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恋爱自由”问题

4.关于“恋爱自由”问题

一个值得注意的事实是,在每一次大的革命运动中,“自由恋爱”问题总要提到重要地位。有些人认为,这是革命进步,这是解脱不再需要的旧的传统羁绊;另一些人认为,这是一种受人欢迎的,便于掩盖各种各样自由的、轻浮的男女关系的学说。后者,即庸人,看来很快就在这里占了上风;“奸淫的事”始终和吃“祭偶像之物”相联系;这对犹太人和基督徒是严格禁止的,然而,拒绝这一切,有时也会是危险的,或者至少是不愉快的。

恩格斯:《启示录》(1883年8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第11页

曾经有人谈论过恋爱自由、妇女地位、妇女解放,但是有什么结果呢?说几句杂乱无章的话,捧出几个女学者,表现出一些歇斯底里,对德国人的乱伦抱怨几句——全是虎头蛇尾!

恩格斯:《“傅立叶论商业的片断”的前言和结束语》(1845年底)。《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第660页

Dear friend!(亲爱的朋友——编者注)建议您最好把小册子的提纲尽量写得详细些。不然,很多地方意思不明确。

有一个意见现在就应该提出来:

建议把第三节“(妇女)要求恋爱自由”全部删掉。

这的确不是无产阶级的要求,而是资产阶级的要求。

实际上,您是怎样理解这个要求的呢?这个要求可以理解成什么呢?

1.在爱情上摆脱物质(钱财的)要求?

2.摆脱物质上的操心?

3.摆脱宗教偏见?

4.摆脱父母之命etc.?

5.摆脱“社会”的偏见?

6.摆脱(农民或者小市民或者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小天地?

7.摆脱法律、法院和警察的束缚?

8.摆脱爱情上的严肃态度?

9.摆脱生育子女的义务?

10.通奸的自由?等等。

我列举了许多(当然不是全部)不同的理解。您所理解的当然不是第8—10点,而是第1—7点,或者类似第1—7点的东西。

但是,如果是指第1—7点,那就应当选择另一种说法,因为恋爱自由这种说法不能确切地表达这个意思。

而您这本小册子的广大读者,必然会把“恋爱自由”理解为类似第8—10点的东西,以至违背您的本意。

正因为在现代社会里那些能说会道、爱吵爱闹、“高高在上的”阶级所理解的“恋爱自由”是第8—10点,所以这不是无产阶级的要求,而是资产阶级的要求。

对于无产阶级说来,最重要的是第1和第2点,其次是第1—7点;其实这并不是“恋爱自由”。

问题不在于您对这种要求的主观“理解”,而在于爱情上的阶级关系的客观逻辑。

列宁:《给印涅萨·阿尔曼德》(1915年1月17日)。《列宁全集》第35卷第164—165页

关于您的那本小册子的提纲,我说过,“要求恋爱自由”这句话是不明确的,而且,不管您的主观愿望怎样(我曾强调:问题在于客观的阶级关系,而不在于您的主观愿望),在现代的社会环境里,这种要求毕竟是资产阶级的,而不是无产阶级的。

您不同意。

好吧。让我们再来谈谈。

为了把不明确的弄明确,我曾列举了十点可能的(在有阶级差别的环境下也是必然的)不同解释,同时指出:在我看来,第1—7点的解释是无产阶级妇女的典型特点,而第8—10点则是资产阶级妇女的典型特点。

要反驳这种看法,就必须指出(1)这些解释都是错误的(那末必须代之以其他的解释,或者指明错处);或者(2)这些解释是不全面的(那末就应补充不足的地方);或者(3)不应把这些解释分为无产阶级的和资产阶级的。

可是不论第一、第二或第三,您都没有指出。

第1—7点,您根本没有提到。……

现在剩下第8—10点了。

对这几点您“还不大了解”就“反驳”说:“我不了解怎么能够(您是这样写的!)把恋爱自由和”第10点……“混为一谈(!!??)”。

结果倒是我“混为一谈”,而您想要责备我,驳斥我,是吗?

为什么呢?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资产阶级妇女所理解的恋爱自由就是第8—10点,——这是我的看法。

您否认这种看法吗?那末请谈谈资产阶级太太们所了解的恋爱自由究竟是什么?

您没有谈到这一点。难道文学著作和实际生活没有证明资产阶级妇女正是这样了解恋爱自由的吗?完全证明了!您也默认了这一点。

既然如此,那末问题就在于她们的阶级地位,因而“反驳”她们几乎是不可能的,而且未免显得太幼稚了。

必须把无产阶级的观点同她们的观点截然分开,并与之相对立。必须考虑这样的客观事实:如果不这样做,她们就会抓住您这本小册子里的适合她们口味的东西,按照她们自己的看法加以解释,利用您的小册子助长她们的声势,在工人面前歪曲您的本意,使工人“困惑莫解”(这会在工人的内心引起忧虑:您是不是在向他们灌输异己的思想)。何况她们手里还掌握了许多报纸等等。

但是您却完全忘掉了客观的阶级的观点,竟反过来“攻击”我,好象我把恋爱自由和第8—10点“混为一谈”了……怪哉,真是怪哉……

“甚至片刻的情欲和暖昧关系”都比(庸俗不堪的)夫妇间“没有爱情的接吻”“还富有诗意些,还纯洁些”。您是这样写的,而且打算这样写在小册子里。妙哉!

请问这是合乎逻辑的对比吗?庸俗的夫妇的没有爱情的接吻是低级的。我同意。但和这种接吻对比的应该是……什么呢?……看来应该是有爱情的接吻吧?但是您用“片刻的”(为什么是片刻的呢?)“情欲”(为什么不是爱情呢?)同它对比,结果从逻辑上看来,似乎是把没有爱情的(片刻的)接吻同夫妇间没有爱情的接吻相对比……真奇怪。对一本通俗的小册子来说,把小市民——知识分子——农民(似乎是我信里的第6点或第5点)的没有爱情的、卑俗的婚姻同无产阶级的有爱情的、公证的婚姻(如果您一定要加的话,还可加上一句:甚至片刻的情欲和暖昧关系,可能是低级的,也可能是高尚的)加以对比,岂不是更好吗?而您所谈到的并不是阶级典型的对比,而是某种当然可能发生的“偶然事件”。但是问题难道在于偶然事件吗?如果您要把婚姻中的低级的接吻和片刻的暖昧关系中的纯洁的接吻这种偶然事件、个别情况作为您的主题,那末这个主题应当放在小说里去发挥(因为在小说里全部的关键在于个别的环节,在于分析这些典型的性格和心理)。难道在小册子里可以这样做吗?

您是很好地了解了我从凯[7]的著作中摘出那个不恰当的引证的用意的,比如您说扮演“恋爱教授”的角色是“荒谬”的。的确如此。但是,难道扮演片刻的、其他等等的教授的角色,就不“荒谬”了吗?

列宁:《给印涅萨·阿尔曼德》(1915年1月24日)。《列宁全集》第35卷第166—168页

[1]雷吉娜·沙特奈尔。

[2]爱琳娜·马克思—艾威林。

[3]爱德华·艾威林。

[4]另外一种翻译是:“我们知道,商品是恋着货币的,但‘真的恋爱的路’,从来不是平坦的。”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1867年9月)。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98页。——编者注

[5]劳拉·马克思。——原编者注

[6]卡尔·考茨基。——编者注

[7]凯·艾伦是瑞典资产阶级女作家,曾写了一些有关妇女运动和儿童教育问题的文章。