪发光颇具质感,衬底的图案也清晰可见。这是一种常规的处理正面光的方法(如上图所示)。
问:您刚才讲的布光方法是比较基础的,一般来说都会考虑一种对于酒瓶的布光尝试。那么您觉得这种布光方法的适用范围究竟有多广?如此打出来的光效就足够了么?
答:现在我们仔细观察这个实例,如果你有足够的布光经验和对光线造型效果的敏锐观察力,马上就会发现,以上处理正面光的例子并不完美,存在着一定的缺陷,缺点在哪儿?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其实问题的关键在于使用了过大面积的反光板,它反射出来的漫射杂光,虽然亮度很弱但多少影响了酒瓶的整体光效,较大面积的低照度正面散光,潜在地减弱了逆光照射下的酒瓶和酒液的色彩纯度和晶莹剔透的质感。有些时候,亮度极低的正面散射光或拍摄空间中并不起眼的漫射光,往往会神不知鬼不觉地迷惑了我们的眼睛,干扰了我们对光线造型细节的准确把握,让我们拍出的画面效果总是存在着许多遗憾,例如画面影调不够细腻通透、气氛不生动,缺乏细节表现力。现在我们把这块大的米波罗板拿掉,换一个小块银色金属亮板,为酒瓶打正侧光。找光的方法同上,光与商标应形成反射角的照明位置。用小块亮板处理正面光,由于面积大小的不同,光的性质的不同,我们能明显地看出,照明效果后者明显优于前者。原因是小面积的亮板照明,避免了大面积的漫射光对酒瓶整体光效的不利影响,塑形光和特殊效果光的层次和细腻变化没有被破坏,保持了从逆光方向照明酒瓶和酒液原汁原味的理想状态;高反光率金属小亮板的光线,在商标衬底上形成了局部的高亮度区域,明暗层次更加分明,面积很小的金色耀斑闪烁于商标之上,整体视觉效果生动夺目,这样拍出的画面干净利索,才算有精气神。优质而灵动的画面造型效果是产品宣传的强有力的形象代言,是吸引顾客购买欲望的重要幕后推手。见上图。
实例4 酒瓶照明侧视图
问:如果用小灯,比如说特图利系列灯具中可调节的小聚光灯,直接打酒瓶的正面光,是否可行?
答:如果用小聚光灯直接打光,一方画酒的商标表面很难形成一个均匀的亮面,过亮的局部反射高光会影响到商标金色质感的表现;另一方面,小聚光灯的灯芯会在凹凸不平的酒瓶上形成很多杂乱无章的亮点,如果你想用九牛二虎之力,去遮挡这些亮点的话,那确实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苦差事。所以说这个灯不管它是强是弱、是远还是近,它们总是形成一些不受欢迎的过亮的亮斑和“噪点”。
实例5 酒瓶照明侧视图
问:那就是说拍这类广告片,反射光应是主力照明光源。布光时要注意软硬程度不同的反射光源的有机配合,让大小面积不同的反光板、柔光片各谋其位、各尽其责。
答:是的,反光板用小面积反也行,用大面积反也可以。比如说我用大面积反光板打光,当它的位置确定之后,我们要充分利用灯上的遮扉、黑旗,以及各类纸张、纱、柔光屏等等,在灯和反光板的前后左右的位置上,全方位地对原始光效做进一步的取舍和加工,在处理光线的过程中要千方百计地扬造型光之长,精意求精地避干扰光之短。挡光是照明工作中一项重要而复杂的技术,要想使这个手段在布光过程中行之有效,良好地发挥其重要作用,有几个关键因素:一是要多动手勤观察,要有任劳任怨不辞辛苦的品德,在摸爬滚打的实践中,才能磨炼出临场布光的熟练技术,熟能生巧,巧才能求精准、求快捷;二是挡光所需的附件和材料宁多勿少。也就是我前面提到的那样,用灯要节省,做减法,挡光要充分做加法。像你刚才说的,在实施具体照明的方法上,要根据客户不同的需求,以及不同风格摄影师的要求,我们一般会用不同组合的反射光进行布光。见上图。
问:能否就这个酒瓶,再换几种布光方法来给我们进行详细的讲解和说明?
答:好的,我们用珍珠板或者白色米波罗薄板再做几个光效。现在我们把珍珠板弯成拱型,用魔术腿固定,罩在酒瓶上方。从逆光方向打酒液,方法基本与上例相同,但反光板的散射光同时把珍珠板拱形内侧打亮了。而且在拱形反光板的弧形内侧,散光照明了酒瓶的边缘,形成了酒瓶上较亮的无接缝轮廓光。轮廓光的强弱、线条的粗细是随时可变的,根据造型的具体需要,找不同光效的方法与前面是相同的,要灵活仔细地不断调整灯与反光板和被摄物的相互关系,最终确定准确的照明位置。见下页图。
实例6 酒瓶照明示意图
问:通过观察可以发现,您在刚才的布光实例中非常注重逆光造型的使用,能否请您谈谈这是出于什么原因?
