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宫戏事:宫廷演剧二百年》简介
《清宫戏事:宫廷演剧二百年》这本书是由丁汝芹创作的,《清宫戏事:宫廷演剧二百年》共有18章节
1
前折页
...
2
前言
明末抗清将领张煌言诗云: 十部梨园奏尚方,穹庐天子亦登场; 缠头岂惜千金赏,学得吴歈进一觞。 (清)张苍水《张苍水集·奇零草·建夷宫词》 宫廷演剧在明代已然盛行...
3
目录
...
4
上篇 幽寂深宫重粉墨
...
5
一 紫禁伶人
戏曲演出在清宫十分频繁,演戏被纳入了朝廷的仪典。每年最隆重的三大节日——元旦、万寿节(按:清帝与太后诞辰)和冬至——的庆典,都离不开戏剧演出;诸如元宵、端阳、中...
6
二 深宫演剧
清宫前后演出曲种主要为昆腔(昆曲)、弋阳腔、乱弹(皮黄戏)、秦腔(梆子腔)四种腔调。前期宫廷只演出昆腔和弋阳腔。康熙帝将昆弋两腔并列正统地位,赞赏有加。乾隆帝并...
7
三 御苑戏楼
清宫建造了多处装修华丽精致的戏台,分别坐落于紫禁城、圆明园、西苑(北海和中南海)及颐和园等地,避暑山庄也有几处。既有“崇台三层”的大戏楼;又有中大小适宜的戏台;...
8
四 服饰切末
赵翼曾记道:“内府戏班,子弟最多,袍笏甲胄及诸装具,皆世所未有,余尝于热河行宫见之。”清宫所用的服饰、道具之奢侈的确是民间见所未见的。 清廷早期戏衣多数是用明代...
9
下篇 各朝帝王钟梨园
御题万寿图中戏曲演出...
10
一 登堂入室——顺康雍朝
入关后,清统治者对戏曲的爱好也由关外延伸到了北京。朝臣上疏要求给年幼的小皇帝福临延请名师,被居心叵测的摄政王多尔衮借故拖延。直到顺治七年多尔衮行猎时猝死于古北口...
11
二 盛世的奢华——乾隆朝
乾隆朝正值清国运如日中天之时,清宫戏剧活动也达到顶峰,其规模可谓空前绝后。热河避暑山庄清音阁、紫禁城内畅音阁和寿安宫三处三层戏楼及漱芳斋、倦勤斋、风雅存等小戏台...
12
三 无奈的消遣(省俭)——嘉道朝
嘉庆帝颙琰生长于清王朝全盛时期。乾隆六十年九月被册立为皇太子,翌年即位,改元嘉庆。退为太上皇的乾隆帝,仍居住在养心殿,照旧批阅奏章,内廷时宪书和档案仍使用乾隆年...
13
四 烽燧中的升平乐事——咸丰朝
咸丰七年(1857)四月,昇平署内学安挂上了皇帝亲笔题诗的匾: 声声箫管奏云璈,优孟衣冠兴致豪; 淑性怡情归大雅,升平乐事最为高。 丙辰冬偶题丁巳清和月御笔 乍...
14
五 虚幻的兴盛——同光朝
同治二年(1863)七月临近服期结束,八岁的同治帝传慈安皇太后、慈禧皇太后懿旨,因咸丰帝尚未安葬,若恢复举办各种仪典,“于心实有不忍。除朝贺大典均仍照常举行外,...
15
六 最后的奢侈——宣统至民国初年
最后一次服期之后的开禁唱戏已是宣统三年,元旦和正月十三日小皇帝溥仪生日,仍是设中和乐而不作。二月份如期释服,慈禧侄女隆裕太后得到坐在正殿看戏的资格。 隆裕似乎没...
16
结语
光阴荏苒,星移斗转,清王朝覆灭已过去了整整一个世纪,昔日轰轰烈烈的清宫演戏也已随之烟消云散。二百余年内廷演戏史,也是清代由盛而衰的缩影。据统计,现存317个戏曲...
17
参考书目及史料
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清代内廷演剧档案 国家图书馆藏昇平署档案...
18
后折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