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

[化学]

[80]

关于实在的、化学上统一的物质的观念——不管它多么古老——是和直到拉瓦锡时还广泛流传的那种幼稚见解完全一致的,这种见解认为:两个物体的化学亲和性的基础在于它们各自含有一个共同的第三物体(柯普《发展》第105页[68])。

[128]

化学上的新时代是从原子论开始的(所以,近代化学之父不是拉瓦锡,而是道尔顿[69]),相应地,物理学上的新时代是从分子论开始的(换一种形式来说,而实质上只是就这一过程的另一个方面来说,是从发现运动形式的互相转化开始的)。新的原子论和所有已往的原子论的区别,在于它不认为(撇开蠢材不说)物质单纯是分立的,而认为不同层次的各分立部分(以太原子、化学原子、物体、天体)是不同的关节点,这些关节点决定了一般物质的不同的质的存在方式——直到失重和排斥。

[148]

量到质的转化:最简单的例子是臭氧,在这里2∶3就造成一些完全不同的属性,甚至气味也不同。化学也只用分子中原子数目的不同去说明其他的同素异形体。

[134]

旧的、方便的、符合以往流行的实践的方法,怎样转用于其他领域并且在那里变成障碍:在化学中,有化合物成分的百分率计算法,它是使人发现不了化合物的定比和倍比定律的最好不过的方法,它也确实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使这些定律未被发现。

[184]

名称的意义。在有机化学中,一个物体的意义以及它的名称,不再仅仅由它的构成来决定,而更多地由它在它所隶属的系列中的位置来决定。因此,如果我们发现了某个物体属于某个这样的系列,那么它的旧名称就变成了理解的障碍,而必须代之以一个系列名称(烷烃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