答:逆光有勾画景物轮廓、使被摄主体与背景分开、表现空间深度等特性。现在由于胶片和高端数字摄影机的感光度、宽容度等技术性能的大幅提高,所容纳暗部层次越来越丰富。当被摄物正面处在光线较暗的情况下,也能充分表现出被摄物的丰富质感和影调层次,用逆光作为主光拍摄这类广告可获得更为生动、自然的画面效果,逆光作为酒瓶的主要塑形光,由于其光线强弱、线条形态和色彩冷暖的不同,它的造型效果应该是细节上处理得精巧多变的。
对于广告的拍摄来说,细节的变化处理是非常重要的。比如说我想让酒瓶上的轮廓光的亮面小一点的时候,也就是想让轮廓光薄一点儿的话,我会把在酒瓶后方打逆光的反光板向后移动,随着反光板与酒瓶的距离越来越远,它所照明的包围酒瓶的珍珠板,其内壁光的亮度会逐渐变暗,着光面积会越来越小,从而也导致在其照明下的酒瓶上的逆光线条,逐渐变得越暗越窄。如果希望酒瓶逆光线条既要窄,还要有一定强度的光线亮度,就要调整打反光板的聚光灯(650W—1000W—2000W)的位置,灯与反光板的位置越近,其散射光的发光强度越高,或者把小功率的灯换成大一些的灯。只要这个光源不跟产品的结构搭在一起,就都可以。
同样,如果反方向移动反光板位置,逐渐将反光板靠近酒瓶和拱形珍珠板,其拱形内侧面的亮度就会逐渐变亮变宽,酒瓶上的逆光线条也会随之变亮变宽。如果酒瓶上的逆光线条的宽窄成度已定,可是又感觉亮度过强,同样也是在反光板与酒瓶的距离和位置不变的情况下,移动和调整反光板与聚光灯的位置。灯和反光板的距离越远,光线亮度就越暗;距离越近,光线亮度就越高。在现场拍摄中进行照明位置的不断调整,是最终确定理想光效的必要过程,是对产品形象的整体描绘和细节刻画的重要“笔触”。见下页图。
问:逆光亮度的强和弱或线条的宽和窄,在实际拍摄中您是怎么应用和考虑的呢?广告客户对这些光效细节的变化会很在意吗?
答:我们在前面的例子提到过,每个客户都希望自己产品的广告片要非常漂亮通透。要想满足客户的需求,必须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客户往往不管你拍摄的过程,而只想要看到满意的结果。作为具体拍摄工作的直接参与者,我们要想得到最好的结果,照明工作就必须从整体效果出发,同时注重细节的处理,充分利用光线造型手段,全方位、多变化,展现出产品形象的美感和内在的趣味与张力。也有这样的客户,他们希望产品在画面中首先要看得清清楚楚,这是一些客户常有的心理,并不希望有太多的变化。我们也碰到过这样的客户,来到拍摄现场他会说,我的酒液根本不是这个颜色,我这个葡萄酒就是黑的,打透了就成假酒了,他这样说也是有道理的。你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情况,总之,你要有应付各种情况的能力和办法。
问:对于灯光师所主要处理的照明工作来说,应该如何对待不同类型的拍摄任务?
答:我觉得应把每次的拍摄任务都当作是一次新的挑战,而且还需要打破一些照明观念和布光方法中的陈规和套路,在光影造型中力求些许的变化和新颖可能就是一种挑战吧。
问:请徐老师给我们具体演示和深入讲解一下,钨丝聚光灯、平面反光板、拱形珍珠板的相互关系和位置的调整,会对酒瓶的整体和局部的光线效果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答:好的,如果我让灯和这块反光板往后退的话,反光板被这个2kW的钨丝聚光灯直射光所打亮,它所反射回来的弱散射光,从较远的位置把拱形珍珠板打亮,珍珠板的弧形散射光对酒瓶形成包围的无接缝的照明。由于平面反光板与拱形珍珠板的距离较远,平面反光板的散射光,照明珍珠板内侧后边缘,所以使得弧形散射光在酒瓶上形成的轮廓光的线条看起来很窄(从机位方向看)。注意这时要耐心地找到机位、反光板、珍珠板与酒瓶轮廓,它们之间所形成的反射角的亮度关系,反射角的逆光会使酒瓶的轮廓光更显明亮些。
我们观察酒瓶上的轮廓光在这种灯位照明中存在的几个特点,逆光光效明亮但不过分,无接缝轮廓光的线条非常狭窄。由于总体亮度较低,所以面对摄影机的酒瓶正面空间没有过多的漫射光,正面基本处在暗部,这样就为下一步的正面光处理保留了很大的打光余地。另外从酒瓶逆光方向过来的光,基本上是较弱的散光,从机位这里看酒液也是较暗的,同样也为我们给酒液打出多变的效果光创造了必要的条件。我们来看一下,由于是反射角的光线,酒瓶上只形成了一条明亮而有限度的轮廓线,这时我们从机位看是不是酒瓶正面是暗黑的呢?基本什么都看不见。往往我们打光的时候就需要先做出这样一条细小而明亮的轮廓线,先打出一个轮廓光,再做前面的光效。这时在酒瓶的正面,我可能会随时要求有一个渐变光效的渐变过程,比如让酒瓶先是暗的,让渐变光有节奏地先照亮局部,再照亮商标,然后可能再照亮整体,让光线的变化运动起来等等。做好正面光以后再做酒液后面的逆光处理,酒液的逆光光效,除了要做到酒液要有通透的质感,同样也可做光影、运动、色彩等多变化处理,有时候我们会拿各种反光板做好几层,分层打光处理,这个变化又是不一样的。
问:您刚才的那种布光方法,主要目的是什么?
