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信息

版权信息

书名:布鲁斯

ISBN号:978-7-5523-2449-5

作者:[美]埃利加·沃尔德

译者:张文昭

责任编辑:萧潇

出版社:上海音乐出版社

微信公众号:乐海书情

头冲下的布鲁斯(代“序言”)

李皖

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了鲍勃·迪伦,表彰他“用美国传统歌曲创造了新的诗意表达”。此举没有引起正经讨论:在互联网加倍放大的众声喧哗中,那些最大的声音,或者是猜测诺奖评委的动机,或者是怀疑获奖人的身份,或者是赞美迪伦在风云激荡的世界文化变局中的历史贡献。就连迪伦自己,在请人代读的受奖词中,也云山雾罩、山重水复,扯了一通关于戏剧与文学、歌曲与文学、歌手与文学,总之不是文学与文学,不是他也在专注和承担着一份文学的志业,虽然他是在说着他的本分。

我是愿意正经看这件事的人。迪伦获文学奖,是因为他的文学贡献,而非其他,是因为他的文学文本足够独特与卓越,甚至这文本有多大的世俗成功,都在其次。文学奖是朝向未来的,也伸向过去,表彰某人之作在这道历史长河中的永续价值。反观诺奖的颁奖词,“用美国传统歌曲创造了新的诗意表达”,也正经,用语准确,明白这件事。他们知道他们在给谁颁奖,颁给什么作品,为什么颁奖。

所谓美国传统歌曲,以我对这个领域的了解,简单地说,就是英语民歌和布鲁斯。鲍勃·迪伦歌曲,是英语民歌和布鲁斯的一个重大转折,一段现代突变,一次爆发。英语民歌和布鲁斯,我尤其看重这组合的后一个方面——它以新的历史机缘,部分地覆盖了前一个方面,不信,你可以去听、去感受迪伦最早期的作品,看他是如何进入、深入、沉浸在布鲁斯传统中,使一个刚二十岁的毛孩子,自我修炼成了苍老的、饱经世事的流浪艺人,一位风格独特的艺术家。完全因为布鲁斯传统所定型,由这定型所固化的套子,由这套子所凝聚的智慧,由这智慧所焕发的才情乃至天地人间之气,迪伦成了独一无二的人,一个如有神助的人,一位了不起的诗人。请读读《鲍勃·迪伦诗歌集》第一册《暴雨将至(1961-1963)》吧,读读开篇第一个章节《鲍勃·迪伦/附加早期歌词》(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此事便能看得清清楚楚。

如果说迪伦反映了布鲁斯河流中的一次异峰突起,那么,你面前的这本牛津“音乐人文通识译丛”《布鲁斯》,就展现了这条河流曲折逶迤的形状:布鲁斯的源起,汇入布鲁斯的溪流,布鲁斯如发辫般的支流,布鲁斯向美国音乐、英国音乐乃至全球音乐的发散,影响了整个世界文化气候的如爆炸般喷射的光束,都可以从中窥探一二。

这是关于布鲁斯历史近期的著作。沃尔德的写作,显然站立在汗牛充栋的诸多布鲁斯史作之上,所以能做到以8万字之简,概略这一场纷繁的民间音乐巨变,举要布鲁斯历史的复杂源流和诸般非凡人物。尤其是,站在美国地理和文化的角度,沃尔德的解析更显简明和扼要,以一当十,如游刃于历史肌理中的短剑。显然,这本小书具有细密而透彻的质地——简史虽简,但分量不轻,认识并不简陋。

比如,对布鲁斯的曲式、歌词形式,对布鲁斯的历史分段、阶段特征,对布鲁斯与爵士乐、与乡村音乐、与摇滚乐的分分合合,沃尔德均有切中肯綮的明晰表述。带着研究者的特有学养,沃尔德尤有着历史学家的眼光和文艺批评家的洞察力。不同于流俗之见,一方面,他对1960年代以来的青年文化,比如布鲁斯复兴者和民歌复兴主义,有着一种祛魅的陈述;另一方面,他对布鲁斯的流变,对早期乡村音乐、小酒馆音乐尤其是摇滚乐与布鲁斯的名异而实同,予以揭开假象的洞穿,毫不受种族思想、商业潮流和左翼文化误导。这是《布鲁斯》的特别出彩之处,显示了一位音乐本位者,一个占有了众多材料、掌握了音乐专业的音乐学家翱翔在历史迷雾之上的豪气。

但是沃尔德显然不理解布鲁斯在根源和本质上的秉性,不了解它的人民立场,不了解它在生命和艺术上的原发性,这使他的“简史”无法做到更深刻、更超拔。他对这种来源于黑人奴隶和底层民众的,直击现实与人生,交融于白人文化及其他人类文化的音乐,其描述和分析仍然是流于表面的。比如,对布鲁斯的二手性,对布鲁斯歌词的重复、套用、彼此模仿,沃尔德采取了一种貌似客观、犀利,实则糊涂、错误的批评,这仍是精英分子习气作怪,仍深陷于资本主义知识产权体系的缠绕之内,限于作者之论、作品之见,而无法深入民歌和民间集体创作的真境。在此,我们甚至可以顺便举出一例,说明沃尔德之识的这种局限性。比如谈到迪伦,这布鲁斯的历史转境与奇峰,《布鲁斯》只是对他略略提及,对他的部分师承有所提示,但对于他对布鲁斯的创造性发展,未有丝毫见解和论述。

沃尔德这种史识,不是他的发明创造,更非他的个人偏见。正如我在本文开头讲到的,人们对迪伦获诺奖的不正经认识,是缘由相同的一回事。作为从底层长成的民歌,布鲁斯在泛上文化表面的这一百年,学界对它的普遍认识,就是沃尔德这种史识,它来自正统音乐、学院体系、精英传统,是一种知识分子见解。对民歌来说,这种认识是头冲下的,可能一切都被看在眼里,甚至脉络和细节也都看得分明,但只有将它倒过来,它才是真实的,才会还原为端正的常识。

鲍勃·迪伦之所以独特,就在于因缘际会地,他超越了知识分子的立场和谱系。迪伦这棵大树,是以英语民歌和布鲁斯为根系和躯干的,金斯伯格、兰波、布莱希特、《圣经》……都是汇向这棵大树的涓涓溪流和给养,由此迪伦成为迪伦,成为诗歌流派中的一个孤绝者。否则,他也就是一位美国大学生,或就像你我一样,成为博览群书的,汇聚了人类经典的一介书生、一个现代知识分子而已。

2022年7月2日,东湖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