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札记和片断]

[札记和片断]

[124]

最初的、素朴的观点,照例要比后来的、形而上学的观点正确些。例如,培根(在他之后有波义耳、牛顿和差不多所有的英国人)早就说,热是运动[59](波义耳甚至说是分子运动)。而直到18世纪,热素才在法国出现,并且在大陆上或多或少地被接受了。

[73]

进入宇宙空间的热辐射。拉甫罗夫所引述的关于已经死寂的天体再生的一切假说(第109页)175都把运动的丧失包括在内。已经辐射出去的热,即原始运动的无限大的部分,是永远丧失了的。亥姆霍兹说迄今已丧失了img176因此,结论是运动终归要耗尽和停止。只有证明辐射到宇宙空间的热怎样变得可以重新有用,这个问题才会得到最终解决。运动转化的学说把这个问题明确地提出来了,对这个问题是不能用无谓的拖延或回避的办法来应付的。而这同时也给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条件——这是另外一回事。运动的转化和运动的不灭刚刚在三十年前才被发现,而对它的结论直到最近才有进一步的发挥和阐述。关于似乎消失了的热变成了什么的问题,可以说是直到1867年以后才明白地提出来(克劳修斯)177。它还没有得到解决,这是不足为奇的;用我们的寻常手段来解决这个问题,可能还要拖很长的时间。但是它会得到解决,这是确定无疑的,就像已经确定自然界中没有什么奇迹,星云球体的原始的热也并不是由什么奇迹从宇宙之外传送给它一样。运动的总量是无限的,因而是不可穷尽的,这个一般的论断对克服每一个别场合的困难同样是没有什么帮助的;它也不能使已经死寂的宇宙复活,除非是在上面的假说中所预先规定的情况下,这些情况总是和力的丧失相联系的,因而不过是暂时的。在发现辐射出去的热可以重新利用以前,这个循环是得不到的,而且是不会得到的。

[79]

克劳修斯——如果我对他的了解是正确的——证明:世界是被创造出来的,所以,物质是可以创造的,所以,它是可以消灭的,所以,力或运动也是可以创造和可以消灭的,所以,关于“力的守恒”的整个学说全是胡诌,所以,由这种胡诌中得出的一切结论也全是胡诌。

[88]

克劳修斯的第二定律,无论以什么形式提出来,都不外乎是说,能消失了,即使不是在量上,也是在质上消失了。熵不可能通过自然的途径消灭,但可以创造出来。宇宙钟必须上紧发条,然后才走动起来,一直达到平衡状态,而要使它从平衡状态中再走动起来,那只有奇迹才行。上紧发条时所耗费的能消失了,至少是在质上消失了,而且只有靠外来的推动才能恢复。因此,外来的推动开初是必需的;因此,宇宙中存在的运动或能的量不是永远一样的;因此,能必定是创造出来的,因而是可以创造的,因而是可以消灭的。荒唐!

[167]

对汤姆生、克劳修斯、洛施密特来说,结论是:反转在于斥力自我排斥并从而通过机械过程返回到已死的天体。但是,在这里恰好也证明:排斥是运动的真正主动的方面,吸引是被动的方面。

[5]

聚集状态——量变转化为质变的关节点。

[4]

内聚力——在气体中是负的——吸引转变成排斥;后者只有在气体和以太(?)中才是真实的。

[141]

在气体的运动中,在蒸发过程中,物体的运动直接转化为分子运动。因此,在这里要造成转化。

[175]

img

在绝对零度下任何气体都不可能存在,分子的一切运动都停止了;只要有微不足道的压力,因而只要有它们自己的吸力,就可以把它们压在一起。因此,永恒的气体是不可思议的东西

[78]

动力学必须证明:向上运动的分子怎么同时能产生向下的压力,怎么(假定大气对宇宙空间来说是或多或少固定不变的)能够克服重力而离开地心,可是当到达一定的距离,重力按距离的平方减少之后,却又因重力而被迫停顿下来或反转回来。

[54]

气体动力学:

“在理想气体中……分子和分子间的距离很远,以致可以把它们的相互作用忽略过去。”(克劳修斯,第6页)

是什么东西填满这些空间呢?同样还是以太。178因此,在这里就假定了一种不能分为分子单元或原子单元的物质

[58]

理论发展中的对立性:从嫌恶真空179立刻过渡到绝对虚空的宇宙空间;只是在这以后才出现了以太

[71]

以太。如果以太确有阻抗,那么它对也一定有阻抗,因而在一定的距离上光就不能透过了。而以太既然能传播光,是光的介质,这必然意味着:它对光也有阻抗,否则光就不能使以太发生振动。这是对梅特勒[60]所引起的和拉甫罗夫180所提到的那些争论问题的解答。

[84]

光和暗肯定是自然界中最显明、最尖锐的对立,它从第四福音书[61]起直到18世纪的启蒙运动止,对于宗教和哲学来说始终是一种修辞学上的用语。

菲克[62],第9页:“物理学中早已严格地证明了的命题就是……被称为辐射热的运动形式和我们称之为的那种运动形式,在一切本质的方面都是等同的。”克拉克·麦克斯韦[63],第14页:“这些〈辐射热的〉射线具有光射线的一切物理性质,并且能反射,等等……有一些热射线是和光射线等同,可是其他各种热射线在我们的眼睛里造成不了印象。”

因此,存在着暗的光线,而尽人皆知的光和暗的对立,作为绝对的对立,就从自然科学中消失了。顺便说说,最深沉的暗和最明亮、最耀眼的光对我们的眼睛起同样的目眩的作用,所以它们对我们来说也是等同的。——事实是这样:太阳射线按其波长而具有不同的作用;波长最大的射线传送热,波长中等的传送光,波长最小的传送化学作用(赛奇,第632页及以下各页),同时,这三种作用的极大点彼此靠得很近,而靠外的射线群的靠里的极小点,就其作用来说是和光线群相重合的。181什么是光,什么是非光,这取决于眼睛的构造。夜间活动的动物甚至能看见一部分化学射线[64],而不是热射线,因为它们的眼睛比我们的眼睛更适应于较短的波长。如果我们不认为有三种射线,而认为只有一种射线(在科学上我们只知道一种,其余的都是过早的结论),它的作用虽然视波长而各不相同,但在狭小的界限内是一致的,那么,困难便消除了。

[130]

库仑说,“电的粒子的相互排斥同粒子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汤姆生便泰然自若地把这当做已经得到证明的东西(第358页)182。对待电是由“正负两种流体”所组成,它们的“粒子互相排斥”这个假说也是一样(第366页)。在第360页上说,带电体中的电仅仅是由于大气的压力而被保持着。

法拉第把电归之于原子(或分子,它们仍然常常被混淆)的对立的两极,于是第一次发表了这样的意见:电不是流体,而是一种运动形式,是“力”(第378页)。老汤姆生根本不懂得:电火花恰恰是某种物质的东西

法拉第早在1822年就已经发现:瞬间的感生电流——不论是第一次的还是第二次的逆电流——“更多地具有莱顿瓶放电所产生的电流的性质,而较少具有伏打电池所产生的电流的性质”,全部秘密就在这里(第385页)。

关于电火花,有各种各样的无稽之谈,它们今天已经被认定是特殊情况或错觉:阳性的物体所产生的电火花是“一束画笔状的或锥体状的射线”,其尖端为放电点;而阴性电火花是一颗“”(第396页)。短的电火花总是白色的,长的电火花大都是红色的或浅紫色的(法拉第关于电火花的动听的胡说,第400页[65])。用金属球从主导体中诱发的电火花是白色的,用手诱发的电火花是紫红色的,用水气诱发的电火花是红色的(第405页)。电火花,即光,“并不是电所固有的,而只是压缩空气的结果。当电火花穿过空气时,空气就剧烈地和突然地被压缩了”,这是金纳斯利在费城的实验所证明的;根据这个实验,电火花引起“管中空气的突然稀薄”,并把水驱人管内(第407页)。在德国,在三十年前,温特尔和其他人都认为,电火花或电光“和具有同样的性质”,并且是由两种电的结合产生的。汤姆生反对这种说法并郑重其事地证明,两种电相遇的地方正是光度最弱的地方,它位于距正极三分之二处,距负极三分之一处!(第409—410页)显然,火在这里还完全被看做某种神秘的东西。