答:这么做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让酒液更透,边线更细,而且更亮。这个变化是怎么变都可以的,珍珠板再往后走,你看酒瓶上的光效都是变化的。或者试试把这些东西再动一下,看再往远走是什么效果。也许有时候我们打一条线的时候,我这块反光板放的位置与酒瓶的距离最远的位置都可以在8米以上。
问:如果远了的话整体反光亮度就会更暗了,酒瓶上那道弧形逆光的亮线,就更要借助宝贵的反射角亮度才能被清晰地表现出来,用什么样的调整方法能够让我们寻找到酒瓶轮廓光最佳反射角的亮度的位置呢?
答:是的,照明光源与被摄主体距离的远近,肯定会影响其受光面的亮度和型态,但其实最主要是反射角的事,就是说边缘反射角。在机位方向寻找酒瓶轮廓光的反射角的方法是,先不要用钨丝灯打满反光板,让灯再往前走一点或者往后走一点儿,灯头左右摇一下,这样,各种变化就都呈现出来了,从中你就可以筛选到最适合你想要的轮廓光效。
正面效果图
背面效果图
正面机位角度效果图
正面效果特写
正面效果图(商标为曝光点)
正面效果图特写
问:通过上面的演示,您对于打光方法能否做一个简单的小结?
答:通过演示我们看到了酒瓶轮廓光的多种变化,随着照明位置的不同,酒瓶轮廓光的亮暗、线条的宽窄、光质的软硬等都在变化着。每次移动位置时,酒瓶上都会产生不同的光影变化,当你找到最佳或最适合这一产品的光效时,它所呈现出的生动影像,往往就是客户所需、所想的那个结果。
问:移动这组逆光照明灯位时,一是边缘有变化,另一个是酒液的亮度和颜色也有微妙的变化。咱们分两个极端来讲,刚才光源远的效果我们看到了,如果这组光源靠得很近是什么效果呢?最近和最远的实际效果的区别是什么?
答:比方说逆光光源与酒瓶的近点是A,远点是B,那么光源从A点到B点或者从B点到A点,灯位在这几个点的移动过程中,它照明在酒瓶上的光效是有相当多的变化的,尤其是它的受光面积和受光的角度都在变。酒液的质感、玻璃器皿的质感也在变,是细微的变,如果不是特别专业,不做这方面的研究的话,一般是察觉不到的。因为早些年拍广告,大家都在模仿一种柔光的照明套路,很少有人去考虑光质的问题。还要注意,在学习打光的过程中测光表不是全能的,比如说有些摄影助理特别重视测光表上的数字,量光时差三分之一挡光圈都要找回来,在数值上要求得特别细,这样的认真态度是好的,可是在方法上应灵活一些,要相信自己眼睛的观察力和感受力,测光表是控制胶片曝光的重要工具,但数据是不能解决所有问题的。在拍摄现场光圈大致确定后,首先要看眼前被摄物总体的光线效果,包括光线变化是否生动、质感是否鲜明、影调是否细腻等,而不要盲目的钻到数值里去,尤其是数字摄影时代可能更要注重培养眼睛的实际观察力和判断力。当然,很多好的知识和经验要在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中才能获得。
问:前面您讲了酒瓶正面光的处理,详细地演示和讲解了逆光方向表现酒瓶轮廓光和酒液质感的很多方法,请再举几个给酒瓶布光的不同方法的实例?
答:好的,前面我们总体介绍了酒瓶和酒液的基本的布光方法和大致的原则,现在我们用更具体的实例谈一些细节处理的问题,比如酒瓶的正面和商标的光线处理是有很多不同方法的,我介绍几种珍珠板打酒瓶正面光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