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盾作品精选》简介
《茅盾作品精选》这本书是由.茅盾著创作的,《茅盾作品精选》共有38章节
1
目录
目 录 子夜(节选) 春蚕(节选) 林家铺子(节选) 苏嘉路上(节选) 卖豆腐的哨子 大鼻子的故事(节选) 锻炼(节选) 报施(节选) 三 四 乡村杂景 幻灭(...
2
子夜(节选)
导读提示 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茅盾是其笔名。《子夜》是他的长篇小说代表作,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革命现实主义长篇小说的优秀之作,写于1931年10月至1932...
3
春蚕(节选)
导读提示 《春蚕》以江南水乡为背景,以养蚕为主线,描写蚕农老通宝一家紧张而艰辛地劳作,虽然赢得了空前丰收,结果反而负债,落得个“白赔上十五担叶的桑地和三十块钱的...
4
林家铺子(节选)
导读提示 《林家铺子》是茅盾于1932年7月发表的短篇小说,原名为《倒闭》。小说讲述的是当时江南杭嘉湖地区一个谨慎的小商人的故事。这个小商人有一家自己的小店铺,...
5
苏嘉路上(节选)
导读提示 茅盾先生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化活动家和社会活动家,五四新文化运动先驱者之一,我国革命文艺奠基人之一。其代表作很多,其中尤以小说最为大家了...
6
卖豆腐的哨子
导读提示 本篇只有大约600字,开篇就直接点出“卖豆腐的哨子在窗外呜呜地吹”,这引起了作者不少惆怅。行文中作者想起了故乡和祖国,想到了异乡夜市中叫卖的小贩,引起...
7
大鼻子的故事(节选)
导读提示 这是一篇短篇小说,通过流浪儿“大鼻子”的视角,用儿童化的语言叙述故事,于“轻松”中反映了当时特定历史背景下旧上海的社会状况。例如,文中多次出现游行队伍...
8
锻炼(节选)
导读提示 《锻炼》是茅盾于1948年写的长篇小说,也是他生前最后一部长篇小说,最初连载于香港《文汇报》上。作者原计划写连贯的五部,但因时局,作者动身离开香港,赴...
9
报施(节选)
导读提示 《报施》是茅盾的一篇短篇小说,写于1943年抗日战争时期。何谓“报施”?出自《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报者倦矣,施者未厌。” 杜预注:“施,功劳也,有...
10
三
当天午后,浮云布满空中,淡一块,浓一块,天空像幅褪色不匀的灰色布。大气潮而热,闷得人心慌。 张文安爬上了那并不怎样高的山坡,只觉得两条腿重得很,气息也不顺了。他...
11
四
一口气下了坡,在平坦的地面走得不多几步,便该再上坡了。因为是在峡谷,这里特别阴暗。散散落落几间草房,靠在山坡向阳这边。一道细的溪水忽断忽续从这些草房中间穿了过来...
12
乡村杂景
导读提示 这是茅盾先生于1933年8月发表的一篇散文,原文载于《申报月刊》,后被收入1980年12月人民出版社《茅盾散文速写集》一书中。 在中国现代散文之中,茅...
13
幻灭(节选)
导读提示 《幻灭》是茅盾的第一篇小说,写于1927年,是一部经典的写实主义作品。《幻灭》讲述的是一个抱着美好幻想参加革命的小资产阶级知识青年章静的悲剧。无论是爱...
14
动摇(节选)
导读提示 中篇小说《动摇》是茅盾作品《蚀》的三部曲之一(另外两部是《幻灭》和《追求》),写的是大革命时期武汉附近一个小县城的故事,反映了那一时期政治风云变幻中复...
15
有志者(节选)
导读提示 《有志者》是一篇短篇小说,发表于1935年。这篇小说主要批判了那些爱慕虚荣而又志大才疏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小说主要有几个特点:第一是选材很有特点。作...
16
三
过了几天,他居然独个人住到庙里去了。庙就是从前他恋爱“发祥”的那座庙,可不在山里,而在小小的乡镇。他分了三分之一的家用——四十块钱,预计要在这庙里住上六个星期。...
17
四
夫人将他指定要的黑咖啡买好寄了来时,已经是他在庙里的第四个黄昏。三天来他的生活很有秩序;早上吃茶,半小时;午饭晚饭,要是碰到闹汛,那就费掉一个钟头也还算幸气。余...
18
我的中学生时代及其后
导读提示 茅盾是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白话文运动”的倡导者之一,他是最早一批倡导用白话文来写作的作者,并通过自己的创作实践,推动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 早年茅盾就...
19
霜叶红似二月花(节选)
导读提示 《霜叶红似二月花》是茅盾后期的代表作,也是茅盾众多小说中比较特别的一篇,它不再紧跟时代的步伐,讲述当时社会背景下的故事,而是特地与历史拉开距离。小说以...
20
第二天
导读提示 《第二天》一文发表于一九三二年七月的《文学日报》第一卷第二期,后被收录于人民文学社《茅盾散文速写集》中。茅盾先生作为一名普通的作家,在大敌当前之时愤然...
21
创造(节选)
导读提示 《创造》是继中篇小说《幻灭》《动摇》《追求》以后,茅盾写的第一篇短篇小说。在题材和风格上,既和《幻灭》等不同,也和他以后所写的短篇小说不同。思想上,已...
22
手的故事(节选)
导读提示 《手的故事》是茅盾的短篇小说。“一·二八”事变后,广大百姓的生活越发艰难,而当局却想尽办法剥削百姓,一个接一个密令的到来,压得老百姓喘不过气来。小说在...
23
五
张不忍跑进自己房里就叫道:“云仙,真得想出点事来做才好!” “可是我只想回去。”云仙头也不抬,手里忙着抄写。 “回去?回去有事吗?不是前天还接到老刚的信,说这半...
24
人造丝
导读提示 说起茅盾的散文,大家会想到《白杨礼赞》《风景谈》等。其实,茅盾写过很多散文,本文《人造丝》就是他的散文代表作之一。本篇散文中,一个被“我”忘记了名字的...
25
冬天
导读提示 《冬天》是茅盾的散文代表作之一,发表于1934年。作者通过描写冬天曾经在三个不同的时期给他三种不同的印象,表达他对温暖的春天的向往,以及对现实残酷环境...
26
严霜下的梦
导读提示 《严霜下的梦》记载了茅盾先生对梦的阐释。孩子们进入梦境后,就可以真实地享受梦国的自由的乐趣,可以得到久慕而不得的玩具,可以离开大人们注意的眼光,畅畅快...
27
我所见的辛亥革命
导读提示 这篇散文描写的是辛亥革命发生前后作者的所见所闻。当时的作者是一个中学生,他看到的是学校里的教员和同学对辛亥革命的态度,以及辛亥革命所产生的影响。其中,...
28
兰州杂碎
导读提示 这篇散文写的是一个南方人在兰州的所见所闻。从旅馆的水写到黄河,联想到黄河铁桥关联国防;从兰州城外的河水写到兰州城内的警报;从日军的飞机轰炸写到兰州城内...
29
雾中偶记
导读提示 茅盾先生的散文一般篇幅比较短小,往往是用一小段人生片段来反映时代的苦闷。本文《雾中偶记》就是如此。《雾中偶记》这篇散文写于1941年。当时刚刚爆发皖南...
30
大地山河
导读提示 在抗日战争前后,茅盾先生创作了一批散文作品,这些散文展现出了抗战前后及抗战期间茅盾奋力前行和思考的形象。通过这些散文作品,我们还可以看到民族的苦难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