汤姆生还同样郑重其事地引证戴赛尼的实验,根据这些实验,在气压上升而温度下降时,玻璃、松香、丝绸等浸入水银就发生负电,在气压下降而温度上升时,就发生正电,在夏天浸入不纯净的水银中总是发生正电,浸入纯净的水银中总是发生负电;在夏天把黄金和其他各种金属加热就发生正电,冷却就发生负电,在冬天则相反;在高气压和刮北风的时候,气温上升这些金属就产生很强的正电,气温下降就产生很强的负电,如此等等(第416页)。

的情况怎样呢:

“要产生热电效应,并不需要使用热。凡是可以变更电池组中某一部分的温度的东西……都能引起磁针偏转的变化”。例如,用冰或蒸发醚使一种金属冷却下来!(第419页)

电化学理论(第438页)被认为“至少是颇为机智的和似乎有道理的”。

法布罗尼和沃拉斯顿在很早以前,而法拉第在最近都断言:伏打电是化学过程的简单的结果。法拉第甚至已经正确地解释了液体中所发生的原子易位,并且提出用电解产物的量来计算电量。

靠法拉第的帮助,汤姆生得出了这样一个定律:

“每个原子都必定自然而然地被同样的电量所包围,所以从这方面来看热和电是彼此相似的!”[第454页]

[131]

。关于汤姆生的无稽之谈,可参看黑格尔[《自然哲学》]第346—347页,那里完全一样[66]。——可是黑格尔早就反对电流体说和电物质说,很明确地把摩擦电理解为电的紧张关系(第347页)。

[135]

静电和动电。

静电或摩擦电,是使自然界中以电的形式存在着的、然而是处于平衡的、中性的状态的现成的电转为电压状态。因此,这种电压状态的消失——在电能够传播,能够被传导的时候,而且只有在这样的时候——是随着一次闪击,即随着那种使中性状态得以恢复的电火花而发生的。

相反,动电或伏打电是由化学运动转变为电而发生的。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锌、铜等等的溶解产生这种电。在这里,电压状态不是急性的,而是慢性的。在每一瞬间,都有新的正电和负电从另一个运动形式中产生出来,而不是已经存在的正负电分裂为正电和负电。这个过程是一个流动的过程,因此,它的结果——电——也就不是瞬息间的电压和放电,而是恒定电流,这一电流又能在两极重新转变为它曾从中产生的化学运动,这就是所谓的电解。在这个过程中,以及在化学化合产生电的时候(在这里,电代替了热而被释放出,而且释放出的电和在其他情况下所释放出的热一样多,格思里,第210页)183,我们可以追踪液体中的电流(相邻分子中的原子置换——这就是电流)。

这种电按其本性来说就是电流,所以不能直接转变为静电。但是通过感应的方法已经可以使这种既有的中性电失去中性。按事物的本性来说,被感生的电应尾随起感应作用的电,因而也是流动的。而在这里,显然有可能使电流蓄积起来,并使之转化为静电,或者更确切地说,转化为把电流的性质和电压的性质结合在一起的更高的形式。这一点是在龙考夫机器中实现的。184它产生出的感生电体现了这一点。

[158]

自然辩证法的一个很好的例子是:根据现代的理论,用同性电流的吸引说明同性磁极的排斥(格思里,第264页)。

[133]

电化学。维德曼在说明电火花对化学的分解和重新结合的影响时宣称:这多半同化学有关。[67]在同一场合,化学家宣称:这确实多半同物理学有关。这样,在分子科学和原子科学的接触点上,双方都宣称无能为力,但是恰恰在这里可望取得最大的成果

[168]

img